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男人也能吃乌鸡白凤丸

  乌鸡白凤丸为妇科之要药,专治妇女气血亏虚引起的月经不调、崩落带下等症,疗效显著。近来有将其应用于治疗一些新的病症也取得了显著效果,使这一在治疗妇科疾病中屡屡建功的妇科名药再显气功。

  乌鸡白凤丸成分

  乌鸡白凤丸的剂量都是固定的。它由乌鸡、人参、黄芪、丹参、当归、白芍、川芎、生地、熟地、甘草、制香附、鹿角胶、鹿角霜、银柴胡、牡蛎、别甲、桑螵蛸、芡实、山药、天冬等20味中药制成。

  哪些病可以用乌鸡白凤丸

  1、慢性肝炎:近年来的药理实验证明乌鸡白凤丸对四氯化碳肝损伤引起的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有明显的降低作用。提示本品能增强肝脏解毒功能,促进肝糖元和蛋白质的合成代谢,从而对肝损伤起保护作用。临床上用本品内服,每次1丸,每日3次治疗慢性肝炎有较好疗效,特别是降低血清转氨酶、麝香酚浊度作用较为明显。

  2、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用乌鸡白凤丸内服,每次1丸,每日2次治疗本症有显著疗效,一般服药一个月,其自觉症状及出血现象均有好转以至消失,血小板计数平均提高,效果优于西药(如脱核苷酸、环磷酰胺、强的松)及输血疗法。

  3、再生障碍性贫血:用乌鸡白凤丸内服,每次1丸,每日2次治疗再障贫血有较好疗效,一般用药2个月即自觉症状好转,血象有较大幅度恢复,服药半年可基本痊愈,血象可稳定在红细胞350万,血小板10万,血色素10~11克左右。

  4、胃下垂:用乌鸡白凤丸内服,每日3次,每次1丸治疗胃下垂有较好疗效。

  5、隐匿性肾炎:用乌鸡白凤丸单独服用,每日3次,每次1丸,30天为1疗程(有感染者肌注青霉素)治疗本病。

  6、神经性耳鸣:用乌鸡白凤丸内服,每日2次,每次1丸治疗气血不足而致之神经性耳鸣有较好效果,一般服药5~10天即可见效。

  什么样的女人不能服用乌鸡白凤丸

  1、肥胖的女性别吃

  引起月经不调的原因有很多,归纳起来大致有气虚、血虚、阴虚、气滞、血瘀、血热、血寒、痰湿等。而乌鸡白风丸主要是用来治疗气血两虚、阴精不足所引起的月经不调,其表现主要有月经量少、颜色淡、质地稀,患者身体瘦弱、乏力气短头晕、面色发黄或没有光泽等。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营养大大丰富,很多女性的月经不调病不是身体“虚”引起的,尤其一些较为肥胖的女性也容易出现月经不调的表现,中医辨证属于“痰湿”,这时如果使用乌鸡白凤丸的话,补气补血后会加重“痰湿”,病情可能会更严重。

  2、白带多别急着用

  白带增多的原因很多,滴虫性阴道炎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此外还有霉菌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等都能引起,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并进行局部冲洗是首选治疗方案,吃乌鸡白凤丸当然起不到疗效。而乌鸡白风丸的滋补作用较强,病人服用后很容易上火,出现牙龈出血口腔溃疡等。

  3、白带颜色黄不宜用

  慢性盆腔炎在育龄妇女中发病率相当高,有的妇女听说乌鸡白凤丸可以治疗慢性盆腔炎,就常服此药。实际上,中医认为,慢性盆腔炎由很多原因导致,例如脾气虚肾气虚、湿热、湿毒等。脾肾气虚所致的慢性盆腔炎主要表现为白带量多、质地比较清稀,乏力疲倦,食欲不佳,身体赢瘦,腰酸腿软,头晕等。对于这种慢性盆腔炎,用乌鸡白凤丸比较好。

