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网友提问:18个月宝宝,开始变得有点叛逆。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哭闹,赖地上。现在的处理办法有二:1。和他讲道理或者说他感兴趣的事情转移注意力;2。冷处理。面对这样的问题,请问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过了1岁半以后,宝宝就进入了所谓“第一反抗期”的时期。过去老实听话的宝宝,逐渐开始变得任性,经常说“不要”,这在父母看来,很难让事情顺利地进行下去。
“反抗”一词包含有“抵抗”的意思,宝宝并不是毫无道理地抵抗,其实他们是在坚持自己的主张。如果这些主张得以实现,对于宝宝“自我”的确立非常重要。 如果仔细观察这种状态下宝宝的举动就可以明白,这是宝宝有了自我主张的表现。例如,想要自己穿鞋、想要自己用筷子、想要自己洗碗等等,大都是坚持自己的主张。但是语言表达能力还相当贫乏的2岁宝宝只会说“不要”和“自己做”,很难将自己的想法准确地传达给父母,而被误以为是在“反抗”、“任性”。 其实,这个时期的反抗表现,是宝宝自我发展的必经阶段,爸爸妈妈们应该正确地看待这一现象,尽量放手让宝宝自己动手尝试各种事物。这样做不仅满足这一时期宝宝心理上的需求,同时还可以提高宝宝各个方面的能力。
人们在形容与孩子有关的东西时,通常用到的词都是“可爱”,即便是喜欢破坏的孩子,也会被家长善意地称作“顽皮”、“淘气”,然而在英国,人们却用“可怕”来形容两岁的孩子。如今,“terrible twos”(可怕的两岁)更是已经成为英文中一个固定的说法。之所以说这个年龄的孩子可怕,是因为他们在这时开始表现出与过去不同的特征,非常难缠,喜欢作对,万事都有叛逆倾向。因此,也有幼教专家把此阶段称为“人生第一青春期”,泛指一岁半到3岁之间。
2岁之前,孩子处于生理快速成长期,学习吃喝拉撒,爬坐立走,听音说话,欲求基本都能跟家长的意愿合拍。2岁以后,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萌发,具有独立做出选择的冲动。然而,限于他们不能像大人一样用语言表达,只能把喜怒哀乐写在脸上。他们经常会反抗大人的决定:天冷了不肯增加衣服,下雨天要往外跑,为看动画片不去吃饭,家里有许多小汽车还要闹着买……在孩子“闹独立”的过程中,你会遇到以下种种情况:赌气时拒绝父母的要求,和大人唱反调;不理睬父母,不要父母搂抱和亲热;不呆在父母身边,从父母身边跑开;满足不了他的要求,躺在地上撒泼打滚。
孩子在2岁左右表现出的“反抗精神”是他们必经的发育阶段,家长需要做的是正确疏导,而不是施以“管教”。首先,家长要明白,孩子在2岁时特别需要父母的情感支持,因此父母不要强制要求孩子“不准干什么”和“必须干什么”,而是要给他们一些选择机会。比如给孩子吃水果,不要简单地命令他们吃苹果,而是将香蕉、苹果、橘子、猕猴桃等多种水果摆在孩子面前,让他们自行选择。 其次,可以和孩子平等地进行“条件”交换。如果孩子在大风天非要出门,但又不想戴帽子,此时家长就可以这样跟孩子说:“妈妈都答应带你出门了,你是不是也该答应我们戴上帽子啊?”给予孩子尊重,也教会他们尊重别人,可谓一举两得。 最后,家长要学会让步,如果孩子的行为与父母意愿不一致,但孩子也不会因此而遭遇危险时,最好让孩子自己做主,父母没必要强加干涉。
让孩子用语言表达要求,但不能纵容他的不良习惯。如果你遇到孩子在超市里大吵大闹地要蛋糕,不要因为周围人的目光让他得逞。你可以把他带出来,用平静的语言告诉他:“因为你的表现很差,所以妈妈不能给你买蛋糕。如果你想吃蛋糕应该对妈妈说。”慢慢地孩子就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法。如果孩子撒泼打滚,以冷处理为主,不要理会他,更不要哄劝,无原则地满足他的无理要求。多次尝试后,孩子会知道--用撒泼打滚的方式并不能换来家长的“妥协”,以后也就不会采取这种行动了。
独立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重要的一步,但父母不要忘记,两岁左右的孩子还太小,不知道行为的后果,不能预见可能发生的危险。因此,他们会做出一些可能会产生危险后果的行为,因此,要特别保护好孩子的安全。在孩子疲惫和饥饿的时候,就该让他们休息或者吃一些平常喜欢的零食,有助于缓解紧张的情绪,而不是教他学习新东西或做事情。周围环境的变换也会让孩子紧张,反抗心理加重。比如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或当孩子生病时,通常他们的情绪很低落,容易和父母对着干,这时父母应理解孩子,不妨多宽容他们一些。
国外的妈妈们当听到孩子对自己说“不”的时候会兴奋地跳起来,因为,她们认为这是孩子成长中的一个标志(2岁左右),说明自己的孩子是健康成长的。而孩子唯唯诺诺、百依百顺并不是好现象,长大以后他可能会成为“问题”少年,用制造麻烦代替说“不”。
父母一定要记住:反抗行为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必经阶段,只有通过父母的帮助,孩子才能顺利度过反抗期。
主治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分院 康复科
主任医师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儿科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中医针灸科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隔离科
主任医师
深圳市儿童医院 中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