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应对孩子发脾气全攻略

  大人都会任性、乱发脾气了,何况是小孩。发脾气从发展学上来说是“合理”的,是成长中的一部分,没有(或很少有)孩子没有发过脾气的。它和先天的气质也有关系,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孩子发起脾气来比别的孩子大的缘故了。

  爱发脾气是孩子在1岁前后出现的现象,一旦不如意,便会“动肝火”,有时候还会冲着自己。发脾气高峰在两到三岁,这和他们的自我意识地初步形成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有限性有关。孩子有自己的主张,又不能很好地表达,同时这个年龄孩子的父母又要开始规范他们的行为,我们称之为社会化。在这个时期父母和孩子很容易陷入突出,父母一方面要尊重和满足孩子的需要和感受。另一方面要小心地选择不伤害孩子自尊心的方式来规范和纠正他们的行为。一般这种现象会延续到四到五岁,以后会好一些。孩子发脾气并不说明他们“坏”,他们正在做着他们这个年龄要做的事。

  细数孩子发脾气的6大原因

  1、过分溺爱。父母如果溺爱孩子,任其为所欲为,有求必应,孩子就会倾向利用父母的失败,以实现自己的愿望。这种放纵失教的情形,会养成他们的暴躁性格。

  2、遭受挫折。挫折感也是孩子发脾气、哭闹的主因之一。两岁的孩子成长得很快,有一种强烈的想自立、想“掌握”事情的愿望,却常常被大人或自己有限的能力所阻碍。这时孩子会对自己有限的能力感到沮丧,对自己的无能感到愤怒,因此要发泄。

  3、模仿成人。有些大人遇事很容易大发雷霆,若父母或老师容易发怒,孩子会模仿他们。许多父母在儿女身上看见了自己的影子,有可爱的影子,也有可憎易怒的形象。

  4、身体劳累。导致身体疲累的原因可能是睡眠不足、疲劳过度等,2-3岁的孩子可能已经不睡午觉了,但是体力仍不足以支持过久,而身体疲累会令人容易发怒。若婴儿湿了尿布,肚子饿了或身体虚弱等,都可能令他们容易发怒。

  5、健康问题。身体不适、生病了都会影响控制能力。孩子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亦容易失去自制能力。还有在生病期间,孩子受到的待遇特殊,一旦病好了,特殊待遇取消了,但在他头脑中并没有取消,孩子便会发脾气。

  6、饮食状况。有些饮食可能引起孩子的敏感反应,会造成他们失去自制能力。对于食物的敏感程度各人不同,一般会引起敏感的食物包括:染色素、防腐剂、巧克力或过多的糖分等。

  聪明父母巧对孩子发脾气

  在孩子发脾气的时候,父母们首先应该了解孩子为什么发脾气;其次应该了解孩子是怎样通过发脾气来得到需求的表达;然后应该和孩子沟通,了解和满足孩子合理的需求;最后应该明确地告诉孩子他的这种反应方式不受欢迎。

  1、表现对他的爱

  ▲千万保持冷静。发火的父母会使孩子更加发火。记住,你面对的只是一个孩子——你自己的孩子,而不是要来抓你的大妖怪。你可以发泄怒气,但是不要针对自己的孩子,毕竟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

  ▲温柔、温和地和孩子讲话,对他安静下来有好处。如果孩子在叫嚷,注意简化自己的用语,而且平静地和孩子说话。不要让孩子抱怨或者太孩子气。

  ▲靠近孩子,抱他爱他。身体上的亲密能达到很好的安慰效果,可以使气氛缓和下来。让孩子坐在你的大腿上,或者亲密地坐在孩子身边帮她平静下来。

  ▲如果孩子因为生病而发脾气,此时你应该对他表示同情,可以找出平时收藏起来的玩具让他玩。因为这时他发脾气不是无理取闹。  

  ▲当他表现出一点控制自己的能力时,你要有针对性地表扬,比如本来他发脾气时要扔东西,这回虽然发了脾气,但没有扔东西,应该表扬他。 

  2、不予理会 

  ▲有时候孩子会存心想试探你而故意哭闹,此时你只要站稳立场,他看看没有指望控制你了,会安静下来,就不会再任意哭闹了。 

  ▲孩子因为得不到某一样东西而大发脾气,千万不要为了让他安静而把东西给他。如果一发脾气就能得到想要的东西,以后他就会更随心所欲地乱发脾气。

  ▲如果孩子的任意哭闹,你忍受不了他的叫声时,可以到别的地方去做声音大的活动,例如吸地板、钉东西。不要理会孩子哭闹时所说的话或所做的事,要让他明白,叫喊没有用,只有好好说话,你才会注意听。

  3、转移注意力

  ▲音乐有镇定的功效,放点音乐,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使哭闹停止。 

  ▲可以忽然提出一个新的事情,要孩子和你一块儿去干,他就会忘记发脾气的事。

  ▲在孩子耳边轻声说些有趣的事,或者开始说故事,孩子很可能会为了听故事而停止哭泣。

  ▲如果你感觉到孩子的情绪越来越紧张,让孩子玩个有意思的游戏、读本书或者只是把孩子带到户外。

  4、隔离政策 

  ▲心平气和地把孩子抱到另外一个安静的地方,告诉他不再哭闹时,就可以回来。等他回来之后,和他谈谈刚才的事,以及如何避免这种状况发生。万一孩子再度哭闹,仍旧采取隔离政策。 

