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癌症 > 化疗

化疗过强过多并不能缓解肿瘤病情

举报/反馈
2010-03-15 01:47:0039健康网社区

  目前,恶性肿瘤已经是威胁人类生命的第一杀手,单以肺癌为例,全国每年约有50万患者被确诊为肺癌,其中30%-40%是7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展期肺癌(晚期肺癌)中老年患者的比例超过了50%。老年患者由于其自身的病理及生理学特点,又常常容易合并其他慢性病(如糖尿病冠心病等),在治疗中有很大的风险。如果完全按照常规的治疗,即使对其肿瘤治疗有效,患者生活质量也会明显下降。如何在有效控制肿瘤的前提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重要课题。

  在朝阳社区活动的队伍里,经常可以看到李大妈的身影,从外表上很难看出她是一名84岁高龄、拥有8年癌龄的老人。8年前,76岁的李大妈无意中发现自己左颈部有个肿物,来到清华一附院血液肿瘤科就诊,发现左肺下叶有直径3cm的肿物,纵隔和左锁骨上有淋巴结,经活检确诊为“左下肺低分化腺癌合并淋巴结转移”。

  李大妈的病情分期是ⅢB期,属于较晚期的肿瘤,病理类型是高度恶性,参照以往的病例及李大妈当时的身体条件,最乐观的预计生存期也很难超过1年。住院后李大妈的情绪很不稳定,一方面对自己的病情难以接受,另一方面对以后的生活没有信心。针对这一情况我对她进行了心理疏导,让她感受到,得了肿瘤不是末日已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的生活质量和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我们按照循证医学的原则并根据李大妈的身体条件和病情为她制定了一线化疗方案。6个化疗周期后,与入院时的情况相比,李大妈病情稳定,肿瘤体积缩小了一些,变化最大的是,她对肿瘤已经能够接受了,精神放松了,人也乐观了。于是安排她出院,每个月进行一次门诊复检。

  李大妈出院后,没有把自己当作特殊的病人,而是按照我们提出的生活注意事项正常生活,和其他老年人一起积极参加社区举办的各种活动。1年后李大妈的肿瘤比原来略有增大,肿瘤标记物也有增高,我们对她又进行了6个周期的化疗,这次肿瘤没有明显缩小,肿瘤标记物还在增加。一般情况下应该进行二线化疗,但根据她的年龄及身体情况,权衡再三没有继续给予二线化疗,而是选择了中药等支持治疗,加大了跟踪观察的频度,监控其肿瘤的变化。令人惊讶的是,三年后她的肿瘤才明显增大,达到了近5cm,右肺也有散在的转移灶,我们用二线化疗方案治疗了5个周期,如今李大妈的肿瘤虽然已经长到了近6cm,但并没有严重影响她的日常生活,根本看不出她是一名患有肺癌、84岁高龄的老人。

  从她的病理类型和分期来说,一般生存期很难超过1年,但她现在居然带瘤生存了8年,并且生存质量与一般的老年人差别不大,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奇迹是偶然的,但同时也是必然的,分析原因主要是她乐观地面对生活,没有让肿瘤过多地影响自己的生活,她积极的心态是她能够生存下来的重要因素之一;另外,她的肿瘤的进展在几年后也变缓慢,我们根据这一特点,进行了正确的评价,采取适量化疗,避免了过度化疗,正是这两点的有机结合才创造了奇迹。

  著名肿瘤专家孙燕院士曾说过:“人们不再满足于将肿瘤治好而病人变成残废或功能严重失调而过着悲惨生活的情况。‘病是好了,人也残了’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李大妈的治疗经历使我们更加重视老年人尤其是高龄患者的治疗强度,过强或过多的化疗,不仅不能使肿瘤缓解,反而可能造成各种并发症,直接导致病人生活质量下降,继而影响患者家庭各方面的生活,甚至会加速患者的死亡。

  ■文/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肿瘤科 主任医师董文川

(责任编辑:李健)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