症状诊断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癌症 > 症状诊断

新研究:身上痣超过这个数,皮肤癌风险更大,赶紧数一数

举报/反馈
2019-11-21 15:12:0439健康网

“好问君,你过来让我数数你手臂上有多少颗痣?”

小艾最近在《英国皮肤医学期刊》上阅读了一篇关于黑色素瘤的研究文章,我们可以根据手臂皮肤上的痣的个数,来判断我们患瘤的风险。

根据文章,如果我们右臂上的痣超过十一颗,那么全身的痣大概会超过一百个,意味着黑色素瘤的患病风险,也是其他人的五倍。此项研究的主要对象为英国人,那么这个研究结果是否也适用于亚洲人群呢?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就要明白什么叫做“痣”,什么叫做“黑色素瘤”。

痣在定义上分为广义与狭义,医学上对“痣”的解读只要以狭义为主,百度百科定义其为:痣,又称痣细胞痣、色素痣、黑素细胞痣或普通获得性黑色素细胞痣,不包括先天性黑色素细胞痣。痣为人类最常见的良性皮肤肿瘤,是表皮、真皮内黑素细胞增多引起的皮肤表现

而黑色素瘤,则指的是:恶性变化的色素斑痣,是由交界痣或混合痣性质的痣发展而来。虽然不一定由斑痣恶变,但是慢性刺激和不恰当的治疗对斑痣转变成黑色素瘤有很大的关系。由此可见,黑色素瘤虽然有痣的外貌特点,并且也由痣病发而来,但是并不是所有人身上的所有痣都代表黑色素瘤的病发几率,也并非所有黑色素瘤患者都有“四肢多痣”的特点。

痣与黑色素瘤的关系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性病科主任医师李航表示,亚洲人尤其是中国人身上的痣,一般与遗传或者体质相关,数量上也不如欧美人那样繁多。并且生长部位也不一样。中国人足跟为多发部位,四肢次之,而欧美人则在四肢躯干部位多痣。黑色素瘤与痣有一定关系,但并非完全必要关系。上述研究对中国黑色素瘤患者的参考意义有限。

黑色素瘤是一种皮肤肿瘤,又称恶性黑色素瘤。它起源于可以制造黑色素的细胞的恶性肿瘤。其多发于成年人,并且以女性为主。目前关于黑色素瘤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主要有两种猜测:第一是家族遗传,许多黑色素瘤病人都有疾病家族史。第二种说法是皮肤受伤病史影响,由X射线诱发。两种说法的报道颇多,但是尚无定论。


黑色素瘤也有良性黑色素瘤,此类又称“色素痣”,并不十分引人注意。所以许多人长痣的时候,会容易将其当做简单的“痣”,从而忽视与黑色素瘤的区分,忽视病情。

如何区分黑色素瘤和痣?

黑色素瘤多发于中年人群,50-55岁为高发年龄群,有些患有神经皮肤症状的儿童也会有罹患风险。肿瘤颜色有黑色、红棕色,深浅不一。也没有色素性,经常呈现软质的结节状、有时候也有溃烂的现象。如果观察黑色素瘤细胞,其呈现圆形或多角形,并有数量不等的黑色素颗粒,大小不等。

根据2018年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黑色素瘤诊疗规范》,黑色素瘤病死率高,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所以对黑色素瘤的诊断是治疗的重中之重。黑色素瘤多发于皮肤,早期可肉眼识别,所以“视诊”是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原发病变、受累部位和区域淋巴结的视诊和触诊是黑色素瘤初步诊断的常用手段。”


痣与黑色素瘤的区别可以从形状、颜色方面来判断。痣的形状两边是对称的,而黑色素瘤则没有“对称性”特点;痣的边缘光滑清晰,没有黑色素瘤锯齿状的样子;并且痣多呈棕黄色、棕色和黑色,而黑色素瘤颜色不纯粹,会掺杂很多灰色、蓝黑色等;痣的直径通常小于5mm,但是黑色素瘤一般会超过这个直径范围。

如何预防黑色素瘤?

虽然痣的多少不可以作为直接判定依据,但是色痣作为一个信号,我们必须及时加强预防意识。李航医生同时表示,对于身体长痣的人群,应该学会观察痣的变化情况,分辨其是否会在颜色、形状方面不断变化,及时向医生咨询,以防黑色素瘤的恶化。尤其是随着年龄增大而出现的色痣,必须多多注意。

平时除了注意皮肤的防晒保护,也要注意适度的晒太阳,不可因为涂了防晒就觉得黑色素瘤不会找上身。不要大量使用化学类化妆品,从而导致化学性皮肤污染,增加黑色素瘤的病发。有些研究表明,雌激素类药物的滥用也会导致黑色素瘤的发生,尤其是有黑色素瘤家族史的人群,更应该注意黑色素瘤罹患风险,提前去医院就诊检查。

参考资料:

[1]《常用防晒霜降低患黑色素瘤风险》.新华社. 2018-07-23

[2]《黑色素瘤难发现 美发师或能帮忙》.北京日报 .2017-12-22

[3]《我国黑色素瘤检出率增加 每年新发病例约2万例》. 新华网 .2018-08-27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