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未婚女 避孕药的另类解读

未婚女 避孕药的另类解读
           

  邻家小妹苏芬,去年高考之前推算了一下日子,“老朋友”(月经)正好是高考的那几天光临。听别的女同学说,只要提前服用避孕药,就可以让“老朋友”推迟一周。为了拒绝干扰考期,平安无事度过那最为关键的几天,苏芬决定采取“先发制人”的办法服用避孕药。可是进入考期时,虽然“老朋友”没有前来骚扰,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情况:一连几天都头晕眼花、腹部胀满、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四肢无力,有时还想呕吐。可想而知,她在考场发挥欠佳,不但没有考上重点大学,而且连二本的分数线还差一大截。苏芬不得不再复读一年。

  王丽娜是一位外企白领,年薪不菲,衣食无忧,找了个帅哥男朋友。可是忽然间从脸上冒出了星星点点的青春痘。听公司里一位老阿姨说:服用避孕药可以消灭青春痘。王小姐赶紧上药店买回一些标有“安全有效、无毒副作用”字样的避孕药,按老阿姨的吩咐,按时服药。过了一段时间,王小姐脸上的“小痘痘”果然少了,面部也变得“光可鉴人”。正当她不再服药、频频与帅哥约会时,那满脸的“小痘痘”又“东山再起”。王小姐立即请教老阿姨,这位“过来人”笑道:“避孕药治疗青春痘只能起短期作用,若想长期有效,你就必须长期服用。”王小姐只好硬着头皮将服药“进行到底”了。后来,王小姐终于与帅哥踏上了红地毯,喜结良缘。可是两年过去,王小姐的腹部依然“一马平川”。她上医院求诊,医生经过检查,发现她因过量服用避孕药而导致了“不孕症”。

  当前,有些未婚女孩往往把“避孕药”当作一味“万能药”,认为它既可推迟月经,又可以“治疗青春痘”,而且还能“美容”。其实,避孕药的主要作用是抑制卵巢排卵,以便达到避孕的目的。如果将它“挪作它用”,则是一件很荒唐也很危险的事情。前面故事中的苏芬,用避孕药推迟月经来临,结果造成了生理和神经的紊乱。青春少女本身处于一种激素调节的敏感阶段,在这个阶段服用激素含量较多的避孕药,会人为地破坏体内的激素平衡,可能造成自身内分泌失调。再者,避孕药的主要功能是抑制卵子发育的,对于已婚女性具有避孕作用,而对于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青春期女孩,则容易造成生理紊乱,适得其反。

  王丽娜小姐采用避孕药治疗青春痘,那也不是釜底抽薪的好办法,一旦停药,又会复发。青春痘的产生主要是因为人体内激素失衡造成的,避孕药可以调节人体的内分泌,调节人体的激素平衡,对治疗青春痘确实有一定的作用。但吃避孕药治疗青春痘只能是短时间的,而且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千万不可盲目乱吃,以免产生副作用。若长期使用下去,则很可能因此而付出沉重的代价;

  有人认为避孕药可以美容、美发,更是无稽之谈。长期服用避孕药不仅对人体有害无益,还容易引起黄褐斑。另外,正处于青春期的少女生理机能发育尚未完全,若长期服用避孕药,生理周期会被扰乱,严重的还会造成不育不孕。因此,全社会都应当关注“少女滥用避孕药”问题,通过健康教育,让青少年了解自身,了解科学,防止盲目跟风的幼稚做法。

  (责任编辑:王杨)

