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抗过敏药物 选择讲究多

  上周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过不了多久又到柳絮飞,花粉飘的时候了,许多人可能会因此出现过敏性鼻炎哮喘皮肤荨麻疹等过敏症状。而目前市场上抗过敏药物种类繁多,令人眼花缭乱。面对琳琅满目的药物,该如何选择呢?

  从药效而言

  可以优先选择第三代抗组胺药物,这代抗过敏药相对于第一、二代药物,没有瞌睡、口干便秘等副作用,对肝脏、中枢神经损害最小。

  出现过敏怎样选药

  如果出现急症过敏,应及时服用,但反复性过敏患者最好选择在晚上临睡前服用。常用的有非索非那丁(如敏杰、阿拉特)、左西替利嗪(如畅然、迪皿)、地氯雷他定(如恩理思)等,但药物价格相对昂贵。

  总合而言,第二代抗组胺药物相对实惠,如氯雷他定(息斯敏、开瑞坦)、西替利嗪(如西司韦、仙特明)、咪唑斯汀(如皿治林)等。相对传统的第一代抗过敏药物而言,其副作用较少,没有明显的口干、倦意等副作用,在价格上也比第三代抗组胺药物便宜一半左右。

  不过,第二代药物对于一些特异质体质患者而言,比较容易出现瞌睡、便秘等一些不良反应。此外,在服用第二代抗组胺药物期间需忌酒。

  对于传统的第一代抗组胺药物,如老百姓比较熟悉的氯苯那敏(如扑尔敏)、苯海拉明(如强太敏)等,人们要谨慎使用,虽然此类药物价格低廉,但其副作用大,禁忌症多,对于驾驶车辆、从事高空作业等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工作的人都不宜服用。

  此外,长期服用同一种抗组胺药物可能产生耐药性或药物蓄积,因此对于慢性病患者,连续服用同一药一个月以上的患者,应适当更换其他类型的抗组胺药物。

    39健康网(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王怡群)

2011-03-14 08:19:00浏览6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