  由湿热引起的慢性盆腔炎,表现为白带颜色发黄、有腥味,不要使用乌鸡白凤丸,否则会助湿生热,加重病情;还有,湿毒引起的慢性盆腔炎,一般病情较为严重,甚至可能由肿瘤引起,当然也不适合用乌鸡白凤丸治病。

  并非妇科病神药

  很多女性对乌鸡白凤丸都不陌生。它是女人用来调理、治病的药,一代又一代的中医和女人都这么说。肚子不舒服了,吃几丸乌鸡白凤丸;白带多了、月经不调了,也吃上它个一两盒:甚至现在有中医告诫爱美的女人说,别瞎花钱买什么美容品,每天吃两丸乌鸡白凤丸,价格不贵,效果比什么都明显。至于服后管不管事,那不要紧,终归是中药嘛,能有什么副作用,吃点总比不吃好。

  乌鸡白凤丸的使用范围很广,恰恰因为此,乌鸡白凤丸在治疗疾病方面针对性又不强,也就是说,它并非副科特效药。例如,月经不调是副科常见病,虽然多数人症状相似,但起因却不尽相同,可以由气虚、阴虚内热、肝热等因素导致。一般中医对于气虚导致的月经不调,用补中益气丸治疗:对于阴虚内热即血热导致的月经不调,用两地汤治疗:对于肝热导致的月经不调,则用丹桅逍遥丸来治疗。三者均不用乌鸡白凤丸。

  乌鸡白凤丸美容之说

  至于乌鸡白凤丸的美容作用的说法,中医专家则认为这是夸大了其作用。如果一定说它有,也只是说当服药者正好属于乌鸡白凤丸的治疗范围,比如说,患者脸上的色斑、色泽是由气虚、血虚、阴虚、阳虚所引起,那么服药后可能会有所改善,达到所谓的美容效果。反之,如果皮肤问题是其他原因导致,服用乌鸡白凤丸则不会有任何效果。

  北京药房报价

  同仁乌鸡白凤丸(大蜜丸)

  功能主治:补气养血,调经止带。用于气血两亏引起月经不调,行经腹痛,崩漏带下,少腹冷痛,体弱乏力,腰酸腿软,产后虚弱,阴虚盗汗

  规格:每丸9克,每盒10丸

  北京金象大药房:14.08元

  北京九州通大药房:10元

  北京万民欢大药房:16元

  同仁乌鸡白凤丸(水蜜丸)金象价:10元

  规格:36克,每瓶300粒

  北京金像大药房:10元

  同症不同药报价

  当归南枣片

  金象价:28.5元

  功能主治:补血活血,调经止痛。用于血虚,月经不调,痛经

  规格:每板装12片,每盒装2板。

  鸡血藤颗粒

  金象价:17.1元

  功能主治:补血、活血、通络。

  晶珠牌红花沐浴颗粒

  金象价:114元

  功能主治:具有活血止痛、散肿祛风、明目、止痒的作用。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 。

  规格:每袋5克,每盒15袋。

  花红片(薄膜衣片)

  金象价:17元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燥湿止带,祛瘀止痛。用于湿热下注,带下黄稠,月经不调,痛经等 症;附件炎见上述证候者。

  规 格:每板12片,每袋2板,每盒2袋。

  调经促孕丸

  金象价:19.8元

  功能主治:本品功效为补肾健脾,养血调经。用于脾肾阳虚(下丘脑-垂体-卵巢功能失调)引起的经血不调,经期不准,月经过少,月经稀发,久不孕育(继发性闭经,黄体功能欠佳,不排卵不孕症)等。

  规格:复合膜袋 ,每袋5克,每盒10袋。

  妇科调经颗粒

  北京兴事堂药方:19.8元

  北京九州通大药房:11.37元

  功能主治:养血,调经,止痛。用于月经量少、后错,经期腹痛.

