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妈妈生老二老大生病 医生支招如何让老大开心

  陈英 北京新世纪妇儿医院儿内科资深医师,儿科门急诊主任

  TIANTIAN咳嗽了来看病,不是什么大问题,这两天天气忽冷忽热的感冒了。看见TIANTIAN妈的大肚子了,我偷偷问了一句:TIANTIAN知道吗?妈妈说:告诉他了。于是天天看完病要离开时我对他说:妈妈要生小宝宝了,你高兴吗?TIANTIAN 回答:那下星期我就要过五岁生日了。我:是吗,太好了!停顿了下我又说:等妈妈生完小宝贝,你会帮助妈妈照顾她吗?TIANTIAN低头想了想:可是我要上幼儿园。

  妈妈怀老二6个月了,早就和哥哥讲了要生个小宝宝,说他挺高兴的。可是我今天真没看出来高兴,伤心不至于,回避是有的,不是特别接受。

  现在生二胎的越来越多了,作为医生,不论生几胎,我们最想看到的就是每个孩子的健康。

  但在临床中,生了老二老大大病一场的真看到不少。

  我不说生老二之前关于各种物质条件的准备,这些事情生老二之前爸爸妈妈都思虑过,我只想说说要生老二,怎样安排老大的生活,会让老大比较开心,比较少生病。

  要提前告知老大要生弟弟妹妹了

  有的妈妈觉得生个老二就是陪老大一起玩,想当然的以为老大一定喜欢,或担心他不同意,想生下来再说,就没有把这件事告诉老大,或只是轻描淡写的说要生小宝宝了。结果老二出生后老大感到非常突然,不能接受。

  备孕阶段,可以带老大和有两个孩子的家庭一起玩(最好两个孩子比较和睦),这样在老大心里对弟弟妹妹有比较现实的认识,然后再告诉他我们也生个小宝宝,这样孩子会比较容易接受。

  在怀孕的过程中,让老大摸摸妈妈增大的肚子,摸摸胎动,感受小生命的成长,也是一个逐渐接受的过程。

  为老大找好恰当的看护人

  ZIKUAN妈妈是全职妈妈,ZIKUAN内向谨慎胆子比较小,妈妈平时对他照顾体贴入微,家中的阿姨只做家务,对孩子照看比较少,爸爸工作忙,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不多。

  妈妈怀二胎时ZIKUAN没有什么不自在,只是一如既往黏妈妈。弟弟出生第三个月,ZKUAN突然高烧,初起以为是普通感冒,可3天4天5天过去了还是烧,还出了皮疹,淋巴结也肿起来了,考虑是“川崎病”收住院了。治疗还比较顺利,妈妈两边照顾孩子,累的不轻。

  不能说ZIKUAN就是因为心情不爽患了“川崎病”,但不开心肯定是生病的原因之一,有时躯体疾病是心理疾病的外在表现。

  ZIKUAN和妈妈亲密在一起4年了,这4年妈妈都是被他“独占”。突然妈妈必须照顾弟弟,一个妈妈变成半个妈妈了,完全受不了。阿姨和爸爸想照顾他,又有点插不上手。

  ZIKUAN谈不上生气,但不高兴、郁闷总是有的,一来二去就病了。

  大人在考虑生二胎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生二胎后老大由谁重点陪伴的问题。在生老二前半年左右的时间,需要这个人最好是爸爸拿出时间陪孩子玩,了解孩子的习性、作息时间、喜好的事物,这样在生二胎初期妈妈必须全身心的照顾老二时老大不至于有太大的失落感。

  尽量满足老大的心理需要

  TUTU妹妹两个月,TUTU病了,高烧不退,白血球降到很低,住院查来查去,差点做了骨穿,到有惊无险,最后诊断病毒感染,烧了整整9天。TUTU妈妈急的火烧火燎。

  在这次生病之前,我对TUTU没什么印象,因为他很少生病,也很少语。现在上小学一年级,本来生病也应该少了,这次真是特殊,就是烧个不停。

  后来妈妈说可能是她照顾妹妹太多了,每次他要和妈妈讲讲学校的同学、学校的老师、今天不高兴、今天学了一个新游戏等等诸如此类似乎无关痛痒的事情,妈妈总是说好了好了,妹妹要吃奶了、妹妹要喝水了、我要抱妹妹了,哥哥怏怏的离开,逐渐沉默寡言起来,然后同学有人感冒,然后他就发起烧来了。

  妈妈照顾两个孩子很容易顾此失彼,而且常常觉得老二小,需要更多照顾,总是照顾老二多一些,及时一些。

  其实,老二需要的照顾主要的生理上的,如果不是很紧急,其实是可以等一等的,就是稍微多哭两声也是无大碍的。而对于老大的心理需要,妈妈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即使不能立即回复他,也要在处理完老二的事情后再和老大沟通一次,或者在给老二喂奶时就可以和老大聊聊天。这样,老大就不会有这么强烈的失落感了。

  让老大参与照顾老二

  孩子很喜欢长大的感觉,每次我对2岁多的小朋友说:你真不错,长大了,不再像小宝宝那样哭了,他们常常能很配合的把已经咧开要哭的嘴收回去。他们喜欢别人说他们长大了。

  而且,他们很愿意做些利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做家务,比如拿鞋。

  生了小宝宝,不是要把老大宠起来做补偿。告诉他已经升格做大哥哥了,让他帮着你给小宝宝换尿布,拿奶瓶、晒小衣服,完成这些事会增加他们的自信和满足感,他是会喜欢的。也会在这些照顾中越来越多爱自己的小弟弟小妹妹。

  不论老大老二,健康的成长吧!

2015-04-08 00:31:21浏览223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专家在线
查看更多儿科医生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