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3个小人儿排排坐
沟通分析理论创始人伯恩认为,我们每个人都存在三种自我状态,即“父母”、“儿童”和“成人”。不管遇到什么样的状况,这3个小人儿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就会被触发,他们各司其职,又彼此打斗着,一会儿这个占了上风,一会儿那个占了上风。于是,人的行为也就在这3个小人儿的支配下摇摆着,以某种形式表现出来。
实际上,从宝贝降生那天起,他内心深处的3个心理小人儿就伴随他的生活经历一点点成长起来,并逐渐发挥作用。
“父母”——
主要来源于父母或者其他长辈、老师等的影响,可以帮助宝贝形成多种准则、规范,对宝贝的行为产生约束力,防止宝贝“误入歧途”,不过,“父母”有时候也会阻碍宝贝勇敢探索,打压宝贝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行动力。
“儿童”——
从宝贝自我探索的经历中发展起来,表达的是宝贝内心的渴求与冲动,是一种天真、幼稚而直率的状态。比如,几个月的宝贝看到某个东西,就会产生用手去抓的冲动,即便他看到的是火苗、开水、锋利的小刀,就算父母明明确确告诉他危险,他也无法抑制自己想要去触摸的冲动。因为不能真实地评价周围环境,宝贝就很容易受到伤害。
“成人”——
随着宝贝生活经验的增加,他的“成人”也成长起来。“成人”比较客观,可以帮助宝贝做出冷静的分析与评判,采取最适合当前环境的行为方式。“成人”既不会盲目地服从“父母”,也不会放任“儿童”,而是会根据过往的经验,找到最佳的应对环境的模式。比如,父母吓唬宝贝,如果他不睡觉,大灰狼就会来吃他。被吓过几次之后,当他发现即便不睡觉,大灰狼也不会出现的时候,他就会明白,“父母”中的信息是不可靠的,以后父母再这样吓唬他,他就不会再害怕,自然就会很顽皮地不肯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了。当他变得越来越顽皮的时候,他可能就会受到惩罚,于是,他就会从这些经验中得到结论:“还是要按时睡觉,否则爸爸妈妈会生气,我可能就会被骂,甚至受皮肉之苦。”
3个小人儿如何斗法?
宝贝的3个心理小人儿总在互相斗法,并且这3个小人儿会一直战斗到他成年之后。“父母”总是支配着宝贝,告诉他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哪些事情该怎么做,什么情况下该做什么事情。
父母中的这些规则有的是科学的合理的,有的则是毫无道理的。它们制约着宝贝的“儿童”,与宝贝的“成人”相抗衡,不允许他跳出这个圈子之外。“儿童”总是与“父母”对抗,他也不在乎“成人”的劝告,只想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当“儿童”发挥作用的时候,宝贝就会充满激情和创造力,同时也可能总是随处制造混乱或者遭遇危险。“成人”会认真衡量“父母”的规则是否合理,“儿童”的行为是否安全或者可行,继而找到一个最佳的处理方式。当宝贝很小的时候,他的“父母”最强大,他很容易有一种无助感,因此,他的一切都需要依赖父母来完成。
当宝贝会爬会走之后,他的“儿童”逐渐变得强大起来,他开始不顾“父母”的反对,到处探索,不屈不挠地去做他想做的任何事情,这个时期的宝贝显得比较逆反,不再像出生的头一年那么乖巧了。通过探索,宝贝获得越来越多的经验,于是,对周围的事物,他开始有了自己的判断,他的“成人”也逐渐发展起来。他一方面依赖“父母”,另一方面也对抗“父母”,他的“儿童”变得越来越强大,“成人”也开始发挥作用,3个心理小人儿进入全面冲突的阶段。
如何平衡&滋养3个小人儿?
想要让宝贝处在一个最佳的心理状态,就要恰当地平衡他内心深处的3个小人儿。要平衡和滋养宝贝的3个心理小人儿,父母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放宽政策,给宝贝足够的自由
从一降生,宝贝就具备了自我学习与自我探索的内驱力,在这种内驱力的作用下,他不顾一切地按照自己的需求去探索周围环境,从环境中获得经验,在经验的滋养下逐步成长。因为担心这个,担心那个,父母很容易为了安全或者为了省事起见,自觉不自觉地去打压宝贝的很多行为。只要在安全的范围内,或者在我们的监管下,宝贝这些探索的欲望最好满足他。放宽政策,给宝贝足够的自由,我们就可以保护宝贝内心深处“儿童”这个心理小人儿隐含的最可贵的一些特质,诸如好奇、勇敢、创新、不畏权威等等。
2。建立规则规范,让宝贝知道进退
规则与规范就好比一堵墙,看起来是给了宝贝更多的约束,但实际上,正因为有这面可以触摸到的墙壁,我们才能带给宝贝更多的安全感。完全没有规则与规范,就好比将宝贝放置在漫无边际的荒野之中,虽然自由,却会带给他更深的恐慌感。从小就让宝贝明白一些必须遵守的规则或者规范,有些约束,他的“父母”才会成长起来,他才知道进退,成人后才不至于因缺乏约束力或者“不谙世事”而偏离正道,或者给自己带来诸多的烦恼。当然,建立规则一定要注意一个度,不能因为规则剥夺了宝贝的自由。
3。给宝贝更多的机会体验生活
没有比体验生活更能帮助宝贝的“成人”自我成长的了。从宝贝一出生,我们就要树立帮助他自立的意识,从几个月开始让他自己拿着奶瓶喝奶,自己用手抓饭吃,到以后全面培养他的生活自理能力,带他外出,接触尽可能多的人与事等等,这些生活体验都是丰富他人生经验的非常好的方式,可以帮助他在“父母”和“儿童”之间找到平衡,建立起强大而合格的“成人”,让他变得更加自信、自立,将来在处理各种问题时进退有度,游刃有余。
(责任编辑:杨淼)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神经科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中医针灸科
主任医师
广州市儿童医院 内科
主治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分院 康复科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隔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