  ▲如果孩子在店铺里大哭大闹,只要平静地把他带出来或带上车。等他哭过之后,再继续把刚才的事做完。不要让孩子觉得发脾气可以阻止你采购。 

  ▲不要在他发脾气的时候和他理论,他一定听不进去,等事情过去了,他有一个好心情时,可以和他谈谈,这样效果会好。 

  国外妈妈安慰发脾气孩子的方法

  A:你的感情轻松一下

  如果孩子发脾气了,我会平静地告诉他我不会改变主意,我会离开房间,在附近的一个地方待着,等孩子自行平静下来。如果孩子不能自行平静,我就走进去试着说出孩子的感觉。如果这些都没用,我就再试着讲笑话给孩子听。有时候,我会索性自己趴到地板上,说:“我要一辆宝马!现在就要!”通常女儿会吃惊地看着我说:“妈妈!”——然后小家伙就忘记了自己发脾气。

  B:坚持立场

  我认为孩子发脾气时保持平静没问题,但是坚持自己的立场很重要。你必须坚持并且愿意遵守自己制定的纪律。永远不要说你并不打算真正照做的事,例如“如果你不起来,我就把你扔在这里自己回家”。

  C:别太当真

  我女儿偶尔会发脾气。我总是告诉自己要理解孩子,小家伙只是希望能和大人一样。我试着不把孩子的发作太当真。  

2007-08-07 00:17:00浏览73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赟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女人动不动就发脾气是怎么回事
女人动不动就发脾气,可能是由于内分泌失调引起,也可能是由焦虑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围绝经期综合征、躁狂抑郁症等原因引起。 1、内分泌失调 如果女人处于月经期、妊娠期或者哺乳期,体内的激素水平会发生变化,可能会出现情绪不稳定的情况,从而出现烦躁不安、易怒等症状。一般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建议女人多与家人、朋友沟通交流,可以缓解不适症状。 2、焦虑症 焦虑症是指在日常情况下出现强烈、持续性担忧和恐惧,可在几分钟之内达到顶峰,患者会出现坐立不安、紧张和出汗等症状,也可能会出现动不动就发脾气的情况。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盐酸丁螺环酮、枸橼酸坦度螺酮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配合心理治疗。 3、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指甲状腺腺体本身产生甲状腺激素过多而引起的,可能与碘元素摄入过多或者垂体病变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心悸、出汗多、体重下降等症状,还可能会出现上述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放射碘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 4、围绝经期综合征 围绝经期综合征指女性绝经前后出现性激素波动或减少所致的一系列躯体及精神症状,患者可能会出现心慌、失眠、记忆力减退、脾气暴躁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戊酸雌二醇、地屈孕酮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游泳等,有助于排解压力,保持情绪稳定。 5、躁狂抑郁症 躁狂抑郁症是一种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精神疾病,可能与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等原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情绪高涨、兴趣增多、易激惹等症状,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碳酸锂、卡马西平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心理疏导的方式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注意休息,避免熬夜,在饮食上适当进食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等,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维持身体健康,改善症状。如果患者不适症状加重或是出现其他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刘赟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男人一说话就发脾气是怎么回事
男人一说话就发脾气,可能是由于精神压力过大、焦虑症、精神分裂症、躁狂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原因所引起的。1、精神压力过大精神压力过大是指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下,产生的以情绪不稳定、易激惹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精神障碍。患者可能会出现易怒、暴躁等症状,也可能会出现上述情况。建议患者可以适当进行户外运动,如爬山、游泳等,有助于排解压力,保持情绪稳定。必要时,患者也可以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心理疏导的方式进行治疗。2、焦虑症焦虑症主要是由于遗传、心理、社会等因素引起的精神疾病。由于焦虑症的患者会出现紧张、焦虑等情绪,也可能会出现上述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丁螺环酮片、艾司唑仑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通过心理疏导的方式进行治疗。3、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主要是由于遗传、环境等因素引起的精神疾病。由于精神分裂症的患者会出现幻觉、妄想等症状,可能会出现上述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氯丙嗪片、氟哌啶醇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通过无抽搐电痉挛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4、躁狂症躁狂症主要是由于遗传、心理、社会等因素引起的精神疾病。患者可能会出现易怒、暴躁等症状,也可能会出现上述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碳酸锂、卡马西平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通过心理疏导的方式进行治疗。5、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主要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内分泌疾病。由于甲状腺激素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患者可能会出现心慌、失眠、暴躁等症状,可能会出现上述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甲巯咪唑片、丙硫氧嘧啶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适当进食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等,有助于增强抵抗力,促进病情恢复。在日常生活中,患者需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避免着凉,同时患者还应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注意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沈利萍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来例假情绪不稳定容易发脾气怎么回事,怎么办
