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癌症 > 大肠癌

大肠癌 可以预防的癌症

举报/反馈
2007-12-26 14:42:0039健康网社区

  专家简介

  莫善兢教授,1940年生。1962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医学系。此后一直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外科工作。现为腹部外科教授。擅长大肠癌胃癌的诊治。手术细致、彻底、安全,治愈率高。

  现任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疾病控制中心大肠癌防治组组长等职。因在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作出杰出贡献,2001年被授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荣誉教授。

  1986年主编出版国内第一本大肠癌专着——《大肠癌》,先后参与编写《现代肿瘤学》、《实用外科学》、《肿瘤诊断治疗的新技术新理论》、《癌的早期发现》等9本专着。

  大肠癌发病率“晋级”三甲

  在上海,癌症的发病率中,大肠癌已经由20世纪60年代的第6位上升到现在的第2位,而且发病率还在持续上升。去年一年,上海就有5 600个大肠癌患者,发病率仅次于肺癌,已经超过胃癌。可以这样讲,上海每出生45个孩子,将来就有一个可能患大肠癌,在美国,每出生17个孩子,将来可能有一个患大肠癌。大肠癌应该引起所有人的关注。

  大肠癌也“钟爱”珍馐佳肴

  大肠癌本来是西方国家的高发病,但最近二三十年,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为何明显上升呢?尤其是上海、北京这样的大城市,上升更加明显。这主要是和饮食结构的变化有关。现代人的饮食结构呈现“三高一低”的现象,即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素。这些“过剩”的营养难以消化,导致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粪便中的致癌物质对肠壁作用时间延长,促进了肠道对致癌物质的吸收,对大肠癌的发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另外,缺钙也是大肠癌的诱发因素之一。肠腔中钙离子浓度高的话,肠子上皮的增生会比较活跃。因此建议老年人适当补充些钙剂。家族遗传也是一个致病因素,家族里有人患大肠癌的,要多加注意及时作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早发现,九成患者可痊愈

  大肠癌并非不治之症,痊愈的希望很大,关键是要“早发现,早治疗”。

  如果在正规的专科医院找经验丰富的医师诊治,I期大肠癌手术后的五年生存率可以达到90%,II期是70%,III期就只有40%左右。因此,大肠癌如能及时发现尽早治疗,手术的预后还是很好的。

  但是,很多早期大肠癌病人没有明显症状,等到发现了癌症,已经是中晚期了,从而延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期。怎样早期发现呢?到医院肛肠科就诊的病人,如果有大便出血、大便困难、大便次数增加、便秘等症状,初诊就要做直肠指检和肠镜。如果没有肉眼可见的出血,要做大便隐血检查。

  直肠指检是一项简单易行又非常可靠的检查方法,在直肠癌的诊断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手指触摸检查是否有肿块及出血,大约80%的直肠癌可以被发现,在被误诊的直肠癌病人中,85%的延误原因是未做此项检查。但是,直肠指检仅局限于发现距离肛门口7~8厘米范围以内的直肠病变。

  肠镜检查则可以发现距离肛门45厘米范围以内的肠道病变,不仅能够非常直观地观察大肠壁的各种异常变化,必要时还可以通过肠镜采取组织活检以明确诊断和病理分型,或者直接进行止血、息肉摘除等简单治疗。

  有症状千万不要掉以轻心,一定要进行全面检查。莫教授很沉重地告诉我们:“曾有病人因为便血去就诊,医生诊断为痔疮,做了切除手术,结果痔疮以上两三厘米处的癌却没有发现。”

  治疗大肠癌,首推手术

  治疗大肠癌,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当推手术。

  实施手术一定要去正规的医院找有经验的医生,第一次手术至关重要,一旦手术不彻底导致癌症复发,进行第二次手术,病人就几乎九死一生了。

  大肠癌Ⅰ、Ⅱ、Ⅲ期均行根治性手术,Ⅳ期由于已经发生了远隔脏器转移,多数只能行姑息性疗法,以改善症状,维持生命。大肠癌根治手术中,除了需要切除足够的原发癌脏器,对于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人,淋巴结清扫是手术的关键。根治性大肠癌手术淋巴结清扫的原则是至少清扫到有转移淋巴结的下一站。因术中常难以准确判断淋巴结转移范围,目前淋巴结清扫要求至少达到第二站。研究表明,第三站淋巴结转移率约为10%。

  莫教授的手术中,淋巴结清扫做得很仔细,尽可能清扫到第三站淋巴结,“这样难度大,而且手术创面大,可能的并发症就多,但是术后五年生存率高。有的医生只是‘小小’地开一刀,癌细胞都没有‘拿’干净,淋巴结清扫也不彻底,手术创口肯定小,病人比较满意,但是很容易复发。我不会为此耽误患者的生命。”从莫教授的话中,不难体会到一个优秀的医生对病人生命的尊重。

  盲目保肛反害了性命

  大肠癌分直肠癌和结肠癌。上世纪60年代,70%的大肠癌病人是直肠癌。随着饮食结构等致癌因子的变化,现在大肠癌患者中直肠癌只占40%左右,肿瘤的位置开始靠向升结肠、盲肠的位置。

  成人的直肠长度为15厘米,癌位于直肠的下1/3,即距离肛门5厘米处的低位直肠癌,肛门的保留有难度,有些患者需要接受造口手术。“造口”是人为地在腹壁上开口来代替原有肛门。“造口”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很大,“但是保住生命是最重要的,如果保留肛门癌细胞不可能完全清除,那么盲目保肛就没有意义了。”莫教授认为,要正确面对保肛问题,“也不是所有低位直肠癌患者都不能够保留肛门,骨盆大一点、人瘦一点、病灶小一点、恶性程度低一点,保肛的机会都比较大。”

  采访的最后,莫教授再一次强调,5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5年要做一次肠镜。腺瘤是癌前期,腺瘤转变成癌大概需要5~10年,因此,5年做一次肠镜,可以在腺瘤转化成癌之前就及早发现,手术都不用做,肠镜就可以拿掉。这是预防大肠癌最有效的方法。

  只要做到这些,大肠癌完全可以预防!

  (责任编辑:刘振龙)

莫善兢主任医师大肠外科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三级甲等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