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护经验谈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育儿 > 呵护经验谈

素食疗法、饥饿疗法、酸碱疗法……这5种抗癌偏方不靠谱

举报/反馈
2017-07-16 00:00:00生命时报

  奇谈怪论层出不穷 虚假宣传误导患者

  抗癌偏方谋财害命

  受访专家:

  南方医科大学肿瘤中心主任 罗荣城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胰胃外科主任医师 田艳涛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胃肠外科主任 石汉平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国际医疗部副主任医师 庞 博

  本报记者 张 芳 谭卓曌 王冰洁

  3月13日,微信上一篇《伟大胜利!澳大利亚今天宣布战胜癌症!》的文章,短时间内获得超10万的阅读量,万人对其点赞。但同时,该文章在医生圈却受到普遍质疑。南方医科大学肿瘤中心主任罗荣城直言,轻易就将某种疗法的一点进步与“攻克癌症”画等号非常不负责任。

  该微信文章翻译转载自澳大利亚媒体“新闻9”的官方网站。原文称,一个15个月的小男孩患上神经母细胞瘤后,通过化疗挽救了生命,但不得不遭受免疫力下降、头发脱落等副作用影响。儿童癌症研究所教授奇勒格希望开发新疗法,降低化疗副作用,于是研究了一种叫“纳米细胞”的技术。目前,该技术进入1期临床试验,8位受试患者还没有出现化疗常见副作用。

  罗荣城解释说,从报道详情看,澳大利亚医生所做的这项尝试主要基于“精准原理”,尽可能让化疗药直指癌细胞,相对减少对正常细胞或组织的伤害,进而减少各种副作用。这其中尚待证实的一点是:将化疗药处理为“纳米级”后,是否真能改变药物的化学性质,令其实现精准的靶向效果?“很多年前,南方医院就做过抗癌药物纳米级应用的研究,但至今没有可以产业化的成果推出。”罗荣城说,就算澳大利亚这项新疗法取得理想结果,也只能说是化疗技术上的一大进步,非要跟“攻克癌症”挂钩,逻辑上是错误的。

  专家表示,比夸大新技术更可怕的是,利用人们对“治愈癌症”的憧憬心理,各种不靠谱的抗癌疗法层出不穷,近年来误导了不少患者。

  不靠谱疗法一:素食疗法。2017年底,坚信吃素可以抗癌的美国乳腺癌患者玛丽·洛佩兹去世。她2015年被诊断为乳腺癌晚期,因一次偶然机会看到一条“晚期癌症患者靠坚持吃素治愈疾病”的消息,便开始效仿,决心做一名素食者:一个疗程90天,每天只喝果蔬汁。2016年,玛丽再去医院检查时,发现癌细胞似乎消失了。这更让她坚定了决心,甚至开通视频账号,公开宣传果汁可以治愈晚期癌症。然而,到2017年,玛丽被查出癌细胞已扩散,年底去世。她生前发布的视频至今仍挂在网上,宣传着“素食抗癌疗法”。

  罗荣城说,营养摄入与疾病确实有相关性。比如,研究发现,欧米伽3脂肪酸有一定的抗癌效果,适当增加摄入,有助于维持健康。疾病治疗也同样需要考虑营养问题,有些疾病甚至必须从“缺什么补什么”出发施治。但营养摄入的总原则是均衡,任何过度偏食都是不健康甚至病态的。蔬果对身体有好处,但动物性食品也不可或缺。癌症治疗中,患者更要保证充足营养,以对抗疾病。只喝蔬果汁非但不能抗癌治病,反而削弱自身的体能和免疫力,最终不治而亡几乎是唯一结局。

  不靠谱疗法二:饥饿疗法。网上流传着一种治疗癌症的“饥饿疗法”,即断食几天,不吃东西,癌细胞就会死亡。于娟是复旦大学海归女博士,2010年1月被确诊为乳腺癌晚期。多次化疗后,她放弃医院正规治疗,找到了安徽黄山脚下的“杨神医”。“神医”要求她每天不吃饭,只吃极少量的葡萄和芋头,以期饿死癌细胞。她最终因病情恶化去世。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胃肠外科主任石汉平指出,癌细胞是饿不死的。营养摄入不足会使正常细胞难以发挥生理功能,摧毁人体自身的免疫力,而癌细胞仍然会掠夺正常细胞的营养,饿死的只能是病人自己。营养不良的患者治疗效果往往更差。因为手术、放化疗会产生一定副作用,一旦病人的营养状况恶化,身体无法承受治疗,疗效就会大打折扣。营养不良还会增加各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降低生活质量,缩短生存期。研究发现,营养不良的肿瘤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营养良好的患者,20%的恶性肿瘤患者直接死于营养不良。

