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女婴卫生间玩水溺亡 家长应如何避免意外伤害

  据媒体报道,昨天下午深圳市宝安区石岩街道塘头社区金三角小区12栋三楼一房内,一位年轻妈妈躺在床上玩手机时,其1岁2个月大的女儿独自爬到厕所玩水,却不小心一头栽进水桶内,由于过了十几分钟才发现,女婴已不幸溺亡。

  目前,意外伤害已经成为是0至14岁儿童的“第一杀手”,常见的伤害如跌伤、误食异物、烧烫伤、溺水等。这些“灾难”有相当一部分是在家中发生的,尤其是4岁以下的孩子,他们走路不稳、平衡感不好、判断力不足,内心的底气又特别的足,幼稚而自信,常常因莽撞而导致意外伤害的发生。那么,家长应该如何避免意外发生呢?

  1、安装防护栏防宝宝坠跌

  孩子爱爬高,刚刚能站立的宝宝总是试图跨越小床、小童车或宝宝专用的高脚餐椅的护栏。有的两三岁的宝宝喜欢登上高处,比如自己蹬小凳子爬上大凳子去拿想要的东西。因为宝宝平衡感尚未发育完全,很容易摔倒,如果爬到没有防护网的窗台或阳台上玩,很容易发生高空坠跌。

  如果将宝宝放在大床上玩,床的两端最好有护栏,小床的栏杆间隔不要太宽,避免宝宝的头部伸出护栏后被卡住。宝宝坐在小车、高脚椅或其他较高的地方,身边最好有人看护。如果你的住宅是在一层以上,就应该装上护栏,注意阳台栏杆的间隔不可太大,以免宝宝穿过坠落。

  2、收起危险小物件防宝宝误食

  儿童窒息多由于异物进入气管、气管受压迫以及口鼻被蒙所致。如外源性的异物花生米、瓜子、笔帽等,由于小儿喉头保护性反射不全,加上哭闹、玩玩具时不注意,特别容易将异物吸入气管。

  平时要避免儿童奔跑、讲话时进食食物,告诉孩子异物进入气管如果不即时取出就会有生命危险,吃东西时不要玩、闹、笑;平时不要把花生豆等各种坚果、纽扣、果核等小粒物品放在嘴里玩;不要把小东西塞到鼻子里。不要给孩子戴一些容易抓下来的饰物,如发卡、吊坠等等;图钉、钉子、缝衣针等尖锐的物品要收好;换下来的电池要妥善存放,尤其是较小的纽扣电池,电动类的儿童玩具要注意其安全性,防止孩子将其中的电池拆出来吞下。

  3、做好隔离避免宝宝烧烫伤

  烧烫伤在儿童早期发生率最高,也是导致终身残疾的主要因素。烧烫伤所形成的伤害,不仅造成儿童的大疤痕、毁容、失明,而且还会给他们的未来工作生活带来心理障碍和负担。

  尽量让宝宝与热的东西“划清界限”。热水瓶应放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如厨房里的桌子或高台上,煮熟的热粥、热汤也要放在高处。将厨房里的物品摆放整齐,不要随手乱扔,孩子一旦进入或不慎滑倒,就会造成身体摔伤或烫伤。当然,最好避免孩子进厨房。

  此外,家长给孩子洗澡时应先放冷水再放热水;不要让孩子靠近热水瓶、灶台、电熨斗等热源;养成用密封、隔热杯子喝热水的习惯,以免因杯子歪倒烫伤小孩。

  4、不要让宝宝独自玩水以免溺亡

  每年夏天都有非常多的孩子溺水死亡,特别是水网比较丰富的农村地区,孩子在小池塘、小河中,甚至沟渠边玩耍时很容易发生意外。城市里的游泳池也时常发生孩子溺水事件。此外,家里的大水缸也要注意避免孩子接触,以免发生意外。

  父母平时要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不要在河道、池塘、湖泊游野泳,不要让孩子单独在沟渠等地方玩耍。孩子必须在有游泳教练或会游泳的家长的陪同下下水游泳,而且最好选择正规的游泳池,而且爸爸妈妈一开始就要教会孩子看游泳池内的标记,以免误入深水池内。

  如果宝宝不小心掉进了澡盆或浴缸里,首先要马上把宝宝抱起来,然后叫救护车,同时检查宝宝的情况,根据情况做紧急处理。溺水者最初和最重要的治疗是立即给予通气,迅速开始人工呼吸能增加患者生存的几率。通常对于意识不清的患者要在浅水或岸上就开始人工呼吸。如果溺水者发生呕吐,将其头部偏向一侧,用手指或布除去呕吐物,以免堵塞呼吸道。

  需要强调的是,家长千万不能让孩子独自待在家,尤其是6岁以下的孩子,而且看孩子的时候也不要三心二意,否则一点疏忽就酿成大错。

2014-09-25 15:02:03浏览5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