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大人们热情地想抱抱宝宝,但小家伙却头一扭将脸埋在父母的怀中或者躲到父母的身后;对着曾经见过两三次的大人,让他叫叔叔、阿姨,催促几次,终于小声地叫了,算是给妈妈面子;见到小朋友,一开始也不主动打招呼,扭扭捏捏或是冷冰冰的,需要别人主动而且友好地招呼他玩儿,才可能慢慢地活跃起来……
经常接到父母的咨询:我的宝宝小时候一点儿也不怕生,怎么大了却害羞起来?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以下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害羞”事件吧。
线索1 我6个月了,千万别抱我!
6 个月以前,棒棒见谁都爱笑,大家都说棒棒是个小甜心。可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棒棒却变得怕人了。姨妈好久不见棒棒,真想立刻亲亲他,但是棒棒小脸紧绷着,姨妈刚凑过去,棒棒就“啊呀”地叫着,好像在示威:你千万别抱我!姨妈强行把棒棒抱过去,小家伙不买账了,哇哇大哭起来。
你应该知道的
棒棒出现“陌生人焦虑”,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认生”。妈妈大可不必紧张,现在,棒棒已经可以区分熟悉的人和陌生人了。他与每天看护他的人——比如妈妈——形成了一种亲密依恋,妈妈就是棒棒的安全港湾;而不熟悉的人对棒棒来说可是一种危险信号,意味着不安全,棒棒当然要大声呼救了。
一般说来,婴幼儿在陌生环境中见陌生人的怯生程度比在自己家里高。看护人不在身边比在身边的怯生程度高,见儿童比成人容易亲近,更容易接受慈眉善目、语气和蔼的成人。
这样帮助“小害羞”
安全港湾 自然过渡
先让小家伙明白:除了妈妈以外,爸爸、奶奶、爷爷也同样爱他,让棒棒逐渐适应不同的看护者。不要急于让棒棒和陌生人亲近,孩子需要慢慢接纳。在这个过程当中,妈妈要陪伴在他身边,帮助棒棒建立安全感。很快,棒棒就会轻松地度过这个阶段。
线索2 就是不进别人家的门……
闹闹1 岁半了,每次带闹闹去朋友家,妈妈都很发愁:闹闹死活不进朋友家的门,进去之后也要哭闹着回家,弄得妈妈手足无措。但是只要跟阿姨熟悉了之后,闹闹又活跃得像只小老虎,跟阿姨打得火热,还不停地表演节目,回家的时候又要动员半天,才肯离去。
你应该知道的
这是闹闹的一个气质特点。气质是宝宝与生俱来的对外界刺激的一种反应形式,是宝宝的一种天性。气质中有一个方面就是宝宝的“趋避性”:高趋向性的孩子见人“自来熟”,特别喜欢接近人,陌生人也无所畏惧。但是高回避的孩子,见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回避,经过一段时间的预热之后,通常也能很好地适应环境。
这样帮助“小害羞”
理解和建立恰当期望
那些气质不容易接近的宝宝,虽然表面冷淡,但内心也愿意对人友好,经常也能够自得其乐。一分为二地看,这种特点可使孩子减少受不良影响的几率。
人们常说禀性难移,天生气质特点如此的孩子长大后往往仍然不主动,与性情相投的朋友在一起会轻松自在得多,否则容易紧张、少言寡语。这样的孩子虽然交友少但友情稳定、长久,只要他能开心快乐地度过每一天就不必过分担忧。
给予机会,循序渐进
如果是过分怯生,也会妨碍孩子的社会交往及适应能力。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要开始降低怯生的程度,发展良好的交往能力。
创造接触新事物和社会交往的机会。从小听得多、看得多,就会习惯于接受各种新的事物,对物对人有较强的适应性。
在见到陌生人或到没有去过的地方之前,作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提前告诉孩子将要见到谁、见到什么、要去哪里、要做什么,这些将要发生的事情会给他带来什么好处,让孩子“心中有数”。
见到陌生人的时候,给孩子缓冲的时间。创造宽松的环境,让孩子逐渐熟悉陌生人。比如,轻松地为孩子介绍“阿姨是妈妈的朋友,阿姨也很喜欢宝宝”。不要刚去就要求孩子打招呼,这样会给孩子造成一定压力。
线索3 从来不和小朋友一起玩。
文文性格比较内向,在家就喜欢一个人摆弄玩具。妈妈认为要充分放手,发挥文文的自主性,大人也有足够的时间做自己的事情。但是妈妈发现,每次带文文去小区玩,文文总是特立独行,从来不和小朋友一起玩,连个招呼都不打。
你应该知道的
文文不喜欢跟人接触,并不是怕人,而是一种回避。表现出好像根本没看见你,这和妈妈在看护文文过程中的“大撒把”有一些关系。妈妈在看护中没有满足文文的情感需要,和文文很少有交流和互动。文文让妈妈陪自己玩的时候,妈妈总是说:文文自己玩。逐渐地,文文开始认为:看来妈妈更喜欢让我自己玩,不喜欢跟我一起。文文就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的玩具上:看起来好像更专注于“物”而很少关注“人”了。
这样帮助“小害羞”
爱的关怀 情感互动
多跟孩子进行一些爱的交流。孩子感到紧张的时候拥抱一下文文,告诉她:妈妈在文文身边。逐渐地,文文就学会怎么表达感情,怎么跟别人交流。
线索4 躲在姥姥身后更安全。
冰冰3 岁了,是姥姥一手带大的。冰冰就喜欢跟姥姥在一起。家里来了客人,冰冰总是躲在姥姥身后不敢出来。他也不喜欢甚至害怕跟小朋友玩。妈妈带冰冰去亲子园,无论他在玩多么喜欢的玩具,只要有别的孩子来,他就会吓得扔掉玩具躲到大人身后。
你应该知道的
深居简出,少与外界接触。有些宝宝从小就很少出家门、见到家以外的人。孩子被关在家中出于几种原因,如隔代看护的老人身体状况不好或者对孩子的安全过分担心;家长本身就内向、不善交际甚至有社交焦虑,很少有亲朋好友登门;父母工作忙没时间管孩子,在家中也常自顾自而缺乏与孩子游戏、对话、讲故事……孩子缺少跟小朋友玩耍的体验,在跟小朋友接触的时候就会焦虑、害怕。
这样帮助“小害羞”
站在身后,大胆鼓励
多带孩子去接触小朋友。一开始可以找小一点的小朋友一起玩,避免争抢玩具给孩子造成不愉快的体验,打消跟小朋友一起玩的积极性。慢慢再接触更多的小朋友,循序渐进,不要强迫孩子。如果他见到小朋友感到害怕,不要训斥和指责他,要接纳他,也可以抱抱他,给他一段适应的时间。等孩子放松下来再慢慢鼓励他:你们可以一起玩火车啊,看看谁的火车跑得快。
Tips “小害羞”最不需要的5句话
“真没用!”
“这孩子很害羞、怕见人。”
“XX 小朋友多大方啊!”
“你哑巴了,又不叫人!”
“这又不是什么难事。”
(实习编辑:张一鸣)
主任医师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儿科
主任医师
深圳市儿童医院 中医科
主治医师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小儿科
主任医师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儿科
副主任医师
看大医互联网医院 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