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许多同龄人一样,我的爸爸是一个平凡的人。听他的同事讲,爸爸在大学里给学生们讲课,神采飞扬,激昂陈词。也许是大学教授的余威在作怪,在家里,爸爸仍然“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从此便上演了我与爸爸的“师生结”。
在记忆中轻轻敲点……
搜寻儿时的记忆,我早已习惯了爸爸那副严肃多于笑容的“教师爷”面孔。刚进幼儿园的我对于色彩和图案充满了兴趣,尤其是动画片中的人物形象更让我如痴如醉,于是,望女成凤的妈妈为我报了幼儿绘画班。每当在家里练习,笨拙的小手,总是把画笔指挥的步履蹒跚。这样的“步法”当然免不了爸爸的批评,他的神态我依然记忆犹新,就像是达•芬奇在给学生上课。幼稚,抵触的我,每当在愕然中不知错在哪里,而爸爸又大声呵斥的时候,就像莱特兄弟相信人类可以飞翔于蓝天而受到人们的嘲笑。可那时的我并没有那样的意志。最终,我的绘画兴趣便在这双重作用下被扼杀了。想来,悔。每当爸爸看到我在纸上涂鸦的时候,他也会表情异样地走开。但,爸爸也许不知道,对于成长中的我,他可谓是“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自我步入中学之后,爸爸似乎变了。虽然,还是不苟言笑,但呵斥少了许多。我喜欢音乐,五音不全的爸爸支持我参加人大附中的合唱团。当我随团赴欧洲演出回来向爸爸妈妈讲述国外见闻时,他不仅是一位兴致勃勃的听众,还告戒我:这仅仅是了解世界的一小步。我对于电视上那些口齿伶俐、反应机敏的著名主持人非常羡慕,特别欣赏主持人在谈话节目中的表现,憧憬着将来要当一名主持人,对此,爸爸却说:不要只看到这些主持人在电视屏幕上出尽风头,那是各方面综合素质培养的结果,尤其是新闻记者的职业培养。虽然爸爸总是泼我的冷水,但渐渐的,在我的内心形成了一个难以抹去的念头--我要当新闻记者。爸爸没有盲目的支持,而是将我的认识逐渐引导为了一种追求的目标,又可谓是“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时光飞逝,踏入高中校门的我,面临着的高考的压力,爸爸在我面前履行“教师”职责的机会也随之增加,并且成为了他展示史地政才能的平台。作为历史家教的爸爸结合自己掌握的历史知识和经验,总结出学习中国史、世界史的主导线索,并且,具体落实在每日一个小时为我概括归纳一个历史阶段的中外史实。兼职地理家教的爸爸为了迅速提高我的地理知识,十分“霸道”地要求我必须在每晚睡觉前站在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前读图十分钟。爸爸的这些“教育手段”虽然有时会让我有一种“揠苗助长”的感觉,不过我的成绩也初见了成效。
面对我的进步,爸爸的表情仍然是严肃的。在我的生活中,爸爸扮演的不只是一个父亲的角色,更多的是一个教导我成长的老师,我知道爸爸所等待的,是我这个“学生”呈现给他这个“老师”的收获,就像千千万万无私为学生们付出辛勤的老师一样,期待着我们:“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