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胎儿B超“拍照”很危险!

胎儿B超“拍照”很危险!


  世界卫生组织早以发出警示;在中国,多数超声科医生对进口设备指标变动不知情。

  一些医院竞相开展的给肚子里的宝宝做B超“照相留影”,甚至做VCD,留下孩子在娘胎中的一颦一笑,近来成为一种时尚。不但吸引了广大孕妇,也煽起了不少媒体的宣传热情。但是,全国声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超声—水声分会秘书长、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计划生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牛凤岐教授告诫将为人父母的人们:超声的危险性从未“解除警报”,为了让宝宝免受伤害,这种冒险的“留影”还是不照为好。

  牛凤岐是中国科学院声学所研究员,多年从事医用超声计量和标准化的研究与法规制定工作,对声输出的临床安全性一直深为关注。他说,在当今世界上,超声已经成为一种常规诊断手段,甚至已经广泛用于妊娠期检查。但许多人只知其有用的一面,不知其危险的一面。实际上,世界卫生组织早在1982年就已建议:只有在医学上具有明确理由时,才可对人体使用诊断超声;不应以商业和实验为目的辐照人体,特别是辐照孕妇。

胎儿B超“拍照”很危险!


  只有“三维”,没有“四维”

  牛凤岐教授翻阅着一摞相关报道告诉记者,近来不少媒体称,给胎儿照相用的是国外先进的“四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更有的说是“实时四维”。所谓“维”是指空间维度,从科学角度说,只有三维,根本不存在什么四维。现在医学诊断中所用的探头,只能直接获取组织断面的二维图像,要获得三维图像,必须采集多幅二维图像存起来然后重建。

胎儿B超“拍照”很危险!


  他分析说,所谓四维,实际上是把时间也算一维,表示可以实时地获得三维图像。目前对高帧率的重建图像算不算实时,学术界和产业界都有分歧。即便算实时,也只是“实时三维”。时间和空间是两个概念,把二者加起来,恰如户籍统计中把人和猫狗算在一起一样荒唐。说穿了,“四维”不过是某些商家为追逐利润的炒作,有良知的医生和负责任的医院绝不应以此误导消费者,甚至以此谋利。

2009-08-19 07:59:00浏览11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