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5岁女孩因用药不当致聋 家长要学会合理给孩子用药

  30万名儿童因抗生素致聋

  不安全用药导致少儿突聋并非只有宣传片里的浠诺。有数据显示,滥用、错用耳毒性药物是儿童后天致聋的主因,中国7岁以下儿童因为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造成耳聋的数量多达30万,占总体聋哑儿童的比例为30%~40%。药害猛如虎,但抗生素使用不当致聋只是中国儿童用药重重隐患的冰山一角。据北京儿童医院2006年的报告数据显示,中国儿童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约12.9%,新生儿更高达24.4%,分别为成人的2倍和4倍。

  6000家药厂生产儿童药品仅30多家

  救命药为何成了害人药,很大程度上在于儿童剂型的缺乏。我国儿童人口占总人口的20%以上,但目前国内90%的药品无适用于儿童的剂型,部分特殊儿童药品甚至供应短缺。全国工商联药业商会的调查显示,全国6000多家药厂中,专门生产儿童用药的仅10余家,有儿童药品生产部门的企业仅30多家。儿童用药开发周期较长,生产批量小、批次多,工艺也相对复杂,生产成本较高,而利润太低。药物减小剂量,不像卖食品换个小包装那么简单。根据新药审评的有关规定,同样一种药要生产小剂量装,需要报国家药监局审批,提供研发数据来证明确实适用于儿童。目前我国3500多个药品制剂中,供儿童专用剂型仅60种(含中成药),药品中98%没有儿童剂型。儿童药品不仅没有相应的剂型,甚至连剂量也没标清楚。

  儿童用药靠掰、剂量靠猜

  由于没有合适的剂型,长期以来,儿童在接受治疗和使用药物时,常被当做“缩小版的成人”:孩子生病吃药时常将成人用药片分成几份,有时碾成粉末分成几份喂给孩子,“用药靠掰,剂量靠猜”,实在难以精确儿童用药的剂量,此外,抗生素的滥用,处方不规范等都给儿童造成极大的用药安全隐患。

  家长要学会合理用药

  儿童用药安全中家长的不良用药行为也会儿童带来安全隐患。家长们常常对孩子的用药安全存在诸多误区,典型的就有:

  1、担心副作用,症状消失就停药;

  2、根据经验给小孩用药;

  3、用药剂量不按医嘱;

  4、将药溶于食物后给小孩服用;

  5、用药不见效,会自己加大剂量;

  6、中午忘吃药,晚上会加倍用药等。

  一名儿科医生提醒家长,儿童用药首先要求的就是安全性,因此平常给儿童用药,应尽量遵医嘱。家庭常备儿童药品也应与医生充分沟通,弄清楚所备药物的作用、功能,尽可能给儿童选择儿童专用剂型药物。

  另外不要擅自增加或减少剂量。以免失去适应的药效,同时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不要随意改变给药时间。这是根据药物的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等制定的,以确保疗效及减少不良反应。不要任意联合用药。有的家长想让孩子尽快好起来,就把多种药物一起使用,这不仅可能影响疗效,还会加重不良反应。

2016-09-18 01:19:33浏览17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医生挂号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