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活泼的中药挥发油

  中药挥发油又称精油,是存在于植物体中一类可随水蒸气蒸馏得到的与水不相混溶的挥发性油状成分,往往具有特异的芳香气味。在中药里,有许多药材含有挥发油成分,通常具有很强的药理活性。如柴胡挥发油有很好的退烧效果,薄荷油有清凉、消炎作用,大蒜油可治疗支气管炎、肺炎和霉菌感染,生姜油有解热、镇痛、镇静作用,川芎油具有扩张脑血管作用,乳香、没药的挥发油具有良好的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的作用等等。   ’

  挥发油在许多中药里发挥重要的治疗作用,是不可缺少的有效成分,如我们熟悉的柴胡饮中的柴胡、生姜挥发油,藿香正气中的藿香、陈皮、紫苏、白芷的挥发油。传统中药理论认为,挥发油具有芳香走串功能,可快速发挥疗效。现代药物研究表明,挥发油分子量小,脂溶性强,容易穿过体内生物膜,生物利用度高,能快速吸收起效,与传统中药理论相一致。   

  中药挥发油成分复杂,主要是小分子的醛类、酯类化合物,单萜、倍半萜类化合物和小分子芳香化合物等,多数为无色或淡黄色,少数为棕黄色、红色、绿色等。挥发油大多具有特殊的香气,理化性质活泼。挥发油有非常强的挥发性,纯净的挥发油在常温下可以很快全部挥发,在纸上不留油迹。挥发油的水溶解性较差,不能大量溶解于水。因挥发油分子普遍含有双键、杂原子、手性原子,其化学性质活泼,非常容易被氧化、分解而失去药理作用。   

  由于突出的药理作用和活泼的理化性质,中药挥发油给中药的研究、生产带来了许多难题。对于中药工作者来说,挥发油象是一个调皮可爱的孩子,对其又爱又恨。大多数中药所含挥发油量很低,且很容易被氧化、分解,在生产中往往提取率较低,很多药材基本提不到挥发油,得到的多数为芳香水;又因其极易挥发,得到的挥发油也很难保留在成药中,常因制剂过程中加热干燥而挥发,或在存储过程中随时间的推移而散失。   

  我国古代医药工作者已经注意到挥发油的上述问题,主要采取以下措施解决,一是处方含有挥发油较多的药材,制成丸剂或散剂,现配现用。这两种剂型均为药材原粉入药,由于在粉碎过程中不破坏药材的细胞结构,可以使挥发油保存在药材细胞中,很大程度上可以延缓挥发油的散失和氧化。二是如采用汤剂治疗,则规定含挥发油的药材“后下”,即在其它药材煎煮到一定程度后,加入含挥发油药材,稍微煎煮后出药服用,这样可使较多的挥发油共溶在药液中而保证疗效。   

  然而,活泼的挥发油却给现代中药生产提出了不小的难题,许多现代中药剂型很难保证挥发油的含量。经过广大科技人员的努力,目前这一难题的解决有了突破性进展。通过深入细致的研究工作,采用一种叫做“提取-共沸精馏耦合”的技术方法提取中药挥发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挥发油提取率较传统水蒸气蒸馏法可提高一倍以上,特别解决了含挥发油小于2%的药材的提油问题,使许多原来不能提到油的药材提出了挥发油。科研人员还发明了一种叫做“中药挥发油环糊精包结”的工艺技术,可以将挥发油分子包裹到环糊精分子中,形成挥发油—环糊精分子复合物。

  环糊精是一种淀粉衍生物,具有环状的分子结构,其环内空间正好可容纳挥发油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可形成与挥发油的分子复合物。这种挥发油—环糊精分子复合物为固体粉末,适合制成各种中药剂型,且理化性质稳定,能有效避免挥发油的氧化、分解和挥发,使挥发油稳定地保留在成药中。挥发油—环糊精分子复合物还具有较好的水溶性,在热水中或胃液中可释放出挥发油而发挥药物疗效。   

  现在,以上技术已经被承德颈复康药业成功地应用在治疗颈椎病的颈复康颗粒、治疗小儿积滞发热的清热化滞颗粒等产品的生产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检测数据显示,挥发油可以在成药中稳定保留三年以上。当你服用这些药物的时候,闻到特异的挥发油香气,并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时,就见到活泼可爱的挥发油了。

(责任编辑:崔潇丹)

2009-09-23 08:07:00浏览57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