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宝宝尿床原因多

  一般说来,宝宝在1岁或1岁半时,就能在夜间控制排尿了,尿床现象已大大减少。但有些孩子到了2岁甚至2岁半后,还只能在白天控制排尿,晚上仍常常尿床,这依然是一种正常现象。大多数孩子3岁后夜间不再遗尿。但是如果3岁以上还在尿床,次数达到一周两次以上,就不正常了。尿床在医学上称为夜遗症、遗尿症。尿床也是病?听起来挺新鲜的,其实
一点儿都不稀奇。

 不过,妈妈们大可不必过于烦恼,引起尿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部分宝宝的尿床可经过家庭调理得到纠正。

   怎样对待尿床的宝宝?

  引起尿床的原因很多,虽然有一些疾病可使宝宝患遗尿症,但对于大多数尿床的宝宝而言,只要父母注意看护,并去除生活中可能造成尿床的因素,比如睡前过于兴奋疲劳,饮水过多,或者父母没有及时对宝宝进行排尿训练等,宝宝尿床是可以得到纠正的。

  怎样训练宝宝夜里不尿床?

  4岁多的宝宝有时夜里还会尿床,大约有12%的孩子到6岁时还偶尔尿床,只要不是夜夜如此频繁,父母不必过虑。每当宝宝尿床的时候,千万不要责骂他,因为不是他故意这样做的,他心里已经很愧疚了。更不要对他施加压力,否则会使宝宝产生自卑感,影响心理健康。

  要想避免宝宝夜里尿床,一是避免睡前让他喝过多饮料;二是睡觉前一定要提醒他先去厕所小便;三是排除宝宝心理压力;四是摸清宝宝尿床规律。

  有的时候什么都注意到了,宝宝还是总尿床,怎么办?

  这时父母可以用心观察一段时间,夜里宝宝何时容易尿床,掌握规律,每天夜里就在这个时间范围里叫醒宝宝让他小便,这对父母来说的确比较辛苦。也有不少父母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不过分在意,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身心的成熟,绝大多数宝宝尿床的毛病自会不治而愈。

  3岁以后还尿床就是不正常的表现吗?

  3岁以下的婴幼儿偶有尿床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家长不必过于焦虑,只需从孩子半岁后着重训练培养孩子定时排大小便的习惯,睡前、睡中定时排尿即可。如果儿童3岁以后仍持续尿床,多数情况为神经系统指挥发育缓慢的表现,少数儿童是疾病造成的,医学上称为遗尿症。而长期遗尿会对宝宝的心理造成不良影响,多数尿床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这些孩子性格内向,缺乏自信心,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不敢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如夏令营、军训、旅游等,处事能力差。家长对孩子的责备和惩罚更加重了孩子的心理负担,这必然会影响孩子身心发育及正常能力和潜质的发挥。

  如果确定宝宝患了遗尿症,应该采取哪些治疗方法呢?

  药物治疗:医生会根据孩子的情况定出治疗方案。抗菌素可以用来治疗感染引起的间歇性尿床;严重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去氨加压素或抗胆碱能药物。在极少数的情况下,用药物改变孩子的睡眠方式,使他在膀胱胀满的时候能及时醒来。

  心理问题引起的尿床解决方法:应教给孩子放松的技术,如睡前给孩子按摩背部或让孩子听舒缓的音乐。

  生理问题引起的尿床的解决方法:训练孩子膀胱的容量和控制能力。

  专家锦囊

  饮食法纠正宝宝尿床

  平时宜常进食具有补肾缩尿之功食物,如羊肉、狗肉、虾、雀肉、龟肉、田鸡、狗肾、鸡肠、猪脊骨、茼蒿菜等;健脾补肾的药粥,如山药、芡实、莲子、薏米、金樱子等,亦可变换食用,且持之以恒。