  规格:每袋装14g

  妇女痛经丸

  北京兴事堂药方:41元

  功能主治:活血,调经,止痛。用于气血凝滞,小腹胀疼,经期腹痛。

  规格:0.18g(克)/粒 X 50粒 X 10袋 /盒

  经带宁胶囊

  北京九州通大药房:36.96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除湿止带,调经止痛。用于热毒瘀滞所致的经期腹痛

    39健康网(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王怡群)

2010-07-23 07:17:00浏览12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孔朝红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植物神经系统紊乱的症状
植物神经系统紊乱的症状多样,主要包括心血管系统症状、消化系统症状、神经系统症状以及情绪和心理症状等。植物神经系统紊乱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疾病。自主神经系统负责调节人体内脏器官和血管平滑肌等的功能,当其功能紊乱时,会导致多个系统的功能出现异常,进而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1、心血管系统症状:患者常感到心脏跳动不规律或加速,出现心悸、心慌等症状。胸部可能出现压迫感或疼痛感,伴有呼吸急促或气短。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血压波动,表现为高血压或低血压。这些症状的出现,是由于自主神经系统对心血管系统的调节失衡所致。2、消化系统症状:植物神经系统紊乱还会影响消化系统功能,导致胃肠蠕动异常和胃酸分泌紊乱。患者可能出现胃痛、胃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肠道功能失调时,还可能出现腹泻或便秘交替出现的情况。这些症状的出现,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3、神经系统症状:患者常感到头痛、头晕,头部出现疼痛感或眩晕感,可能伴有视力模糊或耳鸣。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反应迟钝等症状。这些症状的出现,与自主神经系统对神经系统的调节失衡密切相关。4、情绪和心理症状:植物神经系统紊乱还常伴有情绪和心理症状,如焦虑、抑郁、紧张、易怒等。患者常感到情绪低落或焦虑不安,对日常生活失去兴趣。情绪波动大,容易发脾气。这些症状的出现,不仅影响了患者的心理健康,还可能进一步加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植物神经系统紊乱的症状多样且复杂,涉及多个系统。当出现这些症状时,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专业的医学检查以确诊。治疗方面,除了针对具体症状进行对症治疗外,还可以遵医嘱使用调节自主神经功能的药物,如谷维素等。此外,患者还应注意调节生活方式,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更年期植物神经紊乱挂什么科
更年期植物神经紊乱一般可以挂神经内科、精神心理科、急诊科等科室。更年期植物神经紊乱,是指在更年期阶段,由于体内激素分泌失衡,特别是雌性激素和孕激素的波动,导致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出现紊乱的一系列症状。这些症状可能包括心悸、失眠、情绪波动、潮热、盗汗等,对个体的日常生活造成一定影响。1、神经内科:神经内科是诊断和治疗脑部及神经系统疾病的重要科室。更年期植物神经紊乱可能导致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如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等。神经内科医生能够对患者的脑部功能进行详细检查,评估神经系统的整体状态,并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在神经内科,患者可以接受脑电图、头颅MRI等神经系统的常规检查,有助于确诊和制定后续治疗计划。2、精神心理科:更年期植物神经紊乱患者常常伴有情绪波动,如焦虑、抑郁、紧张等。精神心理科是专门负责情绪、行为及思维异常的诊断和治疗的科室。医生不仅能够处方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的药物,如谷维素片、维生素B6片等,还能提供心理疏导和治疗,帮助患者缓解精神压力,调整心态,从而改善更年期植物神经紊乱的症状。3、急诊科:虽然更年期植物神经紊乱通常不会导致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但在某些情况下,如症状突然加重或出现严重不适,患者可能需要及时到急诊科就诊。急诊科能够迅速评估患者的整体状况,排除其他潜在的严重疾病,并提供必要的紧急处理措施。针对更年期植物神经紊乱,患者除了及时就医外,还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建议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在饮食上,应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避免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孔朝红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大脑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
