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除夕带娃千万别做这几件事

  春节是全家团圆的日子,除夕则是除旧迎新的日子,吃团圆饭、守岁、放烟花、看春晚……这些都是除夕必做的事情。但对于宝宝来说,可不能像大人一样什么都做哦,39育儿提醒各位家长,除夕带娃千万别做这几件事。

  1.守岁

  守岁,又称照虚耗、熬年、熬夜,指在除夕夜一家人团聚,熬夜迎接农历新年的到来,简单地说就是一家人团聚听到零点的钟声响起。虽然守岁有着良好的寓意,但是不建议让宝宝守岁哦,小婴儿可能还能照常睡觉,但是两三岁大的孩子可能就会异常兴奋,跟着大人一起守岁。

孩子 女 新年 春节 红包 利是_16374433_xxl

  守岁就得熬夜,会打乱孩子的正常作息,如果春节期间也跟大人一样作息错乱,不仅容易健康出问题,而且还会养成不好的生活习惯。孩子生活规律的养成通常需要较长一段时间,然而一旦破坏了原先的规律之后(如除夕守岁)要重新建立并非易事。

  2.大吃大喝

  过年了,家里总会准备很多好吃的,各种大鱼大肉,各种零食、饮料,有的家长觉得过年开心,平常对孩子的限制也都放开,孩子就很容易吃太多。孩子大吃大喝的后果,轻则食积、重则上吐下泻。

  3.燃放烟花爆竹

  过年自然少不了烟花炮竹,一些大城市都明令禁止不允许燃放烟花炮竹,然而在城郊和小地方,依然是少不了的重要活动之一。尤其很多城市人过春节还会回到农村老家,那么就更有机会接触烟花炮竹。每年春节被烟花炮竹炸伤烧伤的案例非常多,家长务必要提高警惕,家里的烟花爆竹一定要收好放好,不能让宝宝独自燃放,更不能拿在手中燃放,家长最好能尽量避免宝宝接触烟花炮竹,观赏的时候也要大人陪同才行。

  对于年龄较小的宝宝,最好让孩子远离烟花爆竹燃放区域,燃放时应护住宝宝的耳朵,以防宝宝被吓到,或者影响宝宝的听力。

  相关阅读:除夕的习俗

  除夕这天,有贴春联、挂灯笼、贴年画、吃年夜饭、发压岁钱等习俗,我们在做这些事情的同时,可以给孩子讲讲这些习俗的意义和由来。

  贴春联: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贴年画: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汉族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

  放烟花爆竹:中国汉族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挂灯笼:中国的灯笼又统称为灯彩。起源于18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的除夕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除夕之夜守岁,门口挂着红灯笼,堂屋燃着熊熊的红火,点着蜡烛或油灯,一家人围桌而谈。

  年夜饭:家庭是华人社会的基石,一年一度的团年饭充分表现出中华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家人的团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与满足,老人家眼看儿孙满堂,一家大小共叙天伦,过去的关怀与抚养子女所付出的心血总算没有白费,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轻一辈,也正可以借此机会向父母的养育之恩表达感激之情。

  压岁钱: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们齐集正厅,高呼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新年快乐,列队跪拜;而后伸手要红包。


2016-02-07 01:00:33浏览12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