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产检:严设“三关”控制出生缺陷

  为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本市在全国率先出台多项干预政策,构建孕前、孕期、产后出生缺陷三级干预体系。特别是孕前和产后这两道“防火墙”,能有效避免严重缺陷儿出生,降低新生儿致残率。

  昨天,记者从市计生委获悉,《天津市妇女儿童健康行动计划(2008-2012年)》已在本市启动,控制出生缺陷成为其中一个重要内容。目前,本市孕前夫妻接受健康检查率已经达到94%,有9万多名孕妇参加了胎儿健康筛查,400多名严重缺陷胎儿被终止妊娠,避免了社会和家庭的悲剧发生。

  孕前免费进行乙肝和梅毒筛查

  在孕前干预方面,本市各级民政和妇幼保健机构对准备结婚和怀孕的夫妻,免费进行乙肝和梅毒筛查。凡符合要求的本市育龄男女凭本人身份证、户口本及结婚证等相关证明,可就近到户口所在地的民政婚姻登记部门或妇幼保健机构进行检查。这些传染病已经具有成熟的母婴阻断技术,在怀孕前一旦被查出,要到医院接受阻断治疗,可以保证胎儿的健康。

  产后干预降低新生儿致残率

  在产后干预方面,本市对新生儿进行出生缺陷筛查,然后干预治疗,由此降低致残率,提高孩子生命质量。目前,本市对新生儿进行出生缺陷筛查的疾病主要有甲低、苯丙酮尿症、听力障碍和先心病。这四种先天缺陷疾病的患儿都可享受政府资助治疗。甲低和苯丙酮尿症患儿,经市妇儿保健中心或医科大学筛查并确诊后,持户籍证明到市妇儿保健中心建立病历档案,领取救助卡和含有救助资金的医卡通;先天性听力障碍儿童,凡是经过本市新生儿听力筛查,并经市妇儿保健中心确诊具备佩戴助听器条件的,持户籍证明到市妇儿保健中心听力科办理手续,可以领取一定的政府补贴。残疾、低保家庭7岁以下的先心病患儿,可以得到政府相应的手术资助。此外,先天盲和先天肢体残疾的新生儿也将被列入救助的范围。

  当前,本市已经进入生育高峰期,20岁至29岁的生育高峰年龄女性已经从2005年的82万增长到2007年的91万。在稳定人口出生数量的同时,提高人口出生质量,出生缺陷的干预和筛查显得尤为重要。

(实习编辑:苏静贤)

2009-12-22 07:28:00浏览74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