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2022年11月5日,2022年湖南省医院协会临床心灵关怀管理专业委员学术年会在湖南长沙举行,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疼痛科主任、中国抗癌协会安宁疗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路桂军教授讲授了“如何面对死亡和逝去”的主旨报告。
路桂军教授首先讲述了一个故事:清华大学一位患胰腺癌的老师举办了一场“爱有天意”的告别会,这位老师优雅从容地告别自己即将走到尽头的生命。路桂军教授从直面生死困惑、生及死-纠结、死及生-启示、死亡一剑双刃四个方进行了阐述。
一、直面生死困惑。医务人员常会面对患者的生死,在患者出现危急情况时,虽然医疗上有标准的流程和共识指南,但安宁疗护具有重要地位,其目标是在生命尽头很好的照顾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增加生命的完整度、给临终患者更多的选择。死亡焦虑是个体走向死亡时所伴随的一种态度,死亡焦虑的三个决定性因素包括过去的遗憾、将来的遗憾和死亡意义。缓解死亡焦虑是安宁疗护的首要目标之一。
二、生及死-纠结。路桂军教授指出,在生命尽头每个人或多或少会有各种各样的遗憾,安宁疗护病房从“我听、我看、我了解”的角度换位思考,了解病人想听到什么,不想听到什么,以及聚焦死亡焦虑靶点,从而更好的了解病人的诉求,给病人做“减法”。
三、死及生-启示。在安宁病房的患者即便走到生命尽头,他们真正的需求是“时时可死、步步求生”。作为医务人员,我们需要更多地倾听,了解病人的感受,由死及生,让生命变得从容。安宁疗护通过各种手段帮助患者减轻痛苦,协助终末期患者能够度过生命最后一段有质量的生活,并尽一切努力照顾病人,给予适当的医疗,让他们安乐地活到最后一刻,不会刻意地结束病人的生命。
四、死亡一剑双刃。死亡一直是存在的,死亡焦虑也一直存在,死亡焦虑是由人的特殊处境决定的,无论是先天获得,还是后天习得的,死亡焦虑都会伴随人的一生,它只能减轻或转化,而不能消除。路桂军教授介绍,保持适当的死亡恐惧是必要的、有益的,它能使人保持对生命的省察与觉悟,拓展对自我的认识,完成对生命的超越。
死亡焦虑的出口包括文学艺术、死亡哲学、宗教信仰等。路桂军教授强调了安宁疗护的重要作用,医者应努力做到“听患者说话,为患者说话,说患者的话,做患者的贴心人”。
写稿人:刘峰
审核:刘晓红
主任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 肿瘤科(内一科)
主治医师
成都高新宝芝堂中医馆 中医肿瘤科
主任医师
北京市大兴区中西医结合医院 中医肿瘤科
主任医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佛山固生堂国医馆 中医肿瘤科
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骨肿瘤科
二级 综合医院 公立
江苏省苏州市金阊区苏州新区枫桥镇津桥大街132号
三级 专科医院 公立
阳江市江城区石湾北路坪郊路段
二级 康复院 公立
东省泰安市泰山区虎山路202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平顶山市电厂路西段1号(姚电公司大门南50米)
二级甲等 中医医院 公立
伊春市南岔区联合街
二级 综合医院 特色医院
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碧云路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