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对纳豆已经不再陌生,它是日本传统的健康食品,在日本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曾是素食僧侣们重要的营养来源,也是日本皇室、僧侣、贵族、武士经常食用的食物。最近,因日本成为全世界寿命最长的国家,纳豆也因此受到高度关注。
含丰富的营养价值
纳豆是以大豆为原料发酵而成的深加工制品,在煮熟的大豆(黄豆、黑豆)里接种纳豆菌,使其在40℃左右的温度下充分发酵而成。然而就像许多人对臭豆腐的观感,纳豆又粘又臭,刚入口时还有些苦味,并不是人人都爱吃,但它比直接煮熟的大豆营养价值更丰富,蛋白质、纤维、钙、铁等营养素含量也更高,大豆中所含的蛋白质经发酵做成纳豆后,还产生了人体更容易吸收的多肽和氨基酸,据测定每100克纳豆中含水份59.5克、蛋白质16.5克、脂肪10克、糖份9.8克、纤维素1.9克。
除此之外,在发酵过程中,还形成了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如纳豆激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生物多糖、异黄酮、皂甙、卵磷脂、吡啶二羧酸、维生素 K2等多种保健功效成分,被认为是高附加机能的营养食品。
其功效与作用
纳豆作为一种食疗保健佳品,具有调整肠胃、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美容养颜及强壮骨骼等功效。纳豆激酶是纳豆中重要的活性成分之一,在胃肠中不失活,能够被肠粘膜吸收,具有溶血栓、降血压的作用,纳豆对心脑血管的保护作用还表现在不含盐分、维生素及矿物质丰富,是理想的高血压预防食品。
日本有句谚语:“食纳豆的孩子骨头硬”, 说明爱吃纳豆的儿童骨密度高。纳豆之所以能够起到“壮骨”的作用,得益于纳豆中富含的特殊营养物质活性维生素K2,它是能够生成骨蛋白质,增加骨密度的营养元素,而这种营养元素,在别的食物中很少。日本曾对 6 万名骨质疏松患者进行测试,发现他们血液中维生素 K2 的浓度仅为正常人的一半,因此纳豆是防止骨质疏松不错的食物选择。对于进入更年期的女性,因为缺乏了雌激素对成骨细胞的刺激,造成骨质短期内急剧脱钙。纳豆中富含的异黄酮具有雌激素样作用,和维生素 K2相互配合,异黄酮防止骨中钙的溶解,维生素K2则能够将钙固定于骨中,这对女性更年期综合症有非常好的改善作用。
纳豆调整胃肠作用来自于纳豆中的纳豆菌。纳豆菌不受胃液的强酸影响,可以通过胃液到达肠内,抑制肠道内的有害菌,并给有益菌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纳豆菌所产生的吡啶二羧酸,还有杀灭、抑制肠道内的有害菌和病毒的作用,能够使肠内菌群达到一个有利健康的动态平衡,从而增强人体消化机能。
由上所述,不难看出纳豆是高营养价值食物而且营养功效全面,但即便如此它也仅只是食物,其营养价值在高,也是不能替代药物的。如果认为纳豆可以替代药物治疗疾病,那是非常不可取的,我国食品安全法也明令禁止保健食品声称具有治疗功效。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而言,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和不合理的膳食结构,才是获得健康的根本。
科学食用纳豆
纳豆虽好,但也不是每个人都适合食用。纳豆含有较高的蛋白质及嘌呤等物质,可诱发痛风、加重肾脏负担,患有嘌呤代谢紊乱的痛风病人和血尿酸浓度增高的患者,最好不要多吃,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也不宜食用。纳豆激酶具有抗凝作用,因此手术后及伤口未愈合的病人不宜食用。另外,由于纳豆激酶不耐热,应尽可能不加热食用,可以把它当做调料拌着蔬菜吃。由于夜间睡眠时,人体血液流动变得相对缓慢,心脑血管等健康危机容易发生在凌晨,因此建议晚餐吃纳豆。
(责任编辑:王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