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教育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育儿 > 学龄前教育

过度溺爱孩子 也是一种伤害

举报/反馈
2014-11-12 00:01:4139健康网

  最近湖南卫视的《一年级》很火,看到那些萌哒哒的小孩子,大家心都被柔化了,小孩子们太可爱了,天真无邪的。在看到小孩子美好一面的同时,我们也看了不同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也不同,有的严格,有的比较宽松,也有的过于溺爱。溺爱对孩子是一种幸福,但过度溺爱,对孩子的成长也是一种伤害。

  在世界孩子溺爱指数排名中,中国“勇”夺第一!为了孩子健康成长,父母应该给予孩子充分的爱,但爱得过度就变成了溺爱,溺爱和放任一样,对孩子的健康都是有害的。 过分溺爱孩子,很容易使孩子养成骄傲、任性、自私、虚荣、孤僻等缺点,产生反社会的不良行为,甚至给家庭带来不幸。

  1.造成孩子严重的挑食和偏食

过度溺爱孩子 也是一种伤害

  在许多中国家庭,我们都会看到妈妈拿着一碗饭在孩子后面追着跑,好像求孩子吃饭似的。有的父母担心孩子吃不饱,就算零食也照样给孩子吃,对宝宝“唯命是从”,宝宝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久而久之,宝宝养成这种习惯后,就开始挑食偏食了,由于孩子偏食,很容易导致孩子体内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素缺乏,使身体日渐消瘦,抵抗力降低,体质虚弱,造成体格和智力发育减慢。

  2.缺乏独立生活能力

  现在,许多家庭都是6个长辈喂养一个孩子,于是,宝宝一出生就犹如众星捧月般的让全家人爱到心坎里。父母不让自己的孩子做任何事情,有些独生子女已快上学了,还不能自己穿衣、洗脸,仍要父母喂饭。造成孩子胆小、依赖性强、适应能力差,没有生活自理能力,缺乏独立思考和独立行动的能力。

  3.养成了“以我为中心”的自私心理

  我们经常看到,父母害怕自己的孩子受伤,因此不让孩子到公园玩,不让孩子和同年人玩游戏。而当孩子遇到问题或困难时,家长就立刻伸出援手,不给孩子解决问题的机会。使孩子变得利己,不关心别人,缺乏集体观念和共同责任感,不懂得友爱,不想到别人,处处以我为中心,很容易成为没有社会道德的人。

  4.不知勤俭,却爱挑剔

  父母的过度溺爱,无条件满足孩子,养成花钱如流水的“阔少爷”作风。不仅严重影响了孩子健康成长,还对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不利。调查发现,大多数独生子女爱挑剔衣着,而非独生子女非常少。

  “中国式溺爱”网友怎么看

  @荒山上飘着的鱼:很多父母是不是把子女当成私有财产了,想咋地就咋地。

  @某网友:爱分两种,自私的爱和无私的爱。让孩子学会一直依靠家长时,孩子实际上永远长不大,虽然这时的爱有满足感,但其实是自私的。但如果让孩子学会依靠自己时,他才会健康成长。树木只有修剪才能成材,家长的教育和影响就是“忍痛”修剪。

  @奇珍异宝难求:再怎么陪孩子玩,也没法弥补孩子在同龄人中获得的认同感。

  @梁小旭Annabelle:父母不能陪你到老,今后的日子要和老公一起走的,你们是要相依为命的,你不能总是依赖别人,要独立。

  @天天晴朗:现在很多家长只注重孩子的成绩,家长生活上的事一手包办,无限度的溺爱孩子。孩子只要专心读书就好,所以才会培养出连鞋带都不会系的大学生。

  39健康小编提醒,父母过分干涉孩子的生活其实是剥夺了他们成长的机会。孩子3岁之前不能与父母分离,否则容易产生不安全感;7岁之后应适当放手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帮助其建立自己的人际关系;15岁以后则要绝对放手,必要时给予启发和建议。另外父母不要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当孩子合理顶撞自己时不必反应过激,而面对外人批评要适时引导孩子改正错误。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