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避免宝宝打嗝,妈妈有妙招

  小婴儿喜欢打嗝,时不时小肚子就一顿一顿地打起嗝来。宝宝打嗝一般来说是无害的,长大些会自然缓解,而且每次打嗝的时间一般很短,过后会停止打嗝,当然有时候打嗝时间过长或发作频繁,多少都会让“照顾者”感觉不舒服。

如何有效避免宝宝打嗝


  宝宝胸腔和腹腔之间有一层被称为“膈肌”的很薄的肌肉,起到保护胸、腹腔器官的作用。小孩子以腹式呼吸为主,膈肌是婴儿呼吸肌的一部分。当膈肌因为某种原因突然收缩时,会刺激植物神经,引起迅速吸气并出现“打嗝”的现象。

  最常发生频繁打嗝的年龄,是在刚出生的几个月内,通常在一岁大以前就会改善。与大孩子比较,大部分的小宝宝似乎不会感到任何的不适,除非连续过长的打嗝,才会干扰到饮食等正常生活。当然,如果宝宝频繁的打嗝,同时并有哭闹、食欲变差、体重减低或重复的呕吐,溢奶等并发症状就应该带宝宝到医院做详细的检查。

  下面就自限性良性打嗝的原因以及预防避免方法给大家作一些介绍和建议。

  打嗝 的常见诱因

  新生儿打嗝大多是由于父母照顾不周所引起,所以处理需要找准起因。新生儿打嗝的原因,细数起来不外乎护理不当:小宝宝外感风寒,寒热之气逆而不顺,俗话说是“喝了冷风”而诱发打嗝;或者哺乳不当:比如小宝宝乳食不节制,或吃了生冷奶水或过服寒凉药物则气滞不行,脾胃功能减弱、气机升降失常而使胃气上逆动膈而诱发打嗝;另外就是吃奶吃得过快或惊哭后吃奶:在这种不恰当的时机哺乳会造成小宝宝哽噎而诱发打嗝。

  打嗝 的处理方法

  宝宝打隔多为良性自限性打嗝,没有成人那种难受感,通常打一会儿就可自行消失。宝宝若无其他疾病而突然打嗝,一般无需作处理,通常打一会儿就可自行停止,除非发作时间较长,连续超过5~10分钟以上。

  轻拍按摩喂奶后放下平躺时打嗝,通常是因为奶洞小,使婴儿在吸奶的时候,需要很用力吸而吞入太多的空气,造成宝宝胀气现象,这种情况比较多见,家长可以在宝宝喝完奶之后,多抱一会儿,轻轻拍宝宝背部,或是轻柔按摩腹部来帮助排气,可以预防宝宝打嗝及溢奶;或者让宝宝仰卧在床上,身体躺平头放正,垫不太高的枕头,然后把双手放在脑后,只需四十秒左右打嗝就会消除。

  少量多餐可以尝试少量多餐的喂食法,或喂食后、抱起宝宝拍背加强排气,喂一点温开水或以有趣的活动来转移婴儿的注意力,或许可以改善宝宝打嗝的症状。

  注意保暖突然打嗝,嗝声高亢有力而连续,一般是受寒凉所致,可给他喝点热水,同时胸腹部覆盖棉暖衣被,冬季还可在衣被外置一热水袋保温,有时即可不治而愈。

  健康抚触多给宝宝做腹部的抚触,让宝宝在你的温柔指尖中调整自己的小肚子,帮助“排气”,同时对正常排便也有帮助。

  身体刺激用指尖“刺”一下小脚底,宝宝会因为突然被“袭击”而终止打嗝。或者还可以轻挠宝宝的小嘴、小耳朵,这里的神经比较敏感,可以有效地抑制打嗝。也可用一小纸卷插入孩子的鼻腔内捻动,让孩子打几个喷嚏。或者想办法让宝宝大声哭一哭。

  转移注意宝宝在打嗝时可用玩具引逗或播放轻柔的音乐以转移其情志,减少打嗝的频率。

  饮桔皮水打嗝时间较长或发作频繁,可在开水中泡少量桔皮(桔皮有疏畅气机、化胃浊、理脾气的作用),等到水温适宜时给他饮用,也可达到止嗝的目的。

  按压穴位如打嗝不止,可用手指压一压合谷穴位,即可止住打嗝。另外一种有效的办法就是用拇指指甲掐住宝宝中指顶部2分钟,或用指甲掐“内关”穴(手腕内侧2寸,即第一横纹下1横指的距离),打嗝便能消除。

  消食导滞由于乳食停滞不化或不思乳食,打嗝时可闻到不消化的酸腐异味,可用消食导滞的方法,如胸腹部的轻柔按摩以引气下行或饮服山楂水通气通便(山楂味酸,消食健胃,增加消化酶的分泌),食消气顺,则打嗝自然停止。

  特殊方法极少见因“胃食道逆流”所造成的打嗝及溢奶,处理方式为勿让宝宝一次过量的喂食,喂奶后让宝宝直立靠在大人的肩上排气,且半小时内勿让其平躺,四个月大后可添加米粉或麦粉以增加奶的稠性。少数的宝宝可能是对牛奶蛋白过敏所引起,可依医师指示使用特殊配方奶粉。

2009-08-03 12:04:00浏览71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