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解密!分娩的疼痛究竟来自哪里?

分娩的疼痛究竟来自哪里?

  疼痛主要在下腹部、腰部、有时髋、骶部也会出现牵拉感。当宫颈扩张到7~8cm时,疼痛最为剧烈。减速期疼痛减弱。

  在第二产程中,疼痛来自阴道和会阴部肌肉、筋膜、皮肤、皮下组织的伸展、扩张和牵拉的冲动,由会阴神经传入骶2~4脊柱节段,疼痛性质尖锐,定位明确,属于典型“躯体痛”。产妇会出现强烈的,不自主地“排便感”。

  分娩镇痛的历史

  早在远古时代,人们为了减轻分娩时的疼痛,采取念咒挂符等方法;

  1660年,韦克首次在分娩期间使用酒精以减轻分娩疼痛;

  1857年,38岁的英国女王维多利亚接受氯仿分娩镇痛生产,使其得到认可和推广;

  1880年,克里克威兹将笑气用于分娩镇痛,因效果明显后来风靡一时,但因个体差异大,逐渐成为辅助手段;

  1885年,前苏联学者首次在教科书中阐述分娩镇痛;

  1901年,德国人第一次将腰麻用于分娩;

  1906年,在奥地利,吗啡用于产科分娩镇痛;

  1920年,低位硬膜外麻用于分娩;

  1933年,英国的妇产科医生迪克?里德提倡“自然分娩法”或称“生理分娩法”,反对使用药物,他指出分娩痛是恐惧、紧张、疼痛综合症,是可以靠产妇自身控制的;

  20世纪50年代初,前苏联开创“精神预防性无痛分娩”,主要内容包括:孕期教育、锻炼助产动作、在各种产程给予指导、精神鼓励和支持。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将硬膜外麻醉用于无痛分娩得到越来越多医生和产妇的认可。到上世纪90年代末,美国、加拿大、法国等国家的使用率已达到或超过50%。

  我国的分娩镇痛的现状

  对于无痛分娩的技术在中国遇到了很大分歧。有人认为,生产是一个自然的过程,麻醉本身有风险,应该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医学干预,回归自然(中华医学会妇女保健分会项小英)。有些人则以为, 产痛仅次于烧灼伤痛,在医学疼痛指数上排在第二位。据一项医学统计,对于分娩疼痛,约有6%的初产妇感觉轻微疼痛,50%感觉明显疼痛,44%感觉疼痛难忍,甚至“痛不欲生”。据卫生部门统计,中国超过98%的孕妇对分娩有恐惧感,90%以上的孕妇是希望自然分娩的,但主动放弃自然分娩要求剖宫产的孕妇约60%~70%,因为惧怕疼痛。故有学者认为分娩镇痛是用现代医学技术支持自然分娩,其实质是一种人文关怀,这是医疗护理理念进步的体现。

  在我国,医护人员的一般做法是:会对产妇提供专业的指导,提供各式帮助(有痛/无痛分娩的阴道分娩、药物/非药物的无痛、剖宫产术后镇痛等),帮助产妇选择合适她的分娩方式,如:对于产痛不明显的予以自然分娩,不用过多医疗干预;对于稍有产痛者,可予非药物镇痛,协助自然分娩;痛甚者提供必要的药物镇痛,帮助她们减少痛苦。

(责任编辑:蒋辉)

2008-09-12 06:33:00浏览77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