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应对孩子说谎全攻略

  在日常生活中,小儿“说谎”的情况十分常见。导致小儿“说谎”的原因通常有下列几种:

  1、认知能力的发展未臻成熟

  孩子年龄小、个子小,他所观察、体会到的事情,和成人自然不一样。因此,他说的话有时就会显得很夸张,例如:“我家里有一个像房子一样大的球”。

  2、为了引起注意

  孩子有通过别人的注意来肯定自己的存在的特性,如果在孩子的经历中,说谎比较能引起成人的关切,孩子就可能用这种方式来引起他人的注意。

  3、父母的教育不当

  幼儿模仿性很强,父母的不诚实行为,不仅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还会在他们的心灵播下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种子。

  4、容易受别人的暗示

  家长不能用暗示性的提问口气问孩子,例如“你是不是把玻璃弹子吞进肚子里去了”?这种暗示性的提问,很多孩子会回答“是的”。如果你耐心些问孩子“弹子哪里去了”?孩子会指着桌子底下告诉你“弹子滚进桌底下去了”。

  5、为了达到某种愿望而说谎  

  有时,小孩子常会把希望得到的东西当成已经得到的。这是由于孩子的心理活动和思维发展尚不完善,因而产生了“幻想”,并非真在说谎。 

  6、为了逃避某些事

  有时孩子说谎是为了逃避某些事情,比如:孩子不愿去幼儿园,就会说“我肚子疼”。

  7、因害怕训斥、打骂 

  有些做父母的,每逢小孩子做错了一件事,便要骂小孩子或打小孩子。孩子怕骂怕打,便用说谎来掩饰自己的过错,这种掩饰得到父母或教师的宽恕,于是第二次第三次做错事时,便再说谎来求得宽恕了。

  任何人都不喜欢自己的孩子说谎,更不会鼓励孩子的谎言。但是,怎么做才能既不伤害孩子的自尊与自信,又不纵容孩子说谎呢?

  让孩子不说谎的9条建议

  1、父母自己要做出好榜样,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谎话和借口。

  2、父母与孩子间的相互信任和理解是孩子诚实的前提条件。让孩子知道,即使他说了谎,你还是爱他的,你能理解他的心情。

  3、一旦孩子说了谎,要与孩子一起商量,下一次遇到类似情况用哪些更好的办法代替说谎。

  4、不要用严厉的惩罚来威胁孩子,这个办法往往会让孩子说更多的谎,更加狡猾,以便不被你发现。

  5、如果你发现孩子说了谎,不要立即在其他人面前指责或教训他,最好是另找一个合适的时间单独与孩子谈。

  6、大多数情况孩子是因为害怕受到惩罚而说谎,所以要让孩子尽可能说出为什么怕父母知道,这样你才能知道孩子说谎的原因。

  7、平时多关心孩子的生活,对孩子的要求要切合实际,孩子做错事,要作调查研究,鼓励孩子建立正向的行为。

  8、如果孩子勇于承认自己做错了事,请马上用比较特别的语言表扬他。

  9、如果孩子还是一再地说谎,而你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的话,最好是找儿童心理专家帮助你。

  各年龄段孩子说谎的特点

  ▲2-3岁幼儿的“说谎”特点  

  “说谎”在3岁以下的幼儿中是一种极为常见的现象。这时孩子基本上不可能分辨出自己是在说谎还是在说实话。孩子的那些无伤大雅的谎言可能源于活跃的想象力、健忘等原因。

  ▲3-4岁幼儿的说谎特点  

  这时的孩子,说话时会不加思索地脱口而出,讲不符合实际的假话。经研究,这些多半是为了实现某些愿望所致。初次说假话,经教育后一般就不会再发生。但如果处理不当也会引起孩子继续说假话。

  ▲4-6岁幼儿的说谎特点  

  这个时期的孩子因害怕受罚而试图欺骗,谎话成了保护伞。父母与其发怒,还不如利用这个极恰当的机会跟孩子一起讨论撒谎行为及由此引起的后果。这是帮助孩子分辨真实和想像的最佳时期,比较容易养成诚实的好习惯,并将影响他的一生。 