  目前,还有一种饿死癌细胞的说法是减少葡萄糖的供给。很多研究指出,肿瘤细胞依赖葡萄糖作为主要能量来源,不能依靠脂肪供能,正常细胞两者都可以。因此,从理论上说,提供足够脂肪、限制葡萄糖的“生酮饮食”,可以治疗肿瘤。但目前研究主要集中于动物实验。日常生活中,少吃米饭、面条等碳水化合物,喝牛奶、咖啡时不加糖等,或许可辅助治疗肿瘤,但仍需进一步基础及临床研究证实。

  不靠谱疗法三:蟾蜍疗法。72岁的徐阿姨患有晚期肺癌,搜寻大量偏方发现癞蛤蟆能治癌症,于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买了几只癞蛤蟆放在热水里煮,煮出毒液后,再把水喝掉。她刚开始觉得恶心,几个月后发现癌细胞似乎减少了。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国际医疗部副主任医师庞博说,中华大蟾蜍、西藏蟾蜍、花背蟾蜍都属于药用动物。中药材常用到的主要是蟾酥和干蟾,蟾酥即蟾蜍耳后腺所分泌的浆液,干蟾即蟾蜍除去内脏的干燥体。中医药学认为,它们能解毒、消肿、止痛,常用于痈疽疔疮、咽喉肿痛、中暑神昏等,用于恶性肿瘤防治,属于以毒攻毒治法。

  近年来,蟾蜍的各种制剂用于肿瘤治疗,有一定近期效果。动物实验证实,蟾酥有明显抗炎作用,蟾酥制剂对于皮肤基底细胞癌疗效显著,也有大量实验研究支持华蟾素片的抗癌效果。不过,任何中西药物都有适应证与有效率,必须在正规医院、肿瘤专科医师指导下,辨病、辨证使用。尤其需要注意的是,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明确记载了蟾酥的毒性,用量不得超过0.03克,多入丸散用,外用适量,孕妇慎用。用于中药丸散更要注重与其他药物配伍,达到增效减毒的效果。

  不靠谱疗法四:酸碱疗法。日本医生曾做过一项研究,抽查了100名肿瘤患者的血液样本,结果发现血液均呈酸性,从而得出酸性体质易得癌的结论。于是有人声称,肿瘤细胞在碱性环境中无法生存,通过改变血液环境,便可让肿瘤细胞在碱性环境中死亡。有些医疗机构号称能通过饮食调节人体酸碱平衡,从而增强免疫系统功能,达到防癌、抗癌的目的,而且没有任何副作用。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胰胃外科主任医师田艳涛告诉《生命时报》记者,通过100份血液样本得出这样的结论,观点不严谨。异质性意味着即使在同一肿瘤患者体内,癌细胞也千差万别。单纯以饮食或药物改变血液环境治疗不同癌症,而不是对癌症进行针对性治疗并不靠谱。此外,人体内环境的酸碱度是在精准调节机制下,达到动态平衡,pH值约为7.35~7.45。如果摄入大量碱性食物,人体内的机制会尽量代偿到接近正常范围内,但如果摄入过多,超过人体承受限度,导致血液偏碱性,反而影响体内正常细胞的代谢。刻意说碱性环境有利于抗癌,列出酸性或碱性食物,都是不科学的。

  不靠谱疗法五:烙烫疗法。有人号称烙铁可烫死癌细胞,因为肿瘤组织自身结构不健全,比人体内正常细胞更“怕热”。田艳涛表示,临床上确实有利用温度来治疗癌症的热灌注治疗,一般适用于胸腔、腹腔、盆腔等处肿瘤,并非所有癌症。这种治疗是将液体加热到42.5℃~43℃,灌入体腔内,杀死肿瘤细胞,但需要有足够的条件来保证治疗靶区的恒温且不会造成严重危害,即便44℃都会灼伤正常细胞。烙铁并不能进行精准地控温,而且大多数肿瘤在人体内部,烙烫、烤火等方法只能增加表皮温度,无法传到肿瘤组织,根本不能杀死癌细胞。如果热量达到肿瘤区域,皮肤、肌肉组织可能都烫烂了。

  庞博强调,肿瘤治疗手段、方法、药剂乱象丛生,一方面是由于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增高、致死率高,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另一方面是病人治病心切,商家受经济利益驱动。田艳涛补充说,推广者往往还会对疗法的来龙去脉进行粉饰,或者灌注某些理论让患者以为这种疗法是经过科学验证的,因此更易使患者陷入圈套。专家提醒,治疗癌症首先是选择正规医院,完善检查、明确诊断;在没有专业背景的情况下,相信专业医生依据指南和临床经验拟定的诊疗方案是最佳选择;不轻信广告,不轻信所谓的秘诀偏方;若有条件和机会,可考虑通过有资质的转诊中心,加入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临床试验。▲

田艳涛主任医师腹部外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三级甲等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