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食药监总局:新生儿禁用茵栀黄注射液

  新生儿黄疸是很多宝宝出生后面临的一道“难题”,这时,不少医生会给孩子开茵栀黄口服液茵栀黄注射液。据业内人士估计,在中国,茵栀黄的市场每年达几亿元。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关于修订茵栀黄注射液说明书的公告,第一次明确了“新生儿、婴幼儿禁用”。茵栀黄注射液为何被禁,新生儿黄疸又该如何处理呢?

  据了解,此次国家食药监总局公告要求所有生产企业对茵栀黄注射液说明书增加警示语,即本品不良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应在有抢救条件的医疗机构使用,使用者应接受过过敏性休克抢救培训,用药后出现过敏反应或其他严重不良反应须立即停药并及时救治。同时,在禁忌项中明确标明新生儿、婴幼儿禁用,并在注意事项中写明:“目前尚无儿童应用本品的系统研究资料,不建议儿童使用。”

  消息一出,很多家长纷纷在网上表示,自己孩子刚出生时医生给开了茵栀黄口服液,担心会不会对孩子身体健康带来影响。

  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原主任张思莱指出,茵栀黄汤是中国的一种传统治疗黄疸的中药合剂,主要用于病理性肝炎的退黄治疗。目前经过西化处理市面上有茵栀黄口服液、茵栀黄颗粒和茵栀黄注射液,其中的主要成分都是茵陈、栀子、大黄(或黄芩)金银花提取物。这几味中药性苦寒,主要功能用于清热解毒,利湿退黄。一般茵栀黄口服液医生都建议吃3-7天。但是新生儿和小婴儿吃了茵栀黄制剂(或颗粒)不但可能会影响消化道功能,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常见的不良反应,而且还会促使肠道微生态平衡失调。此外,茵栀黄口服液中有金银花提取物,目前已经明确证实金银花可以诱发G6PD缺乏症(蚕豆病)者发病。

  江苏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护士长任义梅介绍,几乎每个新生儿都会出现黄疸,病理性黄疸一般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但生理性黄疸一般出现较迟,在出生后2~3天,4~5天达到高峰,此时很多宝宝已经回家了。家长在家观察时,出现三种情况时需及时就医。

  第一,仔细观察黄疸变化;若黄疸加深,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发生胆红素脑病。第二,观察宝宝日常生活;只要觉得宝宝看起来愈来愈黄,精神胃口都不好,或体温不稳、嗜睡、易哭闹等,要及时就诊。第三,注意宝宝大便的颜色,如果是肝脏胆道发生问题,大便会变白,但不会突然变白,而是愈来愈淡,如果再加上身体皮肤颜色突然又黄起来,就必须看医生了。

  需注意,观察新生儿皮肤黄染的程度,须在自然光线下,在灯光下观察,可能会影响判断结果。

2016-10-19 01:05:32浏览24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医生挂号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