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新生儿这三个部位很娇气

邓莉 消化内科 主任医师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三级甲等

  刚出生的小宝宝软软糯糯的,十分可爱。但新上任的奶爸奶妈们也别光顾着沉浸在喜悦中,新生儿(出生~28天的婴儿)的护理也得多上心。除了日常的喂奶、换尿布、洗澡,脐部、耳朵、口腔尤其容易因为护理不当造成不必要的感染。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邓莉在“家庭健康保卫站公益活动”现场提醒各位宝妈特别要注意这三个部位的护理。

  脐部要干燥

  脐带是宝宝在出生前和妈妈连接的重要纽带,一声啼哭,医生首先就要剪断母婴的这条连接。之后父母要格外注意宝宝脐带断端的护理,一般情况下出生后7~10天能长好。一旦脐部感染,非常容易造成败血症等疾病,后果严重。所以一定要尽量保持脐部干燥。

  在护理的过程中,注意洗澡的时候避免沾水,可用薄纱布轻轻地盖在宝宝的肚脐上保护,也可以用75%的酒精消毒清洁。提醒大家,别用老方——紫药水,以为能“把干”,其实紫药水只能保持表面的干燥,效果并不理想。如果孩子出现化脓的情况,别拖着,赶紧到医院就医。

  耳朵要防湿

  婴儿期的孩子多是平躺在床上,很多“液体”在不经意间就偷偷的流进了耳朵里面。比如孩子吐奶、哭泣,家长没有及时发现并擦拭干净,奶水和泪水就流进耳朵里了。这时候家长可以用干燥的棉签轻轻的蘸一蘸外耳道,千万别使劲深入,以免造成伤害。还有就是洗澡的时候,洗澡水也是隐患,洗澡洗头时可以用手轻轻的将孩子的外耳廓盖住外耳道,减少水的进入。

  口腔防感染

  我们知道新生儿的粮食就是妈妈的母乳或者是配方奶,为了防止口腔感染疾病,就得从源头抓起。首先是妈妈的双手、内衣、乳房都要保持干净,勤清洗、常换洗,减少细菌寄存的可能性。

  喝配方奶的宝宝,奶瓶、奶嘴要经常消毒,最好的消毒方法就是用沸水煮一煮,简单有效,虽不必每次喂奶时都消毒,但也要有这个意识。

  每次宝宝喝完奶,给孩子擦嘴也别拿过一块毛巾就擦,尽量准备一块专用的擦嘴巾。有的孩子口腔里面会长鹅口疮,家长检查时以为是奶块没在意,其实这是真菌感染,采用2%~5%的苏打水简单治疗可以缓解,如果反复且无效要就医治疗。

2016-07-14 01:58:03浏览11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医生挂号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