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5-27 来源:
四川新闻网-乐山日报讯
周挺宇
这年头,“打折”成了商家的“宠儿”,可谓遍地开花。这不,国庆长假期间,不仅都市商场青睐它,就连乡镇小店或摆地摊者也颇为热衷。什么“3—7折”、“4—6折”、“2—8折”…… 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打折”,像雨像雾又像风。
但可喜的是,尽管商家频频打折,百姓却注重理性消费,为商家的“打折”打折,不再像过去一样趋之若鹜去凑热闹。因为,太多的教训免不了让人有一种惯性的怀疑。面对铺天盖地的“大减价”、“大出血”、“大跳楼”,消费者心中自有一杆秤,知道这不过是一些商家惯用的手法,目的是诱惑那些头脑发热的买主。
应该说,商家运用价格杠杆调节市场需求,大幅度打折促销,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加速了积压商品的销售和资金的回笼,也使消费者得到一定的实惠。然而,“打折”毕竟是一种低层次的手段,满世界喊“打折”可能凑效一时,但终归不能长久。需要指出的是,如今不少“打折”真伪难辨。作为一般顾客,谁能真正知晓打折商品原有的实际价格呢?一些唯利是图者,正是深谙消费者不了解实情的心理,搞瞒天过海的骗术。笔者曾听一业内人士讲,打折简单易行:撤下原标签,换上新标签,原本标价40元,现改为50元,再打个“8折”,仍然卖40元。打折者玩的“魔术”,尽管三言两语说不穿,但“魔术”总是假的,理性的消费者是绝对不会买账的。
因此,商家欲以打折促销,离不开诚信之本。要还“打折”一个清白,就应该讲求明码实价,切忌弄虚作假。要打折,就要掀开盖头来,让消费者看得明白,买得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