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孩子7岁以下不宜服用固体药片

  随着现代人们对健康的倍加重视和关注,儿童如何用药、用药剂量、用药宜忌等皆成为人们热议的重点,家庭医生在线最近推出的一项《儿童安全用药调查》显示,高达53.5%的家长给7岁以下的小孩服用过颗粒药物,45%的家长会靠自己拿捏给小孩服药、执行“差不多主义”。

  儿童不合理用药比率高达12%—32%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药学部主任药师何艳玲教授表示,我国儿童不合理用药高达12%—32%,在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儿童对药品不良反应占12.9%,新生儿占24.4%,是成人的两倍。

  那么儿童不合理用药为何严重?何艳玲教授介绍到,目前由于我国儿童用药品种剂型规格不全,90%的药品都没有儿童剂型和包装,在我国3500多种药物制剂中,专供儿童使用的仅有60种。适合不同年龄儿童服用的药类品种少、规格少,剂型少,儿童用药市场完全不能满足儿童患者的需求。在全国4000多家药品产家中,可以生产儿童药的仅约100多家,究其原因,儿童用药利润低,因而绝大部分商家都不愿生产。

  另外,何艳玲教授指出,医院或药店中购买到的药品中,缺乏对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及有效方面资料说明。所以在人们现实生活中,有高达79%的药物是在没有获得儿童使用许可情况下,给儿童服用的。

  7岁以下儿童不宜直接服用固体类药物

  据家庭医生在线调查显示,53.5%的家长曾给7岁以下的小孩服用过颗粒、胶囊等固体制剂,何艳玲教授提出:“3岁以下儿童不能直接服用药片、胶囊或颗粒等固体药物,7岁以下儿童建议也不能直接服用,许多家长缺乏儿童用药常识,直接对7岁以下儿童服用固体制剂容易导致误吸入肺部导致窒息,中国每年都会出现很多这样的情况,往往一个鲜活的生命,几分钟就没有了。”

  此外,何艳玲教授特别指出,部分药物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有着负面的影响,特别是婴幼儿时期极易发生消化功能紊乱,婴幼儿吞咽药片有困难,大多不愿服药,给药宜用液体制剂,注意色、香、味和给药方式。

  新生儿需慎用外涂药

  在新生儿用药的过程中,何艳玲教授建议,出生不久的新生儿,切忌用胶布、氧化锌药膏及中医药膏。在对患儿的皮肤用药或者消毒时,一般不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如水杨酸、浓碘酊等,以免皮肤发生水泡、脱皮及腐蚀。另外,局部涂药面积不可过大,浓度不可过高,例如,硼酸,否则可能引起急性中毒。使用酒精过后一定要让其挥发,否则也容易引起小孩中毒。

  “差不多主义”不可轻易使用

  某些家长在给孩子服药时执行“差不多主义”,服药时间和用药剂量随意性比较强,假如孩子错过了时间服药,下次就多吃一点……殊不知,药物剂量都是经过大量的实验验证,有严格的要求。用量过少达不到治疗效果,用量过大则会增加毒副作用,尤其肝肾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的儿童,极易受到损害。

  那么儿童应该怎样科学用药呢?何艳玲教授介绍,首先家长应接受用药教育,增强儿童用药知识,不确定时一定要咨询药师,在用药上要严格遵照医嘱。此外,对说明书上的剂量、适应症、用药时间和次数等要特别留意,杜绝使用儿童用药有禁忌的药品,并注意观测小孩身体的不良反应,如果出现要及时医治。一般情况下,用药3天,应及时复诊,并在医生指导下确定停药时间。

2016-06-16 01:03:01浏览88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专家在线
查看更多儿科医生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医生挂号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