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二胎时代如何预防孕期糖尿病

  随着中国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高龄产妇预计将越来越多,孕期糖尿病的发生率也会大幅增高。为帮助育龄女性管好血糖,日前,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牵头、世界糖尿病基金会支持的“中国妊娠合并糖尿病的系统管理”项目在京召开专家讨论会。该项目负责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兼妊娠并糖尿病协作组组长杨慧霞教授呼吁:中国亟待建立“孕前——孕期——产后”系统的糖尿病管理模式,建设健康中国应从健康孕期开始。

  杨慧霞教授介绍,妊娠合并糖尿病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妊娠前就患有糖尿病,另一种是妊娠期糖尿病。但这两种情况往往被混杂在一起,因为目前育龄女性并没有定期检测血糖的意识和习惯,很多人第一次做糖尿病筛查都是在孕期。调查数据发现,中国20岁以上的女性中,8.8%患有糖尿病,14.9%处于糖尿病前期,其中60%的糖尿病患者未被诊断。这就意味着,一些本就患有糖尿病的女性最终带“糖”进入了“备孕期”,从而增加了流产、胎儿畸形的风险。

  此外,国际糖尿病与妊娠研究组(IADPSG)数据显示,中国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在17.5%左右,也就是说,每6个孕妈妈中就有一人是妊娠期糖尿病,且高龄产妇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几率更大。杨慧霞说,曾发生过GDM的女性,再次怀孕后发生GDM、产后2型糖尿病及并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都会增加,而且生出的巨大儿,日后青春期出现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的风险也较其他孩子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研究显示,GDM女性在产后一年发生空腹血糖受损的风险为5.5%,发生糖耐量受损的风险为38.7%。然而,目前中国针对GDM母儿产后的长期随访还非常匮乏,大部分GDM女性的复查就截至产后42天。

  在此情况下,“中国妊娠合并糖尿病的系统管理”项目应需而生,其目标就是为中国育龄的有糖尿病史的女性及高危人群提供系统的“孕前——孕期——产后”糖尿病管理,以减少糖尿病对母儿健康的近、远期影响。项目计划在中国建立15个GDM系统管理中心,辐射30个社区医院,探索“社区——医院”紧密合作,产科、内分泌科、儿科和营养科联合的跨学科糖尿病管理模式。

  杨慧霞教授强调,教育在妊娠合并糖尿病管理中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一方面需要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医生对疾病的诊断、预防及治疗能力。另一方面需要唤起育龄女性对疾病的重视,增强她们备孕前检查血糖的意识,以便早发现、早干预,管理好血糖后再怀孕。针对GDM患者,目前诊断后的干预和治疗主要在孕期,随访仅截止到产后42天,今后要增加对远期的母儿随访。同时要教育GDM患者平安产子后并不意味着血糖管理到此结束,要坚持产后复查,准备生育二胎前更需要检测血糖,以防GDM卷土重来。

2015-11-13 01:54:54浏览74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专家在线
查看更多儿科医生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