大脑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主要有精神状态异常、睡眠障碍、情绪问题等。建议患者定期复诊,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1、精神状态异常:大脑神经功能紊乱时,神经递质失衡是导致精神状态异常的重要机制。例如,血清素、多巴胺等神经递质在调节大脑的情感、认知和行为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当神经功能紊乱,这些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再摄取等过程出现异常,可导致患者注意力难以集中。在学习或工作时,容易被外界微小刺激干扰,无法长时间专注于一项任务,导致效率低下。2、睡眠障碍:当神经功能紊乱,生物钟节律被打乱,神经递质如γ-氨基丁酸的分泌减少,γ-氨基丁酸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其减少会导致大脑兴奋度增加,难以进入放松状态。患者常出现入睡困难,躺在床上长时间无法进入睡眠状态,辗转反侧。睡眠浅,容易被轻微的声音或动静惊醒,且醒来后难以再次入睡。多梦,梦境内容丰富且生动,仿佛整夜都在做梦,导致睡眠质量严重下降,白天感到困倦、乏力。3、情绪问题:大脑神经功能紊乱对情绪调节产生负面影响。神经递质失衡在情绪问题中起着核心作用,例如去甲肾上腺素、血清素水平的改变与情绪低落、焦虑等密切相关。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情绪,对日常的小事过度担忧,常常感到不安、紧张,甚至出现心慌、呼吸急促等躯体症状。建议若出现疑似大脑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检查,如神经系统检查、心理评估、血液检查等,以明确诊断。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保证充足睡眠,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适度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瑜伽、游泳等,有助于调节神经系统功能,缓解压力。若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不适,如严重头痛、呼吸困难等,应立即就医。
孔朝红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大脑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和治疗
大脑神经功能紊乱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神经系统功能性失调状况,其症状包括情绪波动、睡眠障碍、认知障碍;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心理干预、生活方式调整等。一、症状:情绪波动:常表现为焦虑,患者会莫名感到紧张、不安,总是担心不好的事情发生;情绪低落,对原本感兴趣的事物失去热情,长时间处于抑郁状态;还易烦躁易怒。睡眠障碍:入睡困难是常见问题之一,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久久不能入眠,大脑思绪纷乱;睡眠浅,稍有动静就惊醒,一晚上频繁醒来,难以进入深度睡眠状态;多梦,整晚梦境不断,且多为噩梦,醒来后感觉疲惫不堪,导致白天精神萎靡。认知障碍:记忆力减退,对近期发生的事情难以记住,如刚放下的东西就忘记放在哪里;注意力不集中,在学习、工作时容易分心,无法专注完成任务;思维迟缓,反应速度变慢,与人交流时跟不上节奏,理解能力下降。二、治疗:药物治疗:对于焦虑、抑郁情绪严重的患者,医生常开具抗抑郁、抗焦虑药物,如盐酸氟西汀,能调节大脑神经递质水平,改善情绪状态,用药需严格遵医嘱;存在睡眠障碍时,可使用助眠药物,像佐匹克隆,帮助患者快速入睡,提高睡眠质量,务必遵循医嘱服用;若伴有头痛、头晕等躯体化症状,可适当用些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的药物,如谷维素,缓解不适,切不可自行增减药量。心理干预:认知行为疗法,通过引导患者识别并纠正负面思维模式,改变不合理认知,从而缓解情绪问题,一般需定期找专业心理咨询师进行;放松训练,如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等,能减轻身体紧张感,辅助改善焦虑情绪,患者可日常自行练习;支持性心理治疗,家人、朋友给予关心鼓励,倾听患者倾诉,让其感受到被理解与支持,利于康复。生活方式调整:规律作息,每天尽量在相同时间上床睡觉、起床,保证充足的睡眠,形成稳定的生物钟;适度运动,像慢跑、瑜伽等有氧运动,每周坚持 3 - 5 次,每次 30 分钟以上,可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压力;合理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 B、谷维素的食物,如全麦面包、新鲜蔬果等,为大脑神经提供营养支持。建议患者一旦察觉大脑神经功能紊乱的相关症状,不要惊慌,应及时就医,配合医生完成各项检查,严格遵循治疗方案,定期复诊,根据病情变化适时调整治疗策略,同时家人和朋友也要给予理解与支持。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