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宝宝出生3天不拉“粑粑” 警惕先天性巨结肠

林惠芳 儿童保健科 住院医师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三级甲等

  指导专家: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小儿外科 乐盛麟主任医师

  丁丁2个多月大了,最让妈妈头疼的是他的排便问题,刚出生的时候,丁丁没有像其他小婴儿那样,一两天就开始排胎便了,直到第四天他才开始拉了一点点“粑粑”,之后也是好几天没拉,小肚子鼓得像个小圆球似的,妈妈只能隔几天用开塞露帮他通一次便。而这也影响了丁丁的胃口,让长得比同龄宝宝都要落后一些了。实在没辙了,妈妈只好把他带去医院,结果发现,丁丁的便秘问题,其实是因为他患有先天性巨结肠。医生说,丁丁有一段肠子的神经节细胞发育不全或缺失了,当大便时,这段肠子因不敏感而不蠕动,结果使得粪便不能往下推进,都堆积在那了,需要通过手术切除这段病变的肠段,以恢复正常肠蠕动来恢复正常排便。

  小宝宝通常会在出生后十个小时内首次排出粪便,即胎便,一般胎便在2-3天可以排干净,但也有一些小宝宝,他们出生两三天了都还没见到有第一次“粑粑”出来或仅拉出了少许。之后也是好几天甚至一两周才排便一次。家长一开始以为孩子只是便秘,也没有太在意,直到孩子好些天拉不出大便,肚子鼓得像个小圆球似的时,才到医院求助,结果发现孩子并不是普通的便秘,而是先天性巨结肠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

宝宝出生3天不拉“粑粑” 警惕先天性巨结肠

  先天性巨结肠,又称先天性无神经节细胞症或赫什朋病,是由于病变肠段神经节细胞缺失,导致肠管持续痉挛,粪便无法往下推进而淤滞在近端结肠,使该肠管肥厚、扩张,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胃肠道先天发育畸形,多见于新生儿,据有报道,其发生率为1/2000-1/5000。

  一旦确诊是巨结肠时,通常需要通过手术切除病变的肠段,以恢复正常肠蠕动来恢复排便,否则,则会使得病变肠段以上正常的肠管继续扩张,最终导致原来本可以保留的正常肠管,最后也因手术延迟而不得不切除掉,而且孩子长期腹胀厉害时,也会影响其食欲,胃口差了,吃进去的东西少了,最后也会影响其营养物质的吸收而导致小儿发育迟缓、消瘦。

  看到这,可能有些家长就慌了,便秘可是小儿很常见的一种现象啊,孩子“粑粑”拉不出来时,怎么才能及早发现是巨结肠引起的便秘而不是普通的便秘呢?

  一般来说,如果小宝宝在出生后48小时内无胎便或仅有少量胎便排出,或出生后有顽固性便秘,3-7天甚至一两周才排便一次,严重的甚至不灌肠就无法自主排便,体检可见腹胀如蛙腹,腹部可触及质硬粪块,那么,爸爸妈妈就该要提高警惕了,需及时带孩子到医院检查,通过直肠指诊、钡剂灌肠造影和直肠粘膜病理活检等检查,以排除先天性巨结肠的可能。当然,爸爸妈妈们也不必因为孩子两三天没拉“粑粑”就紧张得不得了,有些孩子,尤其是母乳喂养的孩子,有时也会两三天不解大便,但如果孩子吃奶好,腹部不胀,大便性状无异常,则不必过分担心。

  总之,家长在遇到孩子排便困难的问题时,既不要大意,也无需过分恐慌,爸爸妈妈需要做的是:除了需要留意孩子的排便频率,也需密切关注孩子的其他情况:如出生后第一次排便的情况,大便的性状如何,是否伴有腹胀、呕吐、胃纳差等情况,并将这些情况尽可能详细地提供给医生作为参考,一旦确诊时,要听从专业医生的建议。

  (通讯员:林惠芳)

2016-06-27 01:22:54浏览6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医生挂号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