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癌因素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癌症 > 致癌因素

致癌抗癌 咖啡是敌还是友?

举报/反馈
2013-07-04 01:11:16中国网

  6月24日,《人民日报》刊文《揭开PX项目的神秘面纱》,其中提及PX项目与人们日常喝的咖啡同属“可能致癌物”,依据是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认定的四级五类致癌物明细中,1991年赫然出现“咖啡”的名字,与很多人“深恶痛绝的”PX同属2B类致癌物。

  4月23日,有媒体报道称,英国食物标准局近日对248份食品样品进行检测,发现13种食品中含有的致癌物质丙烯酰胺含量有上升趋势。许多知名食品公司都遭到英国食物标准局的警告。其中包括雀巢的两款速溶咖啡产品。

  一时间,“咖啡致癌”引发了网络的恐慌探究。咖啡是现今世界上的三大饮品之一,咖啡历史悠长,喜饮之人更是无数。而此前,还曾有不少报道称咖啡具有抗癌功效,并且对身体健康也有无数有益之处。

  在各种饮料之中,对咖啡的研究可能是最多的。今天这位科学家说咖啡能够抗癌,明天又有科学家研究称咖啡会致癌。人们对于这样一种随处可见的饮品有如此多的困惑,实在是一个有趣的现象。那么,咖啡究竟是致癌还是抗癌?喝还是不喝呢?

  ——— 咖啡有益健康 ———

  目前缺乏严谨论证

  成都军区总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高级健康管理师张虎军表示,咖啡与健康的关系,目前还没有严谨的论证。而一般而言,专家认为喝咖啡的好与坏因人而异。

  咖啡是咖啡豆的提取物,所含成分不下几百种。其中,咖啡因无疑是最重要的。咖啡因能刺激神经兴奋,所以咖啡的作用首先就是“提神”。尤其是咖啡因加葡萄糖,能互相促进使得提神效果更好。很多运动饮料中,也会添加咖啡因作为合法的“兴奋剂”,也因此,咖啡因是国际奥委会(IOC)明确禁止使用的兴奋剂。

  咖啡中除了咖啡因,还含有许多其他的“活性成分”,比如抗氧化剂。尤其是经过烘炒的咖啡豆,抗氧化剂的含量会增高,抗氧化剂有助于心血管健康。但是同时咖啡中也有“有害物质”,比如双萜烯类化合物,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医学专家认为,在这种“左右互搏”的情况下,就看哪方占主导了。

  张虎军介绍,2009年,美国《内科学档案》的一篇分析报告发现,每天饮用三到四杯咖啡的人比每天喝少于两杯咖啡的人患2型糖尿病的几率要低25%。此外,美国癌症研究学会的一项研究表明,每天饮用至少六杯咖啡的男性比从来不喝咖啡的男性患晚期前列腺癌的几率要低60%。

  早前的研究还认为饮用咖啡有可能会降低患结肠癌口腔癌、喉癌、食道癌和子宫内膜癌的风险。研究发现,喝咖啡的人患龋齿、胆结石、肝硬化、帕金森氏症、老年痴呆症以及自杀的概率也较低。哈佛大学和马德里大学的研究人员对10多万人超过20年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喝咖啡越多,这些人在研究阶段里死于疾病的可能性就越小。

  这就难怪有54%的美国成年人经常喝咖啡——他们每天大概要喝掉四亿杯咖啡。而且,咖啡还是世界上交易范围第二大的商品,仅次于石油。

  “不过,别以为把手中的咖啡从中杯升级到超大杯,你就会变得更健康。”张虎军说,“尽管有关咖啡有些好消息,但或许我们还是有担心的理由。”

  首先,绝大多数针对咖啡的研究都来自于观察。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多年来大量的数据来寻找人们的习惯和健康之间的关系。但是,研究对象并不总是能准确记忆或者准确报告他们饮用咖啡的数量。而加上白糖、香料糖浆和奶油可以让一杯本来低脂、基本没有卡路里的饮料变成一杯冰激凌苏打饮料。

  即便是那些精心设计、对这些变量已作调整的观察性研究,也只能发现其中的相关性,而无法证实一种因果关系。对于为什么大量饮用咖啡的人患病几率较小的问题,也许还有其他难以观察到的原因,比如这些人拥有一份收入稳定的工作、能够得到医疗保障、经常锻炼身体,在饮食方面也更健康。

  张虎军说,许多研究人员仍然认为,对于像咖啡这样的东西,得出确切结论的唯一方法是通过实验性的研究。所谓实验性研究是指,在其他变量被严格控制的情况下,给一部分研究对象一定量的咖啡,其他研究对象则得到一些无效对照剂。而美国杜克大学医学中心的心理生理学家吉姆·雷因表示,这样的实验结果显示,“实验性研究和观察性研究对于咖啡因是否有益健康的结论截然不同。”雷因对咖啡因效用研究已经超过了25年。

1/4上一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