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妈妈

“我的妈妈去哪儿了?”——打开幼儿死亡教育的恰当方式

日期:2019-04-28

核心提示:如何向孩子解释生、老、病、死?是避谈死亡还是直面死亡?哪一种打开方式才是恰当的? 

  一直以来,中国文化传统被认为是一个缺乏死亡教育的民族,《西藏生死书》说:“我们是一个没有死亡准备的民族”。马东在《奇葩说》总结说:“如何面对生死这件事,是我们汉文化缺失的一课”。白岩松也曾说:“中国人讨论死亡的时候简直就是小学生,因为中国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很多人将孔子那句“未知生,焉知死”看作是避谈死亡的最有力证据。且不论孔子这句话真正表达之意乃是生死自然一体并且将死亡放在“生生”的范畴来讨论,而且中国传统文化中也并不缺乏对于死亡话题的讨论,这一点我们可以从《礼记》当中关于丧葬、祭祀之礼窥见一斑。

  尽管如此,长期以来,大部分人在日常生活中对于死亡话题大多采取一种忌讳和回避的态度,并以一种“沉沦”于世的方式将死亡抛诸脑后并推至无限的未来。不过,近几年对于死亡话题的讨论似乎渐盛,主要涉及到清明祭祀、殡葬改革、安乐死、缓和医疗、青少年自杀、死亡教育等诸多相关议题。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主任医师顾晋甚至建议全民开展死亡教育,并认为死亡教育应该从中小学开始,让人们能够尊重死亡和生命。

  然而,在大力宣扬和呼吁死亡教育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生死问题的个性化、多元性和复杂性,不同背景、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人群对于生死问题的认知和体验显然是不同的,这种需求的多样性很难有一种统一的标准去回应。因此,死亡教育显然不能跟风式的、标准化的乃至形式化的铺陈,而应注重某些具体“情境”以及根据这种“情境”去恰当的回应,如若不然,反而会造成负面的效果。

  在幼儿死亡教育的问题上尤其要谨慎,幼儿在认知上不够成熟,其认知的特点在于形象化和具体化。正因为如此,不少人认为,幼儿心智不够成熟,谈论死亡问题对于他们而言过于深奥,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基本避而不谈或者简单搪塞。

  于是,死亡问题总是被不断搁置起来,直到面临死亡事件或者死亡问题,家长们却不知如何回应。如何向孩子解释生、老、病、死?是避谈死亡还是直面死亡?哪一种打开方式才是恰当的?

  打开方式之一:“当妈妈变成了老奶奶。”

  “宝贝,等你长大了,妈妈就会变成老奶奶咯!”

  “那我的妈妈去哪里去了?”

  “妈妈还在你身边啊,只不过变老了。”

  “那妈妈再生一个妈妈给我吧!”

  “那怎么可能呢?”

  “那我找不到妈妈了,怎么办?”

  “不会啊,妈妈永远在你身边的。”

  “那我变小,就可以找到妈妈了。”

  这一段对话是在小朋友三岁左右的时候发生的。妈妈也只是在无意之中感慨了一句,但没料到会给这个三岁的小朋友带来困惑。幼儿的认知一般以具体形象认知为主,所以在小朋友的眼里,妈妈永远是现在的、眼前的妈妈形象,因为他并不理解变化(变老)这一过程意味着什么。所以这一对话让小朋友产生困扰,认为他长大了就找不到妈妈了,因为妈妈变成了奶奶。一开始作为妈妈的我并没有理解他的困惑,过了几天,小朋友竟然重新提及此事(可见,这一谈话在他心里产生了不好的影响),说长大了会找不到妈妈,原因是妈妈会变成奶奶,所以妈妈不见了。妈妈终于明白,小朋友以为妈妈会变成他的奶奶,而妈妈却不见了。他没有明白妈妈变成老奶奶只是变老的意思,而是以为妈妈会变成另外一个人。

