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孩子体重越长越轻咋回事?新生儿5种“异常”是正常的

林惠芳 儿童保健科 住院医师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三级甲等

  指导专家: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新生儿科 聂川 主任医师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很多新手爸妈在面对新生宝宝时,都会显得束手无策,尤其是当宝宝出现某些现象时,家长由于缺乏对新生宝宝生理性和病理性知识的了解,于是各种紧张和担心。那么,新生宝宝的哪些问题,家长其实是可以不必大惊小怪,过于紧张的呢?

  体重掉了?

孩子体重越长越轻咋回事?新生儿5种“异常”是正常的

  孩子抱回家养了三四天后,有些家长发现:孩子的体重怎么比出生时还轻了呢?其实,这多数是跟宝宝的生理性体重下降有关,由于体内水分丢失、胎粪排出等,很多新生宝宝在出生数天内会出现一暂时性的体重下降,约出生后3-4天达到最低点,体重的下降范围大概是在3-9%之间,之后体重慢慢回升,一般足月儿于生后7-10天可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但如果体重下降的幅度已经超过了10%,或者是超过10天了宝宝体重还没恢复,那么就要寻找原因,看看是不是喂养不合理造成的,如奶量不够,或者是奶冲得太稀,又或者是有无一些其他疾病方面的因素。

  长牙了?

  有些家长发现,宝宝口腔上腭两侧和齿龈边缘出现一些黄色的小点,摸着像长出的小牙齿。这么小就开始长牙了?而且牙齿怎么会长到侧面去了呢?其实,这不是宝宝真正的乳牙,这颗看起来像乳牙的“牙齿”,叫做“马牙”或者“板牙”,在医学上我们叫做上皮珠,上皮珠是由上皮细胞堆积而成的,新生儿之所以出现“马牙”,是因为胚胎期牙板未完全吸收造成的,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2~3周后会逐渐消失,无需特殊处理,新手爸妈需要做到是注意宝宝的口腔卫生,不要去挑破或摩擦它,以免造成感染。

  发育了?

孩子体重越长越轻咋回事?新生儿5种“异常”是正常的

  有些家长抱着孩子忧心忡忡地向医生求助:“医生,我孩子才刚出生不久,乳房怎么就发育了呢?”新生宝宝发育了?当然不是啦,这是因为小宝宝还在胎儿期的时候,受到母亲雌激素的影响,而一旦出生离开母体后,这种雌激素的影响突然就中断了,于是新生宝宝在促性腺激素的作用下,性激素分泌呈一过性增加,于是便在出生后数天出现乳腺肿大,如蚕豆般大小,但这种情况一般在2-3周可自然消退,家长千万不要去挤它,以免发生感染。另外,也有一些家长发现,自家女娃才刚出生不久,就来“月经”了,其实这也是跟宝宝出生后,原本从母体来源的雌激素突然中断有关,使原来增殖充血的阴道黏膜细胞脱落而从阴道排出,像是来月经了一样,这种情况除了做好阴道卫生外,也无需特殊处理,一般3-5天内可逐渐消失,少数则会延长至7-10天,但如果宝宝出现的这种阴道流出血性分泌物时间持续较长,或者出血呈鲜红色,还是建议家长应该要及时带宝宝到正规的医院,交给专业的医生来做处理,以免延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长包了?

  有些家长摸到新生宝宝头上有个包,紧张得不行,担心会不会影响到宝宝的大脑发育。其实,家长摸到的这个包,常见的有两种,一种叫产瘤,常见于顺产的宝宝,它是由于宝宝在分娩过程中,头部受产道挤压而发生头皮下局部水肿所致,在刚出生时最明显,以后慢慢变小,一般36小时内可完全消失。还有一种包,常见于宝宝在分娩时由于颅顶部和母亲骨盆相互摩擦、挤压或因生产困难采取了产钳等助产方式所致的头颅血肿,头颅血肿自然吸收的时间会稍微长一些,家长也无需做特殊处理,平时注意观察孩子的反应,一旦发现孩子出现有反应变差、不吃奶、尖叫等情况时,则应及时带宝宝到医院行B超或CT等检查,以排除是否有颅内出血的可能。

  感冒了?

孩子体重越长越轻咋回事?新生儿5种“异常”是正常的

  新手爸妈在看到宝宝打喷嚏时,总担心宝宝是不是着凉感冒了。其实,小宝宝由于鼻粘膜比较敏感,容易因外界刺激而打喷嚏,如果宝宝没有发烧、咳嗽、流鼻涕等现象,可以暂时不处理。另外,还有些家长发现,自家的小宝宝喉咙里好像总有一口痰似的,“呼噜呼噜”地响,但其他情况却都还好,这看起来像是感冒的情况,实际上是由于妈妈在孕期的钙及维生素D储备不足,再加上宝宝出生后又未及时补充,于是便有可能会影响到宝宝的喉软骨发育而致喉喘鸣。如果这种单纯因喉软骨发育不良而引起的喉喘鸣症状较轻,家长可以不用太过于紧张,这种症状一般随着宝宝慢慢长大,多数都可以消失,家长需要做的是在宝宝出生后适当补充维生素D及钙剂,但如果喉喘鸣比较严重,已经伴有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喂养困难、发育迟缓等症状,则应尽快带宝宝到医院给医生检查下,以排除是否存在有其他疾病的原因,如先天性会厌囊肿、声门下狭窄等。

  总之,育儿过程中,新手爸妈最好能学习一些新生儿有关的医学知识,在遇到新生宝宝出现的一些情况时,才能做到从容应对,在无法判断宝宝出现的现象是属于生理性还是病理性时,可以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通讯员:林惠芳 彭文斌)

2018-06-21 07:25:23浏览157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专家在线
查看更多儿科医生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医生挂号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