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孩子矮小不能坐以待毙

  许多媒体最近刊登了一则新闻,讲的是“洛阳师范学院举行盛大的毕业典礼,5000余名毕业生即将走出校园,迎来人生新阶段。该校袖珍女孩海璐璐作为省级优秀毕业生代表出席毕业典礼,虽然她品学兼优,但至今仍未找到工作”。海璐璐的遭遇确实让人很同情,但我们也应想想为什么海璐璐在儿时不去治疗纠正身高呢?对于这种疾病,其实现代医学是可以检查和治疗的,然而,很多家长都抱着“晚长”的态度盲目等待,以至于孩子的前途就这样被耽误了,实在令人惋惜。

  不少孩子家长,有诸如“23蹿一蹿、25鼓一鼓”,“多吃饭就可以长高”的认识误区。

  ■误区一:“23蹿一蹿、25鼓一鼓”

  诊室中经常会出现孩子埋怨家长给他看晚了,或模样俊俏的男孩、女孩流着泪离开的场面,让我们觉得心酸、遗憾。这些孩子的家长都是相信了“23蹿一蹿、25鼓一鼓”这句并不科学的民间俗语,而使孩子错过了治疗时机,以至于对将来的升学、就业及婚姻造成了很难挽回的影响。

  人的一生只有两次生长高峰,第一次是出生后的第一年,第二次是在青春期(时间约3年,在青春期中,孩子的身高发育为15~25厘米),绝不会如某些电视广告上所说的“吃了他们的营养品就会出现第三次生长高峰”。

  过去因气候、营养等原因,国人的青春期来临较晚,所以有些孩子就会“晚长”。但现在气候、营养变了,使孩子的青春期明显提前,所以第二次生长高峰也就提前了。青春期结束后,人的骨骺就闭合了,还怎么能继续长高呢?不可否认,仍有这种情况的可能,这其实是一种不需要治疗的疾病——体质性青春期发育延迟,只有存在这种情况的孩子才可能出现“23蹿一蹿、25鼓一鼓”的情况。通俗地说,就是青春期推迟了,青春期不结束,个子当然可以慢慢长。

  但是,确诊体质性青春期发育延迟,有5个诊断标准,尤其要具备“家族性青春期延迟”的先决条件,并需要由小儿内分泌专业医师进行诊断。最终确诊的孩子,才能暂时不治疗,等待慢慢长高。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部分孩子的比例极少。所以,当孩子的个子明显低于同龄孩子时,最好找专业医生看一看,由医生决定是不是可以等待,而不是自己盲目等待“晚长”。

  ■误区二:“多吃饭就可以长高”

  孩子在4岁前如果身高落后,那么终身身高基本上不会达标。这与多种因素相关,并非加强营养这一种途径就能轻易改善的。

  另外,孩子长期营养缺乏造成身高发育低下,即使孩子以后开始合理补充营养,以前落后的部分也是补不回来的,只能保证今后身高的正常生长,所以最终的成年身高仍然是不理想的,而且绝不可能靠“填鸭式”猛吃或吃市场上一些所谓的“增高机构”的营养餐就能解决问题。

  一部分国人总有“便宜、快捷,或祖传秘方解决问题的思想”,这是很不科学的。解决矮小孩子身高问题的治疗,绝无捷径可走,也无增高药物可以服用。

  由此可见,矮小的孩子不能坐以待毙。矮小的病因非常多,如先天性卵巢发育不良综合征生长激素缺乏症、足月小样儿,等等。身材矮小的孩子要到专业医生那里诊断后,采取相应的措施,才是科学的治疗方法。请注意:一般情况下,如果女孩>14岁,男孩>16岁,除非骨龄尚小,医生是无法给予治疗的。

2014-07-24 01:50:11浏览147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