  ▲6-12岁儿童的撒谎特点  

  6-12岁是个“理智的年龄”,儿童在智力方面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他的最大发现是:大人们在觉察方面的缺陷,懂得了诺言的用途。他们一味地撒谎有时是为了好玩、吹牛、避免报复等,但更多地是为了应付进入少年时期的压力:考试成功,做个好学生……只要达到父母的要求,不让他们难受,与他们期待已久的形象相符,一切都在所不惜。父母这时可以告诉孩子谁也不会相信他的自吹自擂,学习成绩是客观事实。父母要做的是和孩子一起找到他想掩盖的创伤并设法医治。

  小贴士:

  ▲分清孩子的想象和说谎

  想象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智慧,尤其是孩子想象力更是丰富,但有时父母往往把孩子的各种想象和说谎混为一谈,而责怪孩子这是很不公平的。

  当一个三、四岁的孩子向你述说一个并非真实的故事,或者叙述一件从未发生过的事情时,这并不是在说谎,而是孩子的想象。有时孩子的情绪还把他所想象的事物当做了现实,因为这时的孩子还分不清想象的情景和现实之间的界限。遇到这种情况时,父母千万不要随便责怪孩子,以免压抑了孩子的想象力,并且还会妨碍孩子的心理发育。

2007-08-08 01:49:00浏览52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尹春燕主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宝宝脐疝最晚几岁痊愈
对于缺损直径在1-2厘米内的宝宝脐疝通常在3-6个月易痊愈;但如果脐疝缺损超过2厘米,痊愈时间可能会延长至2岁左右甚至更久。此外,生长发育情况、腹压情况等因素也会影响宝宝脐疝的痊愈时间。具体而言,宝宝脐疝的痊愈时间与其大小密切相关。对于较小的脐疝,如缺损直径在1-2厘米以内,通常在3-6个月内更容易痊愈。这是因为较小的缺损使得腹腔内容物突出相对较少,脐部周围组织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更大的机会修复闭合。若脐疝缺损较大,超过2厘米,组织修复难度增加,痊愈时间可能延长至2岁左右,甚至更长时间。此外,宝宝的生长发育状况也会影响脐疝的痊愈时间。整体生长发育良好、营养充足的孩子,身体组织修复能力较强,脐疝自愈的时间可能会提前。相反,营养不良、发育迟缓的孩子,脐疝自愈可能会延迟。除了脐疝的大小和宝宝的生长发育状况,其他多种因素也会影响脐疝的痊愈时间。例如,腹压情况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孩子经常哭闹、咳嗽、便秘等导致腹压频繁增加的情况,会阻碍脐疝的自愈。这是因为哭闹、咳嗽等动作会使腹腔压力急剧上升,腹腔内容物反复冲击脐部薄弱处,从而影响脐部组织的愈合。针对宝宝脐疝的问题,家长应密切关注脐疝的变化,还应避免宝宝过度哭闹、咳嗽和便秘等增加腹压的行为。此外,应保持宝宝脐部的清洁和干燥,防止感染。在饮食上,应确保宝宝获得充足的营养,以支持其生长发育和组织修复。若宝宝脐疝持续存在或加重,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尹春燕主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宝宝睡着睡着突然大哭起来是什么原因
宝宝睡着睡着突然大哭起来,原因较为复杂,主要包括非疾病因素如饥饿,以及疾病因素如肠绞痛、湿疹、中耳炎等。平时,家长要注意宝宝的日常护理,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睡眠环境,预防宝宝出现各种不适和疾病。一、非疾病因素:宝宝胃容量较小,每次进食量有限,容易感到饥饿。尤其是在夜间,如果距离上次喂奶时间较长,宝宝可能会因饥饿而醒来大哭。对于这种情况,按需喂养即可,一般根据宝宝的月龄和体重来确定喂奶量和喂奶间隔时间。二、疾病因素:1、肠绞痛:多发生于3个月以内的宝宝,通常在傍晚或夜间发作,可能与宝宝肠道发育不成熟、喂养不当等因素有关。宝宝会出现突然剧烈哭闹,腹部紧张、发硬,双腿蜷缩等症状。