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热点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育儿 > 亲子热点

注满孩子的储爱槽

举报/反馈
2015-08-10 00:20:34生命时报

  有位美国心理学家提出过一个“储爱槽”理论,意思是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储存爱的能量的容器,如果里面的爱很少,这个人就很难给出爱、表达爱,相反,他们更需要的是来自外界的爱,就会经常性地索取他人的爱,求而不得就可能会生气愤怒。也就是说,只有内在的爱足够,才会更好地爱自己、爱别人,而“储爱槽”最早的爱的注入来源于父母。尤其是婴幼儿时期,父母或者养育者很好地给予了安全、舒适、及时的爱,孩子就容易获得满足,建立起安全的依恋关系,内心就比较有能量,“储爱槽”充盈。成年后,孩子就可以带着满满的爱离开原生家庭,去建立自己的新家庭,继续幸福地生活下去。那么,如何才能让孩子的“储爱槽”充满爱呢?

  1岁前,及时回应孩子发出的信号。父母及其他主要养育者要特别关注孩子的需求,渴了、饿了、困了、疼了、委屈了,要及时满足或给予关怀、安慰,让孩子感受到爱,协助其发展出安全型的依恋关系。对一个没有自我照顾能力的孩子来说,能否活下来,他全部的指望就是身边的养育者。需要被及时满足,孩子就会对这个全新的世界充满信任,感到被爱、安全,就会逐渐形成稳定的情绪。

  几个月的宝宝就会发出各种信号来吸引妈妈的关注,再大一点,宝宝会说话、走路了,就会通过呼唤、跟随,甚至哭闹、嬉笑等方式表达对父母的依恋。作为父母,要及时给予回馈,比如,告诉宝宝这个可以摸,那个不可以碰。有的宝宝爬到床边就会回头看看妈妈,此时妈妈就要及时给予孩子反馈,或者微笑默许,或者鼓励,或者严厉制止。宝宝就会知道,爸爸妈妈随时在身边,自己是安全的,不用害怕。这样,宝宝就会建立起对爸爸妈妈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基本上,孩子关注的是“所依恋的对象在附近吗?他接受我吗?他关注我吗?”如果孩子察觉这些问题的答案为“是”,则孩子会感到被爱、安全、自信,就容易发展出安全型的依恋关系。但是,如果孩子察觉到这些问题的答案为“否”,孩子会体验到焦虑、失望、恐惧等情绪,容易发展出其余三种(多虑型、超脱型与恐惧型)依恋关系。妈妈或者主要养育者可以经常给孩子这样的反馈,“妈妈在”、“爸爸妈妈是爱你的”……

  避免阴晴不定,约定规则是更好的教育方式。除了需求得到满足,主要养育者的情绪也会影响孩子对爱的接收,尤其是妈妈。情绪暴躁波动大的妈妈,带给孩子的感受是有时候被爱,有时候被嫌弃,这样他的储爱槽也是一会“储蓄爱”,一会流失爱,甚至孩子更容易感受到不被爱的场景。比如妈妈受工作或其他事情影响,本来情绪就不太好,正巧这时孩子把碗打碎了,他很可能就会受到妈妈大声呵斥,孩子预先不知道妈妈的情绪,他接收到的信息就可能是这个碗比他重要,妈妈更爱碗而不是他。一般孩子失手打烂碗,他可能已经有自责情绪了,如果家长再指责,孩子可能内化的就是自己笨,不被爱,变得不自信,容易自责。所以,妈妈要觉察孩子的情绪,适当安抚,提醒下次小心,教会正确的拿碗方法,约定规则是更好的教育方式。

  还有一类妈妈,情绪容易反复,高兴的时候对孩子有求必应,心情不好时可能拿孩子撒气。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可能为了讨好妈妈而从小学会察言观色,不轻易表露自己的真实情绪,长期压抑自己的真实想法。等到压抑不住的时候,来一次大爆发。长大后,这样的孩子可能也会形成反复无常的情绪,甚至和妈妈建立起矛盾关系。

  父母关系和谐。有些夫妻吵架会拿孩子做挡箭牌,或者在孩子面前指责另一方,这对孩子来讲是难以接受的。而父母在孩子面前吵架,孩子通常会认为是自己的原因,觉得是自己不够好。有些家长还会把夫妻矛盾直接归因到孩子身上,比如有些人会说,“你看看就是因为你太淘气,爸爸生气了”,“就是因为你不好好吃饭,妈妈不理我们了”。这些“就是因为你”的归因方式会让孩子认为自己要为父母的关系负责,可是他理解不了又承担不起大人间的纷争,只好怪自己,“储爱槽”就更难充满爱了。

  总结来讲,要让孩子“储爱槽”充盈,成为一个会爱、有能力爱,也容易被爱的人,父母要给孩子注入爱、传递爱,表达理解、支持,营造一个温馨、稳定、和谐的成长环境。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