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策划/任雪蕊 执行/高明艳
地板是干什么用的?
这还用问?绝大多数父母一定这样回答:地板是摆放家具和让人的脚站立和走动的地方。
没错。
不过,如果你能换一个角度看地板,你会发现,地板还能帮你带孩子呢。看了本期的专题——“地板育儿”理论,你一定会有所启发的。
让我们从头说起。
你首先要了解的事实:
婴儿的世界是水平的
成人世界是垂直的,婴儿世界却是水平的。
想要移动自己的身体,宝宝却不能自己做主,他的内心可能充满了挫折和沮丧。
宝宝慢慢习惯了大人的搂抱后,甚至会长时间满足地坐在大人的怀里,不再渴望自主地移动自己的身体,习惯被动地观察和接触环境。
我们站立、行走和坐着,基本都是垂直的,所以,成年人生活的世界是垂直的。大家习以为常。
婴幼儿的肌肉和骨骼还未发育成熟,无法支撑自己的身体,也无法站立和行走,所以,1岁以内的婴幼儿只能在水平的世界里活动。随着身体的不断发育成长,婴幼儿才会逐渐脱离“水平的世界”,进入大人的垂直世界。
当宝宝只能处于“水平的世界”的阶段,成人出于宝宝安全和自己方便的考虑,经常会让宝宝离开水平的环境来到垂直的世界,还专门设计了一系列帮助宝宝适应成人世界的工具——婴儿座椅、学步车、手推车,有的父母干脆时时把婴儿抱在手上,等等。
育儿专家认为:
这些设计和大人的怀抱只是给成人提供了方便,却或多或少限制了宝宝的活动,不知不觉限制了婴儿自主性的建立和发展。不能自己做主。即使是1岁内的小婴儿,也会产生挫败感。
下面的情景,你们家也可能经常发生:
宝宝坐在婴儿围栏、婴儿座椅里或者童车里,对面墙角里爸爸不小心丢下的汽车钥匙(或者其他各种小玩意)引起了他的兴趣,他想看看,想拿在手上玩玩,但是,他被围栏、椅子或者童车困住了,身体根本动弹不了。
宝宝急了,嚷嚷着要求大人抱他过去——被动地移动身体。可是,有时候妈妈没心思顾及这样的小事,有时候妈妈甚至都没理解宝宝的意思——宝宝的身体根本无法移动。
想要移动自己的身体,宝宝却不能自己做主,他的内心充满了挫折和沮丧。
我们的周围,同样出于对宝宝安全和自己方便的考虑,更多的父母习惯时时把1岁左右的宝宝抱在手里。宝宝慢慢习惯了大人的搂抱后,甚至会长时间满足地坐在大人的怀里,不再渴望自主地移动自己的身体,习惯被动地观察和接触环境。
你应该知道:
自主动作有助于宝宝建立健康的心理
婴儿迟早能学会协调所有的动作,但是,任何对自主动作的障碍,特别是在出生第一年,都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心理问题,危害人格的和谐发展。任何人,都需要“自己主宰自己”的心理感受。
婴儿需要活动空间,这些活动空间很快就会转化为婴儿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空间。限制他们的活动空间,等于限制这两方面的成长。
父母帮助宝宝的最好方法,是尽量减少他受限制的时间和活动,让 宝宝回归自由和自己的世界。
宝宝自主动作:我的动作,我主宰
我们经常看到,活泼好动的宝宝被爸爸妈妈搂着抱着,圈在大人的怀里,动弹不了。他们可能会挣扎,可能会嚷嚷或者哭闹,也可能逆来顺受,表现安静。
一个2岁不到的女孩,某一天忽然着迷于跨台阶。家门口的阶梯,人行道,公园花坛的台阶,都是她做跨上跨下动作的对象。她的痴迷和执着,让爸爸妈妈既惊讶又莫名其妙。
跨上跨下的动作,对一个2岁孩子而言包含着许多的学习内容:运用视觉观察大人的动作,模仿练习;掌握平衡,控制双脚,均衡用力,最终获得随意做出跨上跨下动作的技巧,等等。
而其中心理层面上的重要性更是不能忽略的。如果父母担心小女孩跨台阶跌交,剥夺了她的这个自主的动作,影响的不仅仅是女孩的动作发育,更是她的心理发育——独立意识、自信、自我控制的自主意识。
人的自主性是我们自信、尊严感、独立性和创造力的内在源泉。当一个孩子被剥夺了自主性,那么,他的动作发育、运动能力、探索能力、心智发育以及思考能力的发展都可能会大打折扣,甚至影响到他的人格发展,使他从小习惯于受人摆布。
所以,你能帮助孩子的最好方法,是尽量减少他受限制的时间,让宝宝回归自由和自己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