2、湿疹:如果宝宝患有湿疹,皮肤会出现瘙痒、红斑、丘疹等症状,尤其是在夜间,宝宝可能会因为瘙痒而哭闹。要注意保持宝宝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接触过敏原,以免加重不适。3、中耳炎:宝宝的咽鼓管较短、宽且直,容易发生中耳炎。如果宝宝患有中耳炎,会出现耳部疼痛,尤其在夜间平卧时,疼痛可能会加剧,导致宝宝哭闹。如果怀疑宝宝睡着后突然大哭是疾病因素导致的,应及时带宝宝就医,以便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任守臣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三甲
宝宝睡觉不踏实易惊醒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宝宝睡觉不踏实易惊醒的原因包括环境因素、饥饿或过饱、身体不适等,解决办法通常有改善睡眠环境、调整喂养方式、治疗身体疾病等。若宝宝长期睡觉不踏实易惊醒,应及时就医进行微量元素检测、血常规、便常规、体格检查等,以排查相关原因。一、原因:1、环境因素:宝宝睡眠环境中存在持续的噪音,如电视声、交通声等,易干扰其睡眠,使其难以进入深度睡眠状态,从而容易惊醒。此外,室内温度过热可能导致宝宝出汗,过冷会让宝宝身体发冷,都可能影响睡眠质量,造成睡觉不踏实易惊醒。2、饥饿或过饱:宝宝胃容量小,消化快,若睡前未吃饱,夜间易因饥饿醒来;而进食过多,导致消化不良、腹胀,也会影响睡眠。3、身体不适:例如宝宝患有感冒,可能出现鼻塞、咳嗽等症状,影响呼吸进而干扰睡眠;若有肠道寄生虫感染,夜间寄生虫活动可能引发腹部不适,导致宝宝惊醒。二、解决办法:1、改善睡眠环境:保持宝宝睡眠环境安静,关闭电视等发出噪音的设备,拉好窗帘避免强光照射;调节室内温度在22-25摄氏度,湿度在50%-60%,为宝宝创造舒适睡眠环境。2、调整喂养方式:根据宝宝年龄和需求,合理安排喂养时间和奶量。睡前适当喂奶,避免过饱或过饿,喂奶后适当竖抱、拍嗝,减少吐奶、消化不良的情况。3、治疗身体疾病:若宝宝因感冒鼻塞影响睡眠,可使用生理盐水滴鼻,湿润鼻腔,缓解鼻塞症状;若确诊肠道寄生虫感染,可遵医嘱使用阿苯达唑、甲苯咪唑等药物驱虫,药物能抑制寄生虫对葡萄糖的吸收,使其无法生存和繁殖。家长要注意宝宝的睡眠规律培养,每天尽量在相同时间哄宝宝入睡,建立稳定生物钟。给宝宝选择合适的睡袋或被子,避免过厚或过薄。密切关注宝宝身体状况,若有异常及时处理。若宝宝睡眠问题持续未改善,及时复诊,以便调整应对方案。
卢成瑜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宝宝发热物理降温方法有哪些
宝宝发热可以采取的物理降温方法通常包括减少衣物、补充水分、调节室温、温水擦浴、贴退热贴等。1、减少衣物:宝宝体温过高时,适当减少穿着的衣服可以帮助皮肤散热,从而降低体温。需根据室温及宝宝的体温情况,适时减少衣物,避免过度包裹。要注意确保宝宝不会因减少衣物而受凉,同时观察宝宝的体温变化。2、补充水分:适量饮水可以促进宝宝排尿,带走身体部分热量,进而达到辅助降温的目的。同时,补充水分还可以预防脱水。可以给宝宝提供适温的白开水、淡盐水或稀释的果汁等,鼓励宝宝多喝水。但要注意避免给宝宝喝过冷或过热的水,以免刺激胃肠道。3、调节室温:室温过高会加重宝宝的发热症状,因此保持适宜的室温有助于降低宝宝的体温。开窗通风,使用空调或风扇等降温设备,将室温控制在24-26℃。避免宝宝直接吹空调或风扇,以免加重不适症状。4、温水擦浴:可以使用32-34℃的温水浸湿毛巾,轻轻擦拭宝宝的颈部、腋下、大腿根部等血管丰富的部位。避免使用冷水或过热的水擦拭,以免加重病情。同时,擦拭力度要适中,避免损伤宝宝皮肤。5、贴退热贴:退热贴可以贴在宝宝的额头、太阳穴等部位,利用高分子凝胶所含的水分汽化带走热量,达到降温的目的。宝宝发热时物理降温方法多样,家长应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降温。同时,密切观察宝宝的体温变化和精神状态,如果发热持续时间过长或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