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职场挂起裸辞风 解脱还是更烦恼

  职场中有近五成人“裸辞”跳槽,工作压力大,缺乏幸福感;工作太枯燥,不能实现抱负;工作节奏快,身俱疲;人际关系杂,无法适应等诸多因素都成为职场人毅然“裸辞”的导火索。然而,“裸辞”这种不留后路的选择是洒脱还是冲动?是跟风还是理性?每一个想要有所变动的职员背后,都可以率性地“裸”一次吗?

  2012,“裸辞”在飞

  “我裸辞了!”小康(化名)此时正略带兴奋地发消息告诉他周围的朋友,他刚刚把公司老板炒了鱿鱼。

  小康,西安某广告公司的设计总监,大学毕业五年,属西漂一族,有幸成为今年裸辞大军中的一员。“太爽了!终于可以从电脑和无止境的加班中摆脱出来了。”这是小康辞职的理由,在广告界混迹了这么多年,虽然说薪水还算不错,但是工作压力可想而知,急于想摆脱的小康坦言想好好地享受一下生活。

  辞职后,小康打算出去走走,然后回来开一个自己的咖啡店,每天喝喝咖啡,读读书,与朋友聚会聊天,闲暇时就背上背包到处走走,这是小康最理想的生活状态。“我第一站是去丽江,这是我向往已久的地方。”

  事实上,像小康这样选择“裸辞”的白领还有很多,小康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特别是在北京、 上海、广州这样的一线城市,裸辞现象更是比比皆是,2011年,裸辞已然成为职场跳槽的关键词。

  裸辞风,裸辞疯?

  职场裸辞风正流行,工作不快乐的你,是否也常常想要鼓起勇气,选择裸辞呢?

  因工作压力使得身心疲惫达到了极限,或长期缺乏工作幸福感,或其他的一些个人原因,选择裸辞的白领日益增加。现代人做事果断决绝,毫不拖泥带水。既然工作不快乐,辞职后再另寻他处又何妨?

  Quant Mary Quant原来是一家咨询公司的媒体联络员,一年半前裸辞。

  “当时,我工作已经5年多了,公司的情况不是很好,业务不景气,公关费用很少,没多少事可做。新来的头不太容易相处,每天看他的脸色,工作上又出不了成绩,老公就建议我休息一阵子再说。”

  于是Mary在前年12月的最后一天,既没找好下家,也没找猎头帮忙,就写了封辞职信给老板,老板形式性地说了几句遗憾的话。第二天,她就跟公司说拜拜了。

  “辞职之后的感觉很好,整个人一下子轻松很多,好好休息一下的感觉也很棒。”不过,Mary差不多休息了半年后,又开始觉得无聊。没有孩子,呆在家里不充实,于是老公鼓励她开网店做SOHO,现在Mary已经有了自己的网店,很自由,经营状况不错。

  然而,对于Mary的这种行为,并不是所有人都赞成。不计后果的“裸辞”,是奢侈还是无奈,恐怕要见仁见智了。

  冯先生,28岁,公关公司项目执行,虽然每次工作压力达到极限的时候,裸辞的念头都会在他脑子里闪来闪去。但到目前为止,还只是想想而已。“裸辞也是要有资本的,起码,短期你要不愁吃穿。”

  “对于我这种工作没多久、没什么经济基础的人来说,裸辞只能是一种奢侈。”冯先生说。

  的确,“裸辞”也并非是想做就能做的,冲动之下递出一份辞职信很容易,但是辞职之后带来的后果却并非是所有人能承受的。

  如果没有一定经济基础,一旦不能立即找到一份如意的工作,那么裸辞就只能是一种奢侈,随之而来的是经济拮据,长时间找不到如意工作带来的烦燥、恼怒。这样的“裸辞”似乎只是呈了一时的意气而对自己丝毫没有好处,所以凡事要三思。

  如今,“裸辞”已经成为越来越多重视内心感受的职场人的选择,都懒得骑驴找马,先辞了再说,但“裸辞”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面对经济压力、重返职场的压力等,“裸辞”比拼的不是胆量,而是“裸辞”后的心态。

