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被隐瞒的7个避孕秘密

 

被隐瞒的7个避孕秘密


  你以为避孕措施方面有任何新突破大夫就会第一时间告诉你对不对?遗憾的是,大夫很可能对你隐瞒了很多细节,原因何在?或许因为你没有提出任何质疑,她以为你已掌握了所有需要了解的信息;或许她的日程排得满满,每天接待无数像你这样心切的人,哪有时间与你进行深入交谈,敷衍敷衍了事。

  COSMO网站曾经对2000多位女性进行了一项民意调查,有33%的女性回答每年一度的妇科检查大夫只是蜻蜓点水,应付一下而已。恰恰是你不了解的那些信息可能埋下隐患,伤害到你。在采取避孕措施的女性中,有2/3的女性发现自己“意外”怀孕,原因是采用的方式不正确,或与自己的生活方式配合不当。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避孕方法不可能做到100%的安全,也不可能防止感染性病,但下列7个知之不全的事实却很可能对你的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

  秘密1:体重在起作用

  介于18-39岁年龄段的女性,如果体重等于或大于58公斤,口服避孕药有60%可能失败,尤其是雌性激素指标偏低者。体重过高的女性新陈代谢较快,需要更多的荷尔蒙以防止受孕。而且,避孕药有溶脂作用,可能“呆”在体内贮存脂肪的地方,无法到达应该到的血液中真正发生作用。要是你的体重超过58公斤,最好请大夫推荐其他更为可靠的办法,如宫内避孕器,或避孕药和避孕套双管齐下,确保万无一失。

  秘密2:经久不衰的即最有效的

  实际上,有不少相当有效的避孕方法不为你知晓,从来不曾想像过,也没人向你推荐过。好奇吗?宫内避孕器(IUD)即其中一例。这是置入子宫内的T状小型避孕器,由灵活的软塑料制成,必须由大夫帮助你嵌入体内。之后, 即使卵子已经受精,也不会在子宫里着床成长,只要没什么异常,一两年不管都可以, 且不会给性爱添麻烦,非常方便。

  一般来说,如今的IUD相当安全,只有一种叫“Dalkson Shield”的牌子曾一度出现偏差,上个世纪70年代就已经从市场上“消失”,但多多少少还是影响到了IUD的声誉。尽管在别的国家已经相当普遍,却只有少于1%的女性选择使用它。这种状况不容乐观,因为对一夫一妻的家庭来说,IUD虽不能保证你不染上性传染病,但它的确是一种最有效的避孕措施。一旦置入,你大可忘掉它的存在,不仅没有其他避孕药可能带来的荷尔蒙类副作用,而且效果极佳——每年只有1%的失败率。

  IUD分为两种类型,最新型的是Mirena。如我们所知,男性射出的精液中有1亿多个精子,这支浩浩荡荡的大军在女性生殖道内争先恐后地游动着, 每分钟能游2-3毫米, 闯过阴道、子宫颈、子宫腔和输卵管四大关后,与卵子约会。Mirena的原理就是向子宫内释放妊娠素,使子宫颈黏液变稠, 让精子难以穿透黏液, 无法继续前进上行进入子宫腔与卵子相会。它在人体内可置放至少5年。 另一型是Paracard,铜制而成。精子大军不惜路途遥远,执着药一周后避孕开始见效地摆动尾巴向前,来势可谓汹汹。许多精子包围一个卵子, 消化其外围的透明带, 冲破围绕卵子的细胞, 溶解细胞间的酸质,为下一个精子开路,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全过程即受精。

  Paracard的战术就是设法削弱精子的活力,保护卵子不受精。它在体内可置放至少10年,取出后,生育能力随即恢复正常。如果说有什么美中不足的话,就是没生产过的女性子宫不柔软, 置放较难,偶有痛感,但只是起初几个月。还有就是月经期间,下腹部和腰部疼痛感可能较以往稍稍严重。如果有固定的性伙伴,对方没有性病史,IUD无疑是理想的选择。但是,最好的IUD, 因放置位置的不正确,或有妇科疾病,也会失败。 有骨盆病史的女性不主张使用IUD,它可能恶化细菌感染。

  其他不宜人群:有极度子宫后屈、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阴道炎、子宫肌瘤等妇科疾病者;月经量和分泌物过多者。

  正确操作: 由大夫诊察→判断是否适用→选择形状→选择时间(月经后几天,最迟不超过一周) →请大夫操作→每年检查一次。

  秘密3:避孕套的隐患

  多数避孕套都是用杀精子的nonnoxynol-9制成,它对防止性病感染不仅无效,反而可能加大感染艾滋病和其他性传染病的危险。其工作原理是通过破坏精子细胞薄膜达到避孕的目的,在此过程中,阴道边缘的保护膜也可能一同遭破坏。美国药品管理局认为,由于细胞受破坏,用避孕套感染性病的危险性加大,正考虑在含有杀精成分的成品上贴警告标签。

  使用得当,以免后患:指尖捏住顶端的小口袋,排除里面空气,如有空气残留, 顶端鼓起,中途可能脱落。套在勃起的生殖器上,将卷曲部分一圈圈打开,不要卷入阴毛,不要有褶皱。从性交一开始就戴上效果更好。 注意使用后的处理方式,抽出时要按住根部慢慢拉出,否则可能脱落在阴道内。射精后暂时不离开身体的话,男性生殖器会缩小,有流出精液的危险。

2009-06-01 08:11:00浏览91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