  对于幼儿来说,妈妈就是现在的妈妈,奶奶是现在的奶奶,妈妈无论如何也不能变成奶奶。针对这一问题,我再次告诉他说:你长大了妈妈不会变成你的奶奶,妈妈永远都在,尽管会变老,但是不会变成你的奶奶,永远都是你的妈妈。对于这一回答,小朋友似乎格外接受,因为他要的始终是具体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妈妈的存在。

  打开方式之二:“妈妈变成天上最亮的那颗星星。”

  “妈妈,我昨天做了一个梦,梦见妈妈死了,我找不到妈妈了,我很伤心。”

  “宝贝,如果妈妈真的死了,那也是变魔法,变成了天上最亮的一颗星星,当你抬头的时候,就能看见妈妈了。”

  过了几分钟,小朋友又说:“妈妈,你不能变成星星。”

  “为何?”

  “因为白天的时候星星就没有了。”

  我顿时意识到这个回答是有问题的,赶紧说:“那妈妈会变成太阳和月亮,白天是太阳,晚上是月亮。妈妈永远陪着你。”

  “妈妈,你还是变回妈妈吧。”

  “宝宝,妈妈觉得你对这个问题(死亡)的理解可能是错的。”

  “我没有错啊,没有!”接着大哭了起来。妈妈只好拥抱他并尽力安抚,过了一阵,才好。

  上述对话是发生在小朋友五岁(中班)的时候,与之前三岁那次关于“妈妈变成老奶奶”的对话有了很大的区别。小朋友在认知上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而且有了主见和思考。在这一次的对话中,一开始我自认为自己的回答颇为“聪明”,但后来却发现成人世界所谓的“聪明”其实是多么的“愚蠢”,而且根本不为小朋友所接受。这一次的回答是以“肯定”死亡事实的方式来回答的,为了不将死亡等同于“不再存在”,所以提出死后会变成另一种更为“长久”事物(星星、太阳、月亮等)来积极地肯定死亡。显然,这种肯定的回答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效果,因为小朋友根本不能接受“死”的事实,无论这个“死”以什么样(不管有多唯美)的方式呈现出来。

  无独有偶,在近期播放的《经典永流传》节目中,胡可也遭遇了同样的问题。她对两个孩子说:“有一天爸爸妈妈可能老了,不可能永远陪伴在你们身边……”胡可还没说完,小鱼儿仰着头问胡可“那要是老了的话会不会死?”只有四岁的小鱼儿,竟然就问出了这样的生死问题,这也让现场的所有人惊讶。胡可也被这猝不及防的问题给吓到,不过她还是耐心给鱼儿回答:“人都会死的,没有关系,关键是活着的时候很开心最重要,好吗?”妈妈的这个回答,瞬间让小鱼儿情绪崩溃,他哭着抱住妈妈说:“我不想人老了会死。”最后母子三人抱成一团一起哭了起来,小鱼儿还不停念叨着“我不想人老了会死”。

  由此可见,并不是所有的小朋友都能坦然接受“死亡”的事实,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也正是很多家长回避死亡问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这里的关键问题其实是对于死亡本身的理解。这个阶段的小朋友对于死亡已经有了自己的理解,死亡在其印象中已经与失去、不在、不好、伤心等负面信息相联,因此他们不接受任何方式的“死”去。

  所以,对于儿童的死亡教育显然不能一概而论,更不能急于求成,而应该根据其接受程度循序渐进式地、多方位地进行。即便是一些有关死亡话题的优秀绘本如《獾的礼物》、《一篇叶子落下来》、《爷爷变成幽灵》、《小兔子的锯齿耳朵》等,在给孩子讲解时也需要注意到孩子的情绪及其接受能力,并恰当地回应孩子的相关疑问,如果发现孩子不接受关于死亡、失去等议题,那就应该暂时搁置或者换一种方式去谈论。另外,把死亡放在“生”的范畴去应对死亡事实,或许也是一种非常值得参考的方式。

  打开方式之三:“妈妈是神仙”

  “妈妈告诉一个秘密。”

  “什么?”