  面对越来越普遍的“裸辞”现象,专家则建议“裸辞”需要理性对待和思考。

  作为职业规划师,闫岭也曾是“裸辞”一族。4年前,她辞去某著名企市场部经理工作,从大连来到上海。在辞职“空白期”内,她参加了职业规划师的培训。半年后,她确定这是她的兴趣和能力所在,于是重新出发,目前已在这一领域颇有建树。

  已过而立之年的闫岭以自己的经历告诫年轻人,“裸辞”不是不可以,但最好能在“裸辞”前,有一个明确的职业方向和职业规划,将这段“职业空白期”转变为真正的“裸辞蜜月期”,从而使自己得到更好的发展。

  如今,“裸辞”现象越来越普遍,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开始重视自己内心深处的快乐和追求,而不只局限于薪水、职位等因素。“我个人认为,这是一种进步。”闫岭说。

  虽然部分“裸辞”行为是深思熟虑后的决定,但也有些是内外矛盾刺激下的冲动。从个体职业生涯发展的角度来说,“裸辞”的利弊各半:利好的一面是,可以脱离当前的压力状态,摆脱束缚,给心情放假,对身心健康有帮助。

  不利的一面是,当度过一个月或几个月的“蜜月期”后,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会骤增,如经济压力、家庭压力以及对未来的迷惘与痛苦等。另外,一个习惯了群体和团队生活的人突然间变成了“独行侠”,缺少社会活动,容易产生孤独感。

  对大部分职场人而言,“裸辞”毕竟只是暂时逃避压力的方法,最终还是要回归职场。因此,当情绪激动时,尽量不要急着作出重大决定,最好先作一些深入的思考。

  比如,明确自己的职业方向和职业规划。有了规划之后,可以好好地利用这段职业空白期,在调节身心的同时,深度思考自己长远的职业发展,做好再出发的准备,以免在将来的工作中再次遭遇身心俱疲的困惑。

  对于已选择“裸辞”的人,要注意重返职场的时间。通常而言,离职后3个月以内是重新就业的黄金时期,3个月后尚未找到工作,会产生明显的焦虑情绪;超过6个月,基本上已达到心理承受的极限,很多问题会一一迸发,对职业发展十分不利。因此,“裸辞”需要理性对待,否则就可能成为一场职业“裸奔”。

(责任编辑:武秀琴)

2012-02-07 10:30:00浏览5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潘正启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三甲
缺血型股骨头坏死能自愈吗
缺血型股骨头坏死是一种严重的骨骼疾病,通常情况下无法自愈。这一病症由多种因素引发,主要特征为股骨头血供受损,导致骨质破坏与塌陷。缺血型股骨头坏死的核心问题在于股骨头血供中断或受损。正常情况下,股骨头的营养供应依赖于旋股内、外侧动脉及其分支等血管系统。当这些血管因创伤(如股骨颈骨折、髋关节脱位)、长期酗酒等原因遭到破坏时,股骨头的血液供应减少甚至停止。没有充足的血液滋养,骨细胞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开始逐渐死亡。与此同时,由于缺乏血液带来的修复因子,坏死区域的修复过程受到极大阻碍。与其他部位的组织损伤不同,骨骼的修复需要特定的微环境和持续的血液供应来完成骨重建。而在缺血型股骨头坏死中,这种关键条件缺失,使得骨组织无法自行修复坏死区域,因此难以自愈。随着缺血型股骨头坏死病情的发展,会出现一系列不可逆的变化,进一步加大了自愈的难度。早期,在血供减少后,股骨头内的骨小梁开始发生微骨折,骨质逐渐变得疏松。随着时间推移,由于缺乏有效的修复,坏死区域不断扩大,股骨头的力学结构遭到严重破坏。当股骨头承重时,无法承受身体的压力,进而发生塌陷。一旦塌陷发生,股骨头的形态改变,髋关节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也受到严重影响,关节软骨磨损,出现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这种进行性的破坏过程无法自行停止,人体自身的修复机制在面对如此严重且持续进展的损伤时,根本无法逆转病情,更不可能实现自愈。面对缺血型股骨头坏死,患者应尽早治疗。若病情发展已到中晚期,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应考虑手术治疗。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带血管蒂腓骨瓣移植下颌骨重建术、髋关节置换等。手术方式的选择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综合确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