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美国中学不培养“学霸”

  开课必须严格审核

  与中国现有的语文、数学、英语等文化课程不同,美国中学的课程可以说五花八门。除了常规性课程外,还包括舞蹈、心理、人文地理、电脑程序、种植、美食、农业等一系列实用性很强的课程。这些课程不仅能在很大程度上激起学生的兴趣,还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职业技能。

  不过,想要开设一门课程并不简单,要经过一个很长的过程。首先,课程申请人需提交所开课程的教案、职业规划、课程前景等资料,审核通过后选拔教师。根据内容的深度、难度,将课程分为不同等级,提供给不同年级、不同水平的学生选择。低水平的课程为基本要求,修满学分即可毕业;高水平的课程则与大学衔接,学分为大学所承认,这样既能保证毕业生的质量,又为有潜力、志向高远的学生提供了深造的机会。例如,一位学生对医学感兴趣,从初中开始,便可以接触生物、人体学等方面的知识。在高中时,他可以选修相关课程,如果表现优异,其学分会直接被大学接受,继续在医学方面进行深造。

  人人都是优等生

  中国人都觉得学生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学习,其他都可以忽视甚至放弃,只要考上好大学,学生的任务就圆满完成。这在美国却行不通。

  美国中学生的课程丰富多样,学校不仅要求学生的成绩符合学校规定,还要求他们积极参与课余活动。位于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的圣保罗天主学校就是一个这样的典型。该学校是路易斯安那州一所名列前茅的学校,它不仅每年为美国高校输送大量人才,每年优生率达到85%,在其他方面也是很多学校中的佼佼者。从小学开始,该校每学期(有时甚至是每个月)都会举行科学小发明等活动,学生就是这些活动的创办人。他们在学校的实践课中发现了有趣或有用的知识时,都会以活动的方式来展现。每周,学生们还会将美食课的成品拿来售卖,所得收入用于学习所需。圣保罗每年都会输出各种类型的学生,其根本原因就是该学校注重教育的实践性。

  老师都是多面手

  美国教师行业在薪资、威望等方面具有很高的竞争性,成为教师并不简单,这也让美国教师大部分成了教育能手,能够独当一面,甚至多面。如数学老师也对生物、物理等学科有钻研,在学校或学生有需要时可以随时转换。

  不同于中国的大班教学,美国中学班级的人数都较少,一般为20人左右。圣保罗天主学校在班级人数的设定上还有自己独特的方法:每个班10-16人,每年级只招收2-3个班,教室的面积与中国50人班级类似。在我们看来可能是浪费资源,但校长表示:“我们这样只是为了让每个孩子都享受到最好的教育和学习环境。”在听到中国的大班教育时,他表示很震惊:“如果每个班那么多学生,他们根本不可能得到完全的教育,老师也会很辛苦。”

  美国的课堂很开放。学生可以与老师自由交流,表达不同的见解,教师也会不断启发和鼓励学生多向思维,培养他们的创造性。

  合理控制上课时间

  不同于中国中学生每天满满的课程安排,美国的课时安排更为合理,一般从早上八点到下午三四点。上午一般为4-5节课,下午为2-3节。无论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上课时间安排都大同小异。

  对这样的安排,一所中学负责人表示:“早上是学生们最有精力的时候,上课时间太早会影响孩子的睡眠,太晚会浪费大好时光,8点就是早上的黄金时段。下午课程减少是因为下午孩子精力有限,再加上有放学的诱惑,可能教学成果不好,所以我们适当减少下午的课程。这样既能保证教学质量,也能让学生得到充分的休息。我们不能让学生学习时间过长,这样会得不偿失,他们会慢慢失去对学习的热情,长时间的教学对教师来说也是很大的负担。”

  重视交际活动

  美国中学不仅注重专业教育,在课余活动方面也下足了功夫。

  圣保罗就是这些学校中的佼佼者。每周或每学期,学校会专门组织学生到新奥尔良的水族馆、公园等地参观游玩。记者曾有幸参加过几次。第一次是去水族馆,学校让学生们自由分配时间(要有家长陪同),尽情参观自己感兴趣的动植物。在参观前,老师会讲授知识或发一些小问题,学生在参观时可以找到答案。参观完后,他们需在规定的时间内回到集合地点,老师也要检查问题的完成情况。这样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还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可谓一举两得。

  交际活动也很受学校重视。每学期会举行舞会或晚会,学生们身着礼服,尽情地舞蹈,享受快乐和放松。学生可以和老师一起演奏,舞会还会选出舞后或舞王。对于即将毕业的年级,学校会格外重视,学生必须着正装,可以在宴会上跳舞、送花等。

  在采访中,一位从事教师行业30余年的老师的一席话深深打动了记者:“学生天生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只要善于引导,学习本身就不会是一个负担,而是一种乐趣。每天学到新东西,以前不懂的弄懂了,这本身就是很大的成就感。有时上课学的东西不解渴,学生自然就会到图书馆去,到网上去寻找更进一步的答案,甚至会亲自动手实验来证明,还可以通过辩论和独立思考找到答案。这才是真正有价值的教育,我们也是一直秉承着这些理念,努力做好教育。”

2015-06-03 01:39:44浏览24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专家在线
查看更多儿科医生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