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护经验谈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育儿 > 呵护经验谈

学语言,抓住3个关键期

举报/反馈
2017-08-07 00:00:00生命时报

  讲故事播儿歌 反复说多刺激

  儿童学语言,三个关键期

  受访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儿科主任 崔永华

  意大利幼儿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指出,儿童语言敏感期在0~3岁期间。当宝宝开始注视大人说话时的嘴型,并发出咿呀学语的声音时,就进入了语言敏感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儿科主任崔永华接受《生命时报》记者采访时建议,要把这段时期充分利用起来,可以进行分段培养。

  第一阶段:0~1岁。通常,宝宝6个月语言意识开始萌芽,10个月后会发出“di-di”的重叠音。1岁前,父母不要过分阻止宝宝哭。因为,哭泣是宝宝与外界沟通的语言;家长要多和宝宝说话,回应并互动,尤其是4个月到1岁期间,宝宝常常对着玩具或者镜子中的自己发音,这是他们想交流的表现;宝宝对语速慢、音调高、句子短、经常重复的说话方式更感兴趣。另外,比起听别人说话,宝宝有机会练习并听到自己的声音,能帮助他们正常开始学习说话。

  第二阶段:1~1岁半。在这个时期,宝宝准备开始说话了,他们不仅能发声,而且能理解话语的含义。家长呼唤宝宝名字时,他们会回头注视或做出寻找反应。偶尔蹦出几个词语,往往来自于家人日常的交谈。

  宝宝虽然还不会说话,但语言模仿能力很强,父母要经常对着他们说话,语言尽量简短,做到接触什么说什么,并且要反复说,将教宝宝说话和认识环境结合起来,尽量多地进行语言刺激。也可以给小朋友讲故事、播放儿歌等,丰富他们的词汇。

  第三阶段:1岁半~3岁。一直只听不说的宝宝,1岁半左右突然张口说话了,并且会说很多话,积极表达自己的同时,也在试着和成年人交流。此阶段在儿童整个语言发展中最关键,他们所能表达的语句逐渐变得完整、复杂。比如,“爸爸帽子”“牛奶没了”,这时家长要联系周围情景去理解宝宝的意思。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多和孩子说些连贯、有条理、完整的句子,同时纠正宝宝的发音。另外,为了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可以制造机会多让宝宝和小伙伴玩,既为入托做好准备,又能满足他们的交往需求。

  崔永华表示,“小孩语言发展遵循自然规律就好,接受自然的语言,让他们在普通的语言环境中感受和理解,并在父母的反复教导下学会表达。”同时,孩子生活的语言环境越单纯越好,“一家人说好几种语言,可能给孩子语言发展造成阻碍”。▲

崔永华副主任医师儿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  三级甲等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