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准备做爸爸,小心22大生活雷区

  你们终于决定要宝宝了,然而等各方面条件成熟,左等等右等,宝宝却不肯到来。心早便开始了焦虑、困惑、担心、害怕……如果你正在经受这样的苦痛,就请你留意自己和你伴侣的生活吧。从现在开始绕过这些“雷区”,向着既定目标努力前进!

  育龄夫妇婚后同居,未避孕,性生活正常,两年以上,女方未受过孕者称之为“不孕症”。育龄夫妇结婚同居后女方曾妊娠,但均因自然流产、早产或死产而未能获得活婴者称之为“不育症”。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指出:不孕不育症是全世界一个主要的医学和社会问题。我国不孕不育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在一些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由于受环境污染、工作压力等因素的影响致使不孕不育患者竟超过了20%,男性因素占到约30%,而其中由于生活习惯等非生理原因造成的不孕不育更是高达80%。因此,如果你也在酝酿做爸爸的计划,那可要好好留意了。

  饮食习惯

  雷区1:吸烟

  危害:男性吸烟可使精子数目减少、活动减弱。香烟中的焦油有抗雌激素作用,可能影响受孕。尼古丁有降低性激素分泌和杀伤精子的作用,它会影响生殖细胞和胚胎的发育,造成胎宝宝畸形。烟中的氰化物与体内硫氨基酸作用,可消耗维生素B12,导致胎儿唇、腭裂,神经管畸形、弱智等。

  停止时刻:夫妻双方最好在计划怀孕前3个月或半年改掉吸烟的不良嗜好。

  雷区2:饮酒

  危害:较多的酒精能够影响男性精子和卵子的质量,酒精中毒的卵细胞可与精子结合形成畸形胎儿。而如果男性长期大量饮酒会发生性功能障碍,也会使70%的精子发育不全或游动能力差,不利于胎宝宝的发育,甚至造成生出低体重儿和畸形儿。

  停止时刻:准妈妈建议在孕前3--4周戒酒;准爸爸在计划怀孕前2个月最好不要多喝酒,前一周内绝对别碰酒。

  雷区3:喝咖啡

  危害:咖啡因会抑制精子的活跃度,虽然不增加发生先天畸形的危险,但喝得越多,新生儿出生体重越低,其中的咖啡因还会对胎儿的神经发育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打算要宝宝的未准妈妈爸爸们还是少喝些好!

  停止时刻:孕前一个月。虽然偶尔喝一点也是可以的,但最好不要超过一杯(150毫升)。

  雷区4:过量食用大蒜

  危害:大蒜好处多多,尤其是在夏季,吃大蒜还可以帮助杀菌,预防腹泻,但对于准备造人的准爸爸妈妈来说,大蒜有明显的杀灭精子的作用,如果食用过多,就会对生育造成不利的影响,故不宜多食。

  停止时刻:不用完全禁止,但从孕前1个月开始,就要少吃大蒜,尤其是不要吃炭火烤的大蒜。

  雷区5:腌制食物

  危害:这类食品虽然美味,但内含亚硝酸盐、苯丙芘等,长期食用可导致精子数量和质量下降以及导致胚胎畸形,想要宝宝的夫妻要尽量避免少吃一些腊肠、咸肉、盐腌咸鱼、咸菜等食物。

  雷区6:“污染”食物

  危害:未准爸爸妈妈在饮食方面应尽量选用新鲜天然食物,避免含食品添加剂、色素、香精、调味剂、防腐剂的食品。英国政府医学科学委员会的科学家们发现,近几十年来男性精子数量减少和睾丸体积缩小与辛基苯酚、双芬A和丁基苯甲基酞酸脂有关,这些物质广泛用于制造奶瓶、罐头盒、食品包装袋等的内壁涂层。

  雷区7:孕前节食

  危害:如果你在要宝宝之前想让自己的身材更完美一些,那就请选择运动减重吧,节食减肥带来的营养不良,有可能导致男性不育。这是因为营养不良时,维生素A、B、C、E和微量元素锌、钙、磷、铁、硒等缺乏,精子生成减少、活力下降。

  孕前用药及治疗

  雷区8:安眠药

  危害:安眠药对夫妻双方的生理功能和生殖功能都有损害,安定、利眠宁、丙咪嗪等会影响脑垂体促性激素的分泌。如果准爸爸过多服用可能导致阳痿、遗精及性欲减退;准妈妈则会表现为月经紊乱或闭经,从而影响受孕能力。如果出现失眠现象最好通过增强体质、调节生活规律来解决,不要依靠药物哦。

  停止时刻:一般停药后3个月受孕才比较安全。

  雷区9:壮阳药

  危害:尽管“壮阳药”能够改善男性的性生活质量,让准爸爸“威力十足”,但它很可能是一种染色体致畸剂,会影响精子的活动能力,致使精子发生诱变。此外,大部分壮阳药中都含有刺激神经亢奋的化学成分,它们对胎宝宝的神经发育甚至对准爸爸的身体都会有一定的损害。

  停止时刻:无论何时,壮阳药都不可常服,更不可以依赖它来帮助改善你们的性生活质量。精子的成熟周期大约为3个月,这段时间里应该避免服用这类药物。

2008-12-12 01:05:00浏览6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