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我国儿童安全用药问题多

  近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央广网联合各主流媒体、行业协会举办了2015“儿童安全用药”高峰论坛。2015年9月1日至10月31日是第五个“全国安全用药月”,儿童安全用药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从目前我国医疗机构和市场上来看,适宜儿童的制剂十分缺乏,儿童用药信息不足,全社会对于儿童用药知识的科普也不够,这些问题不仅造成医生和父母的困扰,最关键的是与儿童的健康直接相关。

  现状一:没药

  孩子病了,但是很多药没有儿童服用的剂型或是根本没有这种药,这可愁坏了家长。在此次论坛上,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儿童医院药剂科主任王晓玲介绍说,在常用的1053种药中,大概只有56%药剂适合儿童和成人共用,而儿童专用药少之又少,特别是小于2岁的婴幼儿专用药。

  不仅药物种类少,剂型也远远不能满足儿童的需要。世界卫生组织提倡儿童使用滴剂、糖浆剂、粉末、吸入剂、气雾剂、栓剂等,我国药企很难提供满足需求。

  既然某些儿童药没有,医生也只能酌情使用能共用的成人药替代。用成人药治疗儿童病,多少还是有风险的。首先,家长一定要根据医生的遗嘱按量服用,研磨药片和分割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卫生和损耗。多了会造成药物中毒,少了又起不到疗效。成人药一般口感差,孩子很抵触,这也需要家长想办法解决喂药的问题,有些药可以放到食物中一起喂。

  现状二:吃错药

  儿童,尤其是新生儿,对于药品极为敏感。但是大部分的药品说明书上标注不清,儿童酌情、遵医嘱、哪些儿童禁用、新生儿能不能用,这些问题经常让家长和医生不知道该怎么“酌情处理”。说明书不明确,吃还是不吃,吃多少,是个很为难的事情。

  加上最近频发的退烧药夺走儿童生命的事故,作为家长一定要认真阅读说明书并遵医嘱。说明书没有明确说儿童可以用,千万不要随便给孩子吃。有哪些副作用、几岁到几岁能用、用法用量,都要看清楚说明书。家长细心一些,就能避免因为吃错药造成孩子伤害的悲剧重演。

  现状三:误服药

  儿童中毒每天都会发生,大部分发生在家里,其中60%是药物中毒,主要是儿童误服药造成的。儿童的天性就是好奇一切事物,尤其是3岁以下的婴幼儿,习惯用嘴来探索世界。经常发生儿童误食父母的药物,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

  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就要提醒父母一定要把药品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比如比较高的柜子等。药品的盖子和包装也一定要密封好,别让孩子轻易能够打开误食。

  新闻背景:

  10月23日,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团委、北京市少工委联合指导,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央广网主办的2015儿童安全用药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本次论坛围绕2015“全国安全用药月”活动宗旨,以“指导、关注、责任”为主题,旨在倡导对儿童这个特殊群体的关注,提高全社会对儿童安全用药的指导,搭建儿童医药产业发展的权威传播平台。本次论坛得到药品安全合作联盟、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医疗器械分会、首都儿科研究所的大力支持。

2015-11-09 01:42:40浏览38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