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孩子太在意别人的感受怎么办

孩子太在意别人的感受怎么办

  问:我儿子聪明好学,但性格内向,还有些胆小,在幼儿园活动时总是看老师的脸色,从来不做调皮的事,生怕老师不高兴,时时要求自己做个老师的好孩子。在家也是这样,出去散步时,如果不拉着他的手,他就会问:“妈妈你生气了?”我说:“没有。”“为什么不拉着我的手了?”孩子总是这样在意别人的感受,心理压力会不会太大?对孩子的成长会不会有影响?

  担心的妈妈

  答:看得出您是一位对孩子非常负责,也是非常细心的妈妈。不过您的这个问题,其实不必过于担心。

  首先,您的孩子能够关注别人的想法和感受,这不是一件坏事。孩子在发展早期一般都以自我为中心,他们一般只会在意自己的想法和需要,因此通常都是处于“我行我素,想做就做”的无律状态。但是,您的孩子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去关注别人的想法,去领会和考虑别人的表情、动作或语言所反映的内容,说明他已经开始关注外界环境,关注他人,已经开始逐步摆脱“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状态,并意识到需要依照外界要求来适当调控自己的行为。我相信,孩子在社会性方面的这个进步,一定是您所乐于见到的。

  其次,在“无律”的自我中心阶段之后,孩子一般会慢慢过渡到“他律”阶段。由于孩子的思维能力和道德意识有限,缺乏自己分析和判断对错的能力,所以他们往往以成人的是非好恶作为自己的行为标准,倾向于按照家长、教师这些他们心目中的“权威人士”的要求来改变或形成自己的行为习惯。因此,这个时期的孩子一般都会“看脸色”,一旦看到某种行为是老师或家长经常表扬的,或是让老师和家长感到高兴的,那么他们就会向这种好的行为靠拢,使这些好的行为在自己身上得到体现:一旦了解到某种行为是会被大人责备或惩罚的,是让大人生气的,那么他们就会尽量避免。何况成人总是喜欢教导孩子要乖,要听话,所以孩子这种“他律”的行为模式会表现得更加突出。因此,您孩子“太在意别人感受”这个问题,其实是他这个年龄阶段孩子的正常表现。所以,您不用太过忧虑。

  不过,为了防止孩子因为要遵照成人的想法而过于压抑自己的想法和情绪,您要注意经常和孩子进行平等的沟通,让孩子敢于表达。您也要给予孩子一个宽松、民主的家庭环境,因为如果过于严厉,经常责备孩子,孩子就会一直处于焦虑状态,会经常担心“会不会有哪里做错了,让大人不高兴”,那么他就会长久处于他律的状态中。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您也会渐渐发现,孩子会因为思维的发展而逐步表现出一些自主性,比如孩子逐渐会有自己的主意,会不同意家长的观点而坚持自己的想法,等等。这个时候,您就要在对孩子有所约束和指导的前提下,有意识地保护孩子的这种自主性,鼓励他自己思考、分析和判断,鼓励他按照自己认为有道理的想法去做,从而帮助孩子逐渐摆脱“他律”状态,不盲目在意和听从别人的想法。

  事实上,要不要在意别人的感受,在多大程度上在意别人的感受,什么时候需要在意别人的感受,什么时候不需要在意别人的感受等问题,即使对于成人来说,也是很难把握的,而能够恰当地处理好这些问题,也是需要在很多次体验和磨炼以后,经过一次次的思考和总结,才能够做到的。“人总要学会自己长大”,所以作为家长,不必对于孩子的成长太过担心,您要相信您的孩子有能力一步一步在实践中慢慢成长起来。

(以上内容仅授权39健康网独家使用,未经版权方授权请勿转载。)

(实习编辑:黄家欣)

2009-05-20 08:11:00浏览128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专家在线
查看更多儿科医生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