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访谈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癌症 > 专家访谈

突发消化道出血,意外发现早期胃癌!5种人应尽早做胃镜筛查

举报/反馈
2022-09-01 09:32:5139健康网

大便发黑、持续呕血,68岁的刘阿姨(化名)近日出现了消化道出血的症状,被紧急送往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省二医”)胃镜中心诊疗。检查意外发现,刘阿姨胃部出现了早期癌变。幸好发现及时,刘阿姨在内镜下微创手术切除病灶,保留全胃,避免了“开胸剖腹”,无需放、化疗,最大程度保证了今后的生活质量。


消化道出血命悬一线,意外发现早期胃癌

近日,68岁的刘阿姨发现自己的大便呈黑色,但并未十分在意。然而到了第二天,她突然开始呕血。家人连忙把她送往省二医。鉴于刘阿姨出现了消化道出血,病情危急,省二医立即为她开通绿色通道,送往消化内镜中心实施急诊胃镜诊疗。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主治医师陈晓东为刘阿姨进行急诊胃镜检查,找到了出血元凶,致使刘阿姨此次消化道出血的罪魁祸首是Dieulafoy病(杜氏病),即胃黏膜下恒径动脉破裂出血。这种病来势凶猛,刘阿姨可能会因为大量出血而危及生命。

考虑到刘阿姨消化道出血严重,且胃内裸露血管头粗大,随时还可能会再次出现大出血,陈晓东主治医师为她紧急进行了内镜下止血夹钳夹止血术,及时、有效控制了呕血、黑便的症状。

基于职业敏感性和对消化道早癌筛查的习惯,陈晓东主治医师进一步通过高清放大染色内镜检查,为刘阿姨检查了全胃黏膜情况,发现出血灶周边黏膜存在可疑早期癌变,考虑该病灶可能是早期胃癌。除此之外,刘阿姨消还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

针对刘阿姨的情况,陈晓东主治医师建议刘阿姨先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治疗,3个月后再复查胃镜。

无需开刀手术,内镜下微创切除病灶

3个月后,刘阿姨前往省二医消化内镜中心复查胃镜。刘晓东主治医师运用目前国内最先进的高清放大染色内镜,进行胃部内镜精查,进一步明确诊断,刘阿姨存在早期胃癌。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梁彪得知刘阿姨的情况后,组织内镜中心团队为刘阿姨评估,制定治疗方案。

由于发现及时,刘阿姨目前为早期胃癌,可以进行胃镜下微创切除治疗,这样不仅可以保留全胃,而且手术风险低、创伤小、体表无创口、费用较低、预后良好。

经过沟通,刘阿姨住院后,决定在消化内镜中心接受内镜下粘膜下层剥离术(ESD)。

在高清内镜下,刘阿姨胃部病变组织清晰可见,通过使用高频电刀与专用器械,早期癌症组织被完整剥离。术后,刘阿姨的病理诊断确定为早期胃癌,幸运的是,病变已完全切除干净。术后第3天,刘阿姨开始进食稀粥;术后第5天,刘阿姨顺利出院。

刘阿姨通过内镜下微创手术,达到治愈胃癌的效果,避免了“开胸剖腹”,后续无需做放、化疗,最大程度地保证了生活质量。出院时,刘阿姨感激道:“多亏省二医救治及时,为我止住了大出血,‘火眼金睛’及时发现早癌,让我免受更大的痛苦,真是不幸中的万幸!”

胃癌症状隐蔽,这些人群应尽早胃镜筛查

梁彪主任介绍,早期胃癌一般症状隐蔽,无特异性表现,可能只有轻微的腹部不适、恶心、腹胀等症状,也可能没有任何不适症状,“消化道早期癌如能及时发现,在消化内镜下实施治愈性切除,无需追加放、化疗,治愈率达95%。而且手术费用低、创伤小、预后好,为患者提供更高的预后生活质量。”

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国胃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2022,北京)》,年龄45岁及以上,且符合下列任一条件者,皆为胃癌高风险人群:

(1)长期居住于胃癌高发区;

(2)幽门螺杆菌(Hp)感染;

(3)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

(4)一级亲属有胃癌病史;

(5)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目前,胃癌的筛查方法包括胃镜检查、幽门螺杆菌(Hp)检查以及血清学检查(血清胃蛋白酶原PG、血清胃泌素-17、血清胃癌相关抗原MG7-Ag)等。其中,胃镜检查是胃癌诊断的金标准,也是胃癌主要筛查手段。

梁彪主任提醒,胃癌高风险人群应及时接受筛查,早诊、早治能够有效降低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责编/叶芳 通讯员/王舒慧)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