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案例分析:
女士的母亲从外孙出生的第三天就开始给他把尿了。刘女士出了月子,她也在母亲的教导下学着给儿子把尿。然而,儿子似乎很不配合,每次把尿,他都哭得“哇哇”叫。
刘女士不忍心让儿子哭,就决定不再把尿了,白天给儿子用尿布、晚上用纸尿裤。刘女士的做法,立刻遭到母亲的强烈反对。母亲说:“孩子越早把尿越好,可以从小养成定时排尿的好习惯。小时候不把尿,长大了老尿床。”
把尿,不能帮孩子建立自主排尿功能
早把尿,能帮孩子养成定时排尿的好习惯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婴幼儿自主排尿功能要随着神经系统、尿道括约肌等的发育而逐步完善。
人之所以可以自主排尿,是因为膀胱积存的尿液满了,就会发出需要排尿的信号,这个信号通过神经系统传递到大脑,大脑负责这个部分的中枢就会下达打开尿道括约肌的信号,信号到达,括约肌放松,完成一次排尿。
婴儿的尿道括约肌、肛门括约肌要在3岁左右才能完全发育成熟,而这是人控制便尿的生理基础之一。所以,在此之前,孩子是没有能力完全控制排尿排便的。1岁以前,与其说把尿是训练孩子,不如说是训练家长找到孩子比较容易排尿的时间,比如吃奶后5~15分钟、睡醒后。失败的排尿训练在1岁前比比皆是,后果是孩子完全不知道根据便意排尿,只知道根据“被把”这个动作来反射性排尿。比如经常听到很多家长抱怨说,孩子晚上不能安睡,非要把一泡尿才能接着睡,甚至白天都不把不尿,只知道因为憋尿而哭闹。
太早把尿,可能造成肛脱、肛裂、尿频
太早把尿,不仅不能帮孩子更早建立自主排尿功能,反而危害多多。
对1岁以下的孩子进行把尿训练,如果掌握的时间不对,很容易引起孩子抗拒,反而给以后的如厕训练带来困难。此外,由于把尿不容易掌握时机,把尿时间长了,孩子的肛门周围压力加大,会对娇嫩的肛门括约肌造成损伤。
专家指出,局部频繁把便,婴儿会频繁用力,加上自身控制肛门括约肌的韧带相对松弛,非常容易造成直肠黏膜经肛门突出的现象,也就是脱肛。脱肛又会造成婴儿排便时部分梗阻,增加排便费力程度,这又容易引发肛裂。中国人痔疮发病率高,与幼时接受把尿、把便有一定的关系。
此外,如果家长频繁地给孩子把尿,会让孩子对大人的指令产生条件反射尿尿,非膀胱充盈刺激括约肌而反射排尿,孩子由于缺乏憋尿的经历,其膀胱括约肌得不到锻炼,会导致膀胱容量小、憋不住尿,反而容易尿频。
1岁半以后,适合进行坐便训练
孩子能够接受排便训练的前提是:1.能感到排便到身上不舒服;2.对坐便器和排便产生联系;3.孩子有能力使用坐便器。一般来说,宝宝长到一岁半以后,都能灵活地坐、站、走、蹲、起,这说明他们的肌肉、神经已有了一定的发育,加之宝宝也能听懂大人的指示了,所以此时开始训练坐便如厕比较合适。
可以准备一个适合孩子使用的马桶,当孩子表达便意时,建议他到马桶那儿去处理,但不要催促孩子或期望孩子马上排便,如果孩子做到了,应表扬;如果反抗,不要强求孩子。慢慢地,孩子就会养成如厕的习惯。
需要提醒的是,男孩有段时间开始喜欢站着尿,而且乱尿,或看自己哪次尿得远。这是男宝宝的好奇心所致,父母不要责备,要抓住这一时机引导男宝宝站着尿。
主任医师
济南市中医医院 儿科
副主任医师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小儿科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消化科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中医儿科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中医针灸科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沈阳市新城子区
二级甲等 中医医院
淄博市张店区健康街51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江西省萍乡市跃进北路295号
二级 综合医院 公立
梅苑北路与重庆路交叉口西
二级 综合医院 公立
东莞市东城区振兴路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