2007-11-14 09:45:00浏览97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张欣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肝功能异常是怎么回事
肝功能异常是指肝脏在某些因素作用下,其功能指标出现偏离正常范围的情况,原因包括非疾病因素如不良生活习惯,以及疾病因素如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炎、华支睾吸虫病等。如果发现肝功能异常,应及时就医,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一、非疾病因素:长期熬夜会打乱人体的生物钟,影响肝脏的正常代谢和修复功能。过度劳累会使身体处于应激状态,导致肝脏负担加重。此外,长期大量饮酒,酒精的代谢产物乙醛会对肝细胞造成损害,引起肝功能异常。二、疾病因素:1、酒精性肝病:长期大量饮酒可导致酒精性肝病,包括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硬化。酒精及其代谢产物对肝脏有直接毒性作用,会损伤肝细胞的细胞膜、线粒体等结构,影响肝细胞的正常功能。2、自身免疫性肝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机体的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肝细胞,导致肝细胞炎症和损伤,引起肝功能异常。患者常表现为乏力、黄疸、肝区疼痛等症状。3、华支睾吸虫病:由华支睾吸虫寄生在人体肝脏胆管内引起。肝吸虫会损伤胆管上皮细胞,导致胆管炎症、梗阻,影响胆汁的排泄,进而引起肝功能异常,患者可有腹痛、腹泻、肝区隐痛等症状。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滥用药物,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存在的肝脏问题。对于有慢性肝病家族史、长期饮酒、肥胖等高危因素的人群,更应加强肝脏健康的监测和管理。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怀孕后肝功能异常主要的原因有哪些
怀孕后肝功能异常的原因众多,包括非疾病因素如生理变化,以及疾病因素如病毒性肝炎、妊娠急性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炎等。同时,孕期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定期产检,以便早期发现和处理问题,保障母婴健康。一、非疾病因素:怀孕后女性体内的激素水平会发生显著变化,雌激素、孕激素等水平升高,这可能会导致肝脏代谢负担加重。同时,孕期血容量增加,肝脏的血流动力学也会有所改变,部分孕妇的肝功能指标可能会出现轻度异常。通常这种因生理变化引起的肝功能异常较为轻微,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二、疾病因素:1、病毒性肝炎:如乙型病毒性肝炎,孕妇感染乙肝病毒后,病毒可在肝细胞内复制,导致肝细胞损伤,引起肝功能异常,出现转氨酶升高、胆红素升高等表现。2、妊娠急性脂肪肝:这是一种严重的妊娠期并发症,多发生在妊娠晚期,病因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与脂肪酸代谢异常、线粒体功能障碍等有关。肝细胞内脂肪沉积,会迅速导致肝功能受损,病情进展迅速,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黄疸等症状。3、自身免疫性肝炎:该疾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孕妇体内的免疫系统异常,产生自身抗体攻击肝细胞,导致肝细胞炎症和损伤,引起肝功能异常。怀孕后发现肝功能异常,孕妇不必过度紧张,但应及时就医,配合医生进行全面检查,以明确病因。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孕妇要严格遵医嘱进行治疗和复查。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怀孕后肝功能异常是什么原因
怀孕后肝功能异常的原因主要包括非疾病因素如激素水平变化,以及疾病因素如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病毒性肝炎、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等。建议怀孕后出现肝功能异常的孕妇,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劳累和剧烈运动。一、非疾病因素:怀孕后女性体内的激素水平会发生显著变化,雌激素、孕激素等水平升高。这些激素需要在肝脏中进行代谢,可能会增加肝脏的负担,导致肝功能出现异常,如肝酶轻度升高、胆汁酸水平升高等。一般在分娩后,随着激素水平逐渐恢复正常,肝功能也会逐渐好转。通常无需特殊治疗,但需密切监测肝功能变化。二、疾病因素:1、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这是一种常见于妊娠中晚期的疾病,病因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与遗传、激素水平变化等有关。由于胆汁排泄障碍,胆汁酸等物质在体内蓄积,会引起皮肤瘙痒和肝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血清胆汁酸升高、肝酶升高等。2、病毒性肝炎: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孕妇感染后,病毒会侵犯肝细胞,导致肝细胞受损,出现肝功能异常,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黄疸等症状。3、妊娠期急性脂肪肝:这是一种严重的妊娠期并发症,多发生在妊娠晚期。病因可能与脂肪酸代谢异常、遗传因素等有关。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黄疸等症状,伴有肝功能急剧恶化。同时,要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进行产检和肝功能监测,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果出现乏力、食欲减退、黄疸、皮肤瘙痒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谭金凤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产检肝功能异常严重吗
产检肝功能异常是否严重需综合判断,如果由肝脏疾病引发且症状明显,对母婴健康威胁大,可能会使孕妇肝脏恶化,增加胎儿早产、流产风险;若是轻微异常且无明显不适症状,可能因孕期生理变化引起,通常不严重。如果产检时发现的肝功能异常是由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等肝脏疾病引起的,或者伴随着黄疸、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这可能意味着肝脏已经受到了较为明显的损害。这种情况下,肝功能异常可能对母婴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例如,其可能导致孕妇的肝脏功能进一步恶化,甚至引发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同时,这些疾病还可能对胎儿的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增加早产、流产等风险。然而,如果产检时发现的肝功能异常是轻微的,且没有明显的症状,可能是由于妊娠期间的生理变化导致的。在怀孕期间,母体的肝脏负担会显著增加,因为孕妇和胎儿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会产生更多的毒物和废物,这些都需要通过肝脏进行代谢和排泄。因此,轻微的肝功能异常可能是正常的生理反应,通常不会对母婴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对于产检时发现的肝功能异常,孕妇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以确定具体原因。如果是由疾病引起的,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以减轻肝脏负担,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同时,孕妇还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以维护肝脏的健康。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