  “妈妈永远爱你,妈妈是神仙,妈妈不会死,妈妈会永远陪着你。”

  “那妈妈会死吗?”

  “不会的,妈妈是神仙怎么会死呢?”

  “那宝贝会死吗?”

  “当然不会啦!你忘记了吗?你是孙悟空,妈妈是二郎神。我们永远会在一起的。”

  因为这一段时间小朋友比较迷恋《西游记》,尤其喜欢孙悟空的形象,总是把自己当成孙悟空,把妈妈当成是二郎神。同样是涉及死亡话题,在这一次对话的要点在于以“否定”的方式谈论死亡,既然小朋友不能接受的是“死”本身,他所担心的是妈妈“死而不在”的事实,无论以什么方式呈现,都不再是妈妈,他所需要的是妈妈对他的爱以及陪伴的事实,所以以一种回避的方式来给他定心丸以安抚不安的情绪。但从对话之后的效果来看,这种“否定”的回答方式显然比上一次“肯定”的回应方式要好很多。

  从某种意义上说,“否定”并不是“回避”或者“逃避”,而是用了一种“假象”来遮蔽了死亡的赤裸事实。不过,这种“否定”的方式终究是“即时”性的,因为死亡是无法遮蔽的。正如海德格尔所说:“死是一种此在刚一存在就承担起来的去存在的方式。”死亡始终“悬临”与世,至于它能否给人带来正面的影响,主要还是取决于人们如何去面对它、解释它。

  结语:“面对死亡,我们选择希望。”

  《流浪地球》中有句经典的台词说:“无论最终结果将人类历史导向何处,我们决定,选择希望。”同样,无论死亡意味着什么,我们也同样选择希望,而谈论死亡也是为了更好地“生”。傅伟勋先生说:“生命的意义必须假定死亡的意义,才会彰显它的终极深意,反之亦然。如果说孔子所云‘未知生,焉知死’,有见于‘生’而无见于‘死’,故属一边之见,则死亡学也有偏重‘死’而忽略‘生’的危险,亦属一边之见。

  因此,我们必须结合‘生’与‘死’,生、死问题的学理探讨一并进行,而让死亡学在现代生死学的研究领域,发挥出它的学理功能与真实意义来。”郑晓江先生也曾指出:“死亡学……重在把死亡诸问题做客观化研究;生死学将人之生命问题引入死亡问题探讨的范围之内,重在研究、解释生死问题,获得‘超克死亡’的方法”,但这还不够,还应该进而“把人之生活问题也纳入研究的视野,从而将‘生’与‘死’(亦即人生的整体)一以贯之”。

  生与死从来都是一体两面、不可分割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以“生”观“死”与以“死”观“生”并无本质差别,前者从“生”的角度谈论死亡的意义,并将死亡纳入“生”的范畴,凸显生命的意义;后者则是从死的必然性彰显“生”的价值。荀子说:“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终始俱善,人道毕矣。故君子敬始而慎终,终始如一,是君子之道,礼仪之文也”。(《荀子•礼论》)以“事死”而“敬生”,以“慎终”而“追远”,是我们一贯秉持的智慧和传统。基于此,死亡教育本质上就是生命教育,谈论死亡并不只是突出死亡的生物学事实,而是传递生命的正能量,播撒爱的温暖。

  生命需要尊重,死亡值得敬畏,敬始慎终方能生死两安。但无论何时、何境,我们都将选择希望。最后,借用《哥林多前书》中的一句话来结束此文:“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作者简介:黄瑜,广东财经大学副教授

往期回顾

孩子撒谎 父母该这么做 第15期

开学第一周该跟孩子聊些啥? 第14期

查看更多

多大开始学写字最好

《智慧妈妈》旨在汇聚经验妈妈的智慧,分享怀孕、宝宝喂养、教育、母婴产品采购心得,帮助天下父母走出困惑,做出智慧的抉择。如果您在这些方面有独到见解,欢迎联系我们成为《智慧妈妈》封面人物,分享您的智慧,让更多的妈妈和宝宝受益。【我要报名】

39健康网-合作-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