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糖尿病患者用药8大误区

  误区一:发现糖尿病马上用药

  很多患者一经诊断为糖尿病,就急于用药物治疗。而糖尿病作为一种代谢性疾病,有其特殊性,尤其是轻型糖尿病,一般先予饮食调理和运动疗法,观察2~4周,如仍不能较好地控制血糖,再酌情使用药物治疗。不控制饮食,单纯用药物治疗,不仅效果差,而且促使肥胖增加,胰岛素抵抗下降。

  相关阅读:“降糖”药品畅销榜揭秘

  误区二:合用同类口服降糖药

  常用的口服降糖药有促胰岛素分泌类、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等,每一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各不相同,但同类药物作用机制基本相似,所以一般不主张同类药物合用。促胰岛素分泌剂中的磺脲类和瑞格列奈刺激胰细胞分泌的靶点各不相同,可以配合使用。但是临床上经常见‘到同类药物合用的例子,如消渴丸(含优降糖)配美吡达,二甲双胍、苯乙双胍合用,等。其中有些是医生的失误,有些是患者自行调整用药的结果。应当予以纠正。

  相关阅读:治疗糖尿病网友好评医院、医生

  误区三:口服降糖药选择不当

  由于对糖尿病发病机制和各种药物作用特点不清楚,并受一些非临床因素的影响,如价格、药源、利润、广告等,导致用药不当。如肥胖患者应用促胰岛素分泌剂;儿童患者口服磺脲类降糖药;消瘦患者或心、肺、肝、肾功能异常者应用双胍类药物;急性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或严重的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单用口服降糖药而不用胰岛素;等,都是不当的选择,应该尽量避免。

  误区四:用药时间千篇一律

  口服降糖药药理作用不同,服用时间不同。如磺脲类、达美康是在餐前15-30分钟服用,每天2-3次,双胍类如二甲双胍一般在餐后服用,α-糖苷酶抑制剂如拜糖平在进餐时或第一口饭时嚼服,促分泌剂诺和龙在饭前10~30分钟服用,增敏剂如文迪雅应在饭前或进食时服用。

  误区五:2型糖尿病不用胰岛素

  2型糖尿病人使用胰岛素,可使血糖尽快得到控制,消除高血糖的毒性作用,有利于自身胰岛功能的恢复。尤其在口服降糖药效果差、肝肾功能不全、应激状态如外伤手术出现合并症时,应及时使用胰岛素治疗。

  误区六:凭感觉服用降糖药

  部分患者惧怕药物副作用,不按医嘱正规治疗,自行停药或减量用药,到自己感觉身体不舒服或进食较多时,或用简便血糖仪自测血糖发现血糖高时,才临时加药,过后又恢复原状。这样做不符合平稳降糖的治疗原则,是治疗糖尿病的大忌。

  误区七:不注意联合用药

  糖尿病用药也像高血压用药一样,讲究联合用药。某患者使用达美康后,空腹血糖控制良好,但午餐后血糖还是升高。此时若与拜糖平合用,便能全天血糖达标。

  误区八:用药人云亦云

  一位糖尿病患者听另一位患者说诺和龙的降糖效果好,便换成了诺和龙,结果空腹血糖居高不下。原来他主要是空腹血糖升高,而诺和龙的作用主要是降低餐后高血糖。选非所需,既花了钱,又没有预期效果。

  上述用药误区主要是糖尿病知识缺乏,或对降糖药认识不足所致。患者应定期到糖尿病门诊随诊,接受专业医生的指导,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办法。

(责任编辑:刘婷)

2009-02-16 08:57:00浏览68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