  饮食不宜过咸或过甜,忌食生冷,晚餐少进汤粥、饮料及高蛋白食物。

  晚饭菜中少放盐,少喝水,少喝汤。

63
2007-08-02 13:24:00浏览161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赖义明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从小就尿床到24岁了还尿床怎么回事
从小就尿床到24岁了还尿床可能是遗尿症、神经源性膀胱、脑炎、脑膜炎、脑出血等原因导致的。1、遗尿症遗尿症一般是指夜间遗尿,主要是由于遗传因素、心理因素、生理发育延迟等原因所引起的,一般会表现为夜间遗尿、尿频、尿急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奥昔布宁、丙米嗪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通过行为疗法、物理疗法等方式进行改善。2、神经源性膀胱神经源性膀胱是指患者的膀胱功能出现异常,可能与脑血管意外、颅内肿瘤等原因有关,由于膀胱功能出现障碍,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上述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奥昔布宁片、酒石酸托特罗定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导尿术进行治疗。3、脑炎脑炎是指脑实质受病原体侵袭导致的炎症性病变,可能与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抽搐等症状,从而引起上述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腰椎穿刺的方式进行引流脓液。4、脑膜炎脑膜炎是病原体感染脑膜引起的炎症,可能与肺炎链球菌感染、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头痛等症状,如果没有及时治疗,也可能会导致上述症状的出现。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头孢噻肟钠、头孢曲松钠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腰椎穿刺的方式进行引流脓液。5、脑出血脑出血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的脑实质内出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合并细小动脉硬化,其他如动静脉畸形、动脉瘤等也可引起脑出血。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头痛呕吐、肢体瘫痪、意识障碍、尿便失禁等症状,可能会导致上述情况的出现。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甘露醇、呋塞米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熬夜,同时注意清淡饮食,可以适当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比如丝瓜、茄子等,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比如辣椒、大蒜等。如果患者不适症状加重或是出现其他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赖义明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18岁尿床预示着什么
尿床在临床上称为遗尿症。一般情况下,18岁患者出现遗尿症可能预示着生活习惯不良、尿路感染、膀胱炎、前列腺增生、膀胱过度活动症等疾病。1、生活习惯不良如果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睡眠过深、睡前饮水过多等不良习惯,可能会导致尿液在膀胱内潴留,从而引起遗尿症的出现。建议患者调整生活习惯,避免睡前饮用大量液体。同时,患者也可以通过定时训练的方式,如在固定时间点提前如厕,从而缓解不适症状。2、尿路感染尿路感染通常是细菌侵入引起的,会产生尿频或者尿急,也会引起尿痛或者排尿不畅等症状,导致18岁还会突然尿床,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抗感染药物治疗,比如头孢克肟胶囊、阿莫西林胶囊等。3、膀胱炎如果患者存在膀胱炎,在炎症的刺激下,可能会导致膀胱黏膜充血、水肿,从而引起尿频、尿急等症状,也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尿床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左氧氟沙星胶囊、头孢克肟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4、前列腺增生前列腺增生主要是由于年龄增长、体内雄激素水平增高等因素引起的,可导致前列腺体积增大,压迫尿道,从而引起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会出现尿床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非那雄胺片等药物进行治疗。5、膀胱过度活动症膀胱过度活动症是一种以尿急为特征的疾病,可能与感染、神经系统疾病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尿失禁的症状,同时,也可能会伴有夜尿增多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琥珀酸索利那新片、酒石酸托特罗定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注意休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保持愉悦的心情和稳定的情绪,避免过度紧张和压力过大。建议患者应及时到医院完善相关检查,明确原因,再进行针对性治疗。
张瑜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孩子尿床中医辨证是什么
孩子尿床中医辨证可能是心肾不交、肝胆湿热、心脾两虚、膀胱虚寒、肾气虚等原因导致的。 1、心肾不交 如果孩子平时过度劳累,会损伤心肾之阴,导致心肾不交,从而出现尿床的症状。孩子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药物进行治疗,可以起到滋阴降火的作用。 2、肝胆湿热 如果孩子长期食用辛辣、油腻的食物,会导致肝胆湿热,主要表现为小便发黄、尿频、尿急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尿床。孩子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龙胆泻肝丸、清肝散等药物进行治疗。 3、心脾两虚 心脾两虚主要是由于先天不足、饮食不节、久病失调等原因引起的。孩子会出现心悸、失眠、多梦、尿床等症状。孩子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归脾丸、人参健脾丸等药物进行治疗。 4、膀胱虚寒 膀胱虚寒主要是由于长期吃生冷寒凉的食物、久病不愈等原因引起的。孩子会出现小便清长、尿频、尿急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尿床。孩子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右归丸、金匮肾气丸等药物进行治疗。 5、肾气虚 肾气虚主要是由于先天不足、过度劳累等原因引起的。孩子会出现小便清长、遗尿、尿频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尿床。孩子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金匮肾气丸、五子衍宗丸等药物进行治疗。 除此之外,建议孩子注意饮食清淡,可以多吃膳食纤维丰富的水果和蔬菜,如柚子、丝瓜、茄子等,保证睡眠,减少熬夜。若孩子出现明显不适症状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唐书生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3岁孩子尿床不知道醒怎么办