例假一般是指月经,来月经情绪不稳定容易发脾气,多考虑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也不排除是内分泌失调、经前期综合征、焦虑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原因导致的,需要根据具体的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 1、正常的生理现象 在月经期间,患者体内的激素水平会出现升高的情况,此时会刺激到神经系统,从而出现心烦意乱、易怒等症状。通常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特殊治疗,一般在月经结束后,症状会逐渐得到缓解。 2、内分泌失调 如果患者平时经常熬夜,或者是精神压力过大,可能会导致体内的激素水平出现紊乱,也会出现月经不调、情绪波动大等情况。建议患者可以通过调整作息的方式进行缓解,也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游泳、爬山等,有助于排解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 3、经前期综合征 经前期综合征是指女性在月经周期的后期,出现的一系列生理和情感方面的不适症状,可能与卵巢激素失调、精神社会因素等原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情绪不稳定、容易发脾气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盐酸氟西汀片、盐酸帕罗西汀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要注意放松心情,避免精神压力过大。 4、焦虑症 焦虑症是指在日常情况下,出现强烈、过度和持续的担忧和恐惧,可在几分钟之内达到顶峰。患者会出现紧张、坐立不安、心慌、呼吸急促等症状,还会伴有月经期间情绪不稳定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艾司唑仑片、盐酸丁螺环酮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可以配合认知行为疗法等方式进行心理治疗。 5、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指甲状腺腺体本身产生甲状腺激素过多而引起的,可能与碘元素摄入过多或者垂体病变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心悸、手抖、消瘦等症状,还会伴有易怒、情绪不稳定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丙硫氧嘧啶片、甲巯咪唑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还可以通过甲状腺切除术等方式进行手术治疗。 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放松心情,避免精神压力过大,可以选择找人倾述或者听音乐的方式进行解压。如果患者的症状没有得到缓解,建议及时去医院就医,明确疾病对症治疗。
陈剑锋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三甲
4岁儿童爱发脾气怎么引导
4岁儿童爱发脾气怎么引导,需根据引起得原因对症引导处理。4岁儿童爱发脾气可能是因为环境因素、遗传因素、躁狂症等原因引起的。1、环境因素父母如果经常发脾气或闹不愉快,以及父母对儿童太严格,经常殴打和责骂儿童,就可能会影响儿童性格发育,进而造成儿童爱发脾气、暴躁等情况。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则,营造一个和谐有爱的家庭氛围,在这种氛围长大的儿童,通常也会是一个温和的、善良。安抚孩子的情绪,平时注意与儿童多沟通,多陪孩子,减少不良家庭事件的发生。2、遗传因素可能是因为受到基因遗传的影响,造成儿童先天性格不佳,表现出儿童经常爱发脾气的情况。由于父母双方或其中一方有脾气暴躁和易怒的情况,通常儿童一般会比同龄儿童有更高的脾气暴躁和易怒的可能性。儿童在发脾气的时候,如果没有很好的控制情绪的办法,父母可以通过转移儿童的注意力来帮助儿童不生气。比如可以给儿童喜欢的玩具,又或者是播一部爱看的动画片,也可带他到平时喜欢去的地方玩耍或待着。3、躁狂症躁狂症是以情感的病理性高涨为特征的一种精神疾病,一般与遗传和心理社会因素相关。患者会出现精力旺盛、言语增多、易激怒,严重时还会伴有幻觉、妄想等症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心理行为疗法以及认知疗法来改善脾气暴躁不安的症状。必要时可遵医嘱口服碳酸锂、氯硝安定、丙戊酸钠片、碳酸锂片、维思通等药物进行治疗。父母应该做到温柔的去跟儿童交流,尽量地去沟通心事,把儿童身边的烦恼解决掉,以及不要去一些比较热闹的场所,会导致儿童的躁狂症加重。4岁儿童爱发脾气还可能是因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多动症、自闭症等原因造成的。建议患者及时到医院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吴泽霖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5岁孩子动不动就哭发脾气怎么办
5岁孩子动不动就哭发脾气多考虑是溺爱引起的,也可能是受到刺激、身体缺钙等原因导致的,通常可以通过一般治疗、心理治疗、药物治疗来改善。1、溺爱如果在日常生活中特别容易满足孩子的要求,可能会以自我为中心。当不能让自己称心如意时就会出现暴跳如雷的情况,家长此时可以通过耐心劝导的方式来处理,必要时让专业的医生进行心理疏导,在日常生活中还要适当的拒绝孩子不合理的要求。2、受到刺激夫妻感情不和,经常在孩子面前吵架,可能会让孩子的心理受到影响。遇到事情以后容易出现易恼怒、大发雷霆等情况。此时可以通过游戏或者旅游等方法来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平时还需要多关心孩子。3、身体缺钙若平时不注意合理饮食,经常吃营养价值不高的食物,可能会影响身体对营养的吸收。一旦出现缺钙的情况,就可能会表现为睡觉不安稳、哭闹不止、腿疼等情况。这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碳酸钙颗粒、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等药物来治疗。同时也需要及时调整不良的饮食结构,多吃鸡蛋、牛奶等钙含量相对较高的食物。除以上几种原因外,还可能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等疾病有关。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以明确具体的原因,并根据具体的原因来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