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癌症 > 治疗

第三脑室肿瘤导致婴幼儿重度营养不良1例

举报/反馈
2008-05-02 15:06:0039健康网社区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1岁零10个月,因“呕吐、食欲低下、消瘦1个月余”于2004年7月19日入院。患儿于入院前1个月余,无明显诱因出现食欲逐渐减退,并偶见呕吐胃内容物,以进食时多见,身体逐渐消瘦,未给予诊治。入院前10天余,患儿又出现发热,无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在当地诊所予以退热、止吐等处理(不详)后热退,呕吐仍见,食欲也未改善,未进一步诊治。入院前5天,患儿拒绝饮食,稍入即吐,吐物为胃内容物,非喷射性,未见咖啡样物,精神倦怠,嗜睡。既往有“低热史”(不详)。今年2月份体重曾达13.5kg。4个月开始添加辅食,辅食较单调,至今仍以大米粥为主。入院查体:T 36.4℃,慢性病容,呈嗜睡状。全身皮肤及黏膜无黄染、皮疹及出血点,颌下、锁骨上窝及腹股沟可触及数个黄豆大小淋巴结,质较硬、活动度好、局部无红肿。前囟未闭,约 0.5cm×1.0cm,稍凹陷,颅骨无软化,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颜面略苍白、干燥,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Ⅰ度肿大。颈软,无抵抗,胸廓对称,可见串珠肋,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啰音。心脏未见明显异常。舟状腹,腹肌松弛,皮肤干燥,无弹性,皮下脂肪厚约0.3cm,肝脾未触及。包茎,尿道外口红肿,无异常分泌物。深浅反射均减弱,病理反射未引出。辅助检查:血常规WBC 11.6×109/L,NE 8.4×109/L,LY 2.6×109/L,RBC 5.18×1012/L,HGB 121g/L,PLT 267×109/L;尿常规KET (+),余项正常;粪常规、肝功和血沉正常;乙肝两对半:表面抗原、核心抗体阳性,余项阴性;电解质:铁6.47mmol/L,余项正常;总蛋白、白蛋白正常,球蛋白3.08mmol/L;空腹血糖 3.08mmol/L;血肌酐24.02μmol/L,血尿素氮2.12mmol/L;PPD试验阴性;心电图、X线胸片、肝胆胰脾双肾B超均正常。

  入院后,给予补充能量,用50%葡萄糖注射液、能量合剂;青霉素、双黄连抗感染;胃蛋白酶合剂、中药汤剂健脾消食等综合治疗。入院第3天始,喂食未再呕吐;第6天上腭及咽部见数个小疱疹,查血常规以淋巴细胞增高为主,加用病毒唑加强抗病毒治疗;第8天,患儿面色稍见光泽、淡红,精神仍然倦怠,呈嗜睡状,无呕吐,饮食量较前有增多,大便稀,每日1~2次,无黏液和脓血,体重无增加;第9天,患儿精神差,哭声弱,饮食可,无呕吐,无抽搐,查体见颈项明显强直。为排除病毒性脑炎或脑膜炎,给予脑CT检查。CT结果:第三脑室区见一不规则低密度灶,大约5.0cm×6.0cm,CT值17HU,密度均匀,脑干受压,境界不清,双侧侧脑室受压增宽,各脑池、脑沟变浅,中线未移位。第三脑室区占位,考虑胶质瘤。请神经外科会诊:有手术指征,预后欠佳。眼科会诊:视神经萎缩,考虑颅内占位引起。家属因经济困难,最后放弃治疗,自动出院。

  2 讨论

  脑瘤和其他肿瘤一样,病因尚不完全清楚。有一些相关的因素如病毒感染、致癌物质、放射线、遗传、胚胎残余等,被认为与脑瘤发生有联系,但有一些相关因素与人类脑瘤的关系迄今尚未完全证实。儿童期脑瘤在全身各部位肿瘤中所占比率相对较多,占全身肿瘤的 7%[1]。而脑胶质细胞瘤(简称胶质瘤)是颅内肿瘤中最多的一类,约占颅内肿瘤的68.2%[2]。75%的小儿脑瘤好发于第3、4脑室[3]。原发于脑室内的肿瘤,较少出现定位症状,直到肿瘤较大时,影响周围神经结构才出现相应症状。如第三脑室后部肿瘤,常引起两眼球上视、下视受限,瞳孔散大与共济失调;第三脑室前下部肿瘤引起丘脑下部受累的症状。脑室内肿瘤,可因肿瘤位置移动、头位变化,引起严重颅内压增高,出现发作性剧烈难忍的头痛,严重时,出现颅内压增高危象。

  本病患儿由于只有1岁零10月,发病即有呕吐,非喷射性,进食时易诱发呕吐,可能为颅内压增高或肿瘤直接影响于迷走神经或其他核团(呕吐中枢)之故。[2]而其他颅内压增高症状,如头痛、视力障碍如斜视、复视及一过性黑矇等是否存在又不能明确表达,给临床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查体有神经定位症状如肌张力减退,前囟未闭合,易被认为是长期喂养不当、营养不良、维生素D缺乏、消瘦所致。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单纯由于喂养不当引起的营养不良已很少见。虽然经过胃蛋白酶合剂、中药汤剂健脾消食等综合、积极治疗后,患儿呕吐消失,食欲有所好转,但是随着营养的增加,脑瘤也在逐渐生长,最终还是不能通过保守治疗来消除脑瘤生长所带来的副作用。小儿脑瘤以呕吐为首发症状而误认为是胃肠道疾病的颇不少见[3],应高度重视。另一方面,少数病人颅内肿瘤发展到晚期而无头痛,也不可忽略。所以,作为医生要从儿科特点出发,从可能引起该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等诸多方面来考虑,诊断治疗才会做到有的放矢。

  手术治疗为目前颅内肿瘤的基本治疗方法。本病患儿年幼,加上重度营养不良,术后刀口愈合及全身恢复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但是,经手术治疗后还有生存的可能性,否则,随着肿瘤的生长,颅内压逐渐增高及其对周围脑组织压迫的加剧,后果不堪设想。

(实习编辑:钟少玲)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