3岁孩子尿床不知道醒可以通过调整作息时间、养成良好的排尿习惯、心理疏导、进行膀胱训练、创造舒适的睡眠环境等方法进行改善。如有不适,建议家长及时带患儿就医治疗。 1.调整作息时间 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表,让孩子每天在固定的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白天避免让孩子过度疲劳,保证充足的午休时间,但午休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影响夜间睡眠。晚上睡觉前2小时内尽量不要让孩子喝水或进食含水分较多的食物,如水果、饮料等。 2.养成良好的排尿习惯 白天鼓励孩子定时排尿,例如每2至3小时提醒孩子去厕所排尿一次,逐渐让孩子养成主动排尿的习惯。晚上在孩子可能尿床的时间点,如入睡后2至3小时,尝试轻轻唤醒孩子排尿,让孩子在意识清醒的状态下上厕所,帮助孩子建立起夜间排尿的意识。 3.心理疏导 不要因为孩子尿床而责备或惩罚孩子,以免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要以耐心和理解的态度对待孩子尿床的问题,告诉孩子尿床是很常见的事情,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好转。可以给孩子讲一些关于勇敢面对尿床问题并逐渐克服的故事,增强孩子的信心。 4.进行膀胱训练 逐渐延长孩子两次排尿之间的时间间隔,以增加膀胱的容量和憋尿能力。例如,开始时让孩子憋尿10 分钟,然后逐渐延长到15分钟、20分钟等。在训练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孩子的反应,如果孩子出现尿急、腹痛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训练。 5.创造舒适的睡眠环境 保持孩子的卧室安静、舒适、温暖,温度和湿度适宜。选择透气性好、吸水性强的床垫和床单,以便在孩子尿床后能够及时更换,保持床铺的干燥。可以在孩子的床上铺上防水垫,防止尿液渗透到床垫中。同时,要注意孩子的睡眠姿势,避免孩子趴着睡觉,以免压迫膀胱导致尿床。 家长应保持耐心和理解,尿床是儿童发育过程中常见的现象,通常会随着年龄增长自行改善。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则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的小儿泌尿外科就医。
赖义明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17岁突然尿床马上醒了怎么回事,怎么办
尿床在临床上一般指的是遗尿症。17岁突然出现遗尿症后马上醒了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也可能是过度劳累、精神压力过大、膀胱炎、神经源性膀胱等原因导致的,患者需要对因治疗。 1、正常的生理现象 如果在睡觉前大量饮水,可能会导致尿液在睡眠期间积聚,引起遗尿症后马上醒了的情况发生。通常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过分担心,也不用进行特殊治疗。建议睡前避免大量饮水。 2、过度劳累 若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从事重体力劳动,身体没有得到充分休息,可能会导致身体乏力,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膀胱括约肌的控制,从而出现上述现象。平时要注意多加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3、精神压力过大 倘若长期精神压力过大,可能会导致大脑皮层功能出现异常,引发上述情况。可以适当进行户外散步,有助于排解压力。必要时,也可以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心理疏导的方式进行治疗。 4、膀胱炎 膀胱炎是指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膀胱炎症,可能与药物、结石、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可能会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由于膀胱黏膜充血水肿,还可能会出现此类情况。可咨询医生后使用阿莫西林胶囊、金钱草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 5、神经源性膀胱 神经源性膀胱是指患者的膀胱功能出现异常,可能与脑外伤、脑血管疾病等因素有关,可能会出现尿失禁等症状,可伴随上述症状。可以根据医生建议使用盐酸奥昔布宁片、酒石酸托特罗定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遵医嘱通过膀胱扩大术等方式进行手术治疗。 患者睡觉的被褥要保持干净、暖和,尿湿之后,应及时更换。
孔德波副主任医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15岁突然尿床是什么原因
尿床一般指遗尿症。15岁突然出现遗尿症,可能是由于过度疲劳、精神压力过大、尿路感染、膀胱炎、神经源性膀胱等因素所导致,可通过药物或改善生活习惯等方式进行缓解。 1、过度疲劳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因为过度疲劳、睡前饮水过多等因素,导致膀胱无法在睡眠时充盈,出现尿床的情况。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同时,在睡前避免饮用过多的水分,可有效改善尿床的情况。 2、精神压力过大 如果患者长期处于精神压力过大的状态下,可能会导致大脑皮层功能出现异常,从而引起遗尿症。建议患者可以适当排解压力,多与家人及时沟通,避免长期处于精神压力过大的状态下。必要时,患者也可以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心理疏导的方式进行治疗。 3、尿路感染 如果患者不注意个人卫生,可能会导致细菌通过尿道口进入尿道上皮细胞,引起尿路感染的情况。由于尿道黏膜受到炎症刺激,从而引起尿床的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左氧氟沙星、头孢呋辛钠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4、膀胱炎 如果患者长期憋尿,可能会导致膀胱黏膜出现炎症反应,引起膀胱炎。患者可能会出现尿频、尿急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遗尿症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头孢呋辛钠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5、神经源性膀胱 神经源性膀胱是指患者的膀胱功能出现异常,可能与脑出血、脑梗死等疾病有关,会导致患者出现尿潴留、尿失禁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奥昔布宁片、盐酸丙哌维林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膀胱扩大术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保持规律的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同时要注意保持营养的均衡,避免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可以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西红柿等,有利于补充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还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打太极拳等,有利于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