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放假了父母要让孩子远离意外伤害

  受访专家/广州市妇女儿童医院医疗中心健康教育科主任 曾晓琴、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 陈彦球、儿保科主治医师 胡艳

  1月10日之后,广州市中小学、托幼园所寒假即将开始,春节也接踵而至,节日里走亲访友,儿童吃零食嗑瓜子导致窒息;小区里车辆多、车速快诱发儿童交通事故;玩滑板时无人看护发生骨折;天冷热汤、热粥多,孩子不小心打翻烫伤……可以说,父母只要稍不注意看护,儿童就可能遭受意外伤害。据调查,家长们对预防和消除儿童意外伤害的知识掌握得非常少,认知度也较低。为此,本刊特别为家长盘点并提醒五大儿童意外伤害的隐患——

1

  【数据】

  超过6成儿童意外事件发生在家里

  在世界上,我国是位于儿童伤害死亡率最高的区域之一。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保科主治医师胡艳说,从2008年开始,中心对广州市7岁以下儿童健康信息进行监测和统计,开展全市儿童意外伤害监测。其中,2001-2010年这十年间,广州市5岁以下儿童意外伤害死亡率为19/10万,这个数据与美国的数据差不多。

  《广州市7岁以下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现状分析》调查显示,广州市儿童主要伤害原因存在以下特点:

  在3-6岁(托幼机构)的儿童跌伤>烧烫伤>钝器伤>交通道路伤

  1-3岁在家散居的儿童 跌伤>动物伤>烧烫伤>交通道路伤

  胡艳指出,在城区儿童发生意外伤害的比例稍低,而番禺、南沙、增城、从化等地区发生的儿童意外伤害占全市的70%-80%。据推测,这种状况可能与生活环境存在隐患、家庭看护不够有密切关系。

  此图显示,0-1岁组,意外窒息是排在第一位的死因;1-2岁为溺水;2-3岁为交通意外、意外中毒,4岁为交通意外、意外跌落。

  胡艳指出,随着年龄的增加,儿童的好奇心及活动范围增加,烧烫伤发生的比例明显下降,交通道路伤却直线上升。动物伤害在0-4岁阶段随着年龄增长逐渐上升,在1岁达到一个高峰期,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

  在2012年-2013年,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共有2600多名6岁以下儿童因意外伤害而入院治疗。其中,最常发生的地点是在家中(发生率为62%),其次为幼儿园和马路上。该院健康教育科主任曾晓琴说,儿童最常见伤害为异物吸入咽下导致的呼吸道梗阻,其次为跌落伤及交通事故。

  实际上,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有一半死于非故意或意外伤害的儿童生命是可以挽回的。但是大多数家长没有受过预防儿童伤害的培训,家长们对如何预防和消除儿童意外伤害的知识掌握得非常少,认知度也较低。因此,家长对于儿童意外伤害尤其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预防】

  意外伤害1 窒息

  案例:过节逛街时,爸妈给小宝买了一只红色的氢气球。顽皮的小宝,看气球又圆又鼓,就淘气朝气球咬了一口。结果气球爆裂,一块破碎片一下子被吸进了宝宝的口里,并且堵塞呼吸道,喘不上气来。由于孩子窒息时间太久,大脑皮层细胞大面积死亡,最终变成了植物人。

  食物进入气管十分危险。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陈彦球说,本中心一年能收治上百例的气管异物的患儿。每年在节假日,比如春节、元旦、国庆节等,孩子在家吃零食的机会多,因而发生气管异物的患儿也会明显增多。

  窒息最常见的人群0-4岁儿童,他们口里有食物,但往往又喜欢哭闹、嬉笑,像花生米、瓜子、糖豆、果冻等表面光滑、体小质轻的食品就特别容易误入气道。陈彦球还指出,广东人最喜欢用猪骨头煲汤、煲粥,小孩子吃这些食物,一些小碎骨特别容易呛进气管。

  给爸妈提个醒:

  (1)平日要告诉小孩子,不要拿到什么就往嘴巴里送。不要随便将硬币、糖果、瓜子、纽扣及其他小物品放在小孩能够拿到的地方。

  (2)家长不要给3岁以下的孩子吃,如瓜子、花生米、豆类及其他带核食品。

  (3)小孩子吃东西时,应有成人看护。吃骨头煲粥、骨头汤最好能先把骨头过滤出来,同时孩子吃饭时避免让其说话、打闹、哭笑,以防食物呛入气管。

  紧急处理办法:

  ●当食物或小玩具呛到气管时,宝宝可能会出现剧烈的咳嗽,呼吸困难。情况糟糕的时候,还有可能出现缺氧面部发紫等症状。

  ●陈彦球指出,对于5岁以下的儿童可以采取“倒立拍背法”:将婴儿倒置、头向下或倒提婴儿双腿,使其头向下垂,拍击其背部,可通过异物自身重力和婴儿呛咳时胸腔内气体的冲力,迫使异物向外咳出。

  ●推压腹部法:让大孩子坐着或站着,成人站在其身后,用两手臂抱住婴儿,手握成拳形,大拇指向内放在肚脐与剑突之间,用另外一只手掌压住拳头,有节奏地向上向内推压,以促使婴儿横隔抬起,压迫肺底,让婴儿肺内产生一股强大的气流,使卡在其中的异物在气流的冲击作用下,被“驱逐出境”。

  意外伤害2 跌落伤

  案例:一名2岁的宝宝在家午睡后,年轻妈妈想利用宝宝睡觉时间下楼去买个菜。结果妈妈刚到家楼下就听到孩子卡在楼上阳台的栅栏中哭叫。原来,宝宝醒来找不见妈妈,走到阳台,爬上窗户,想看外面妈妈去哪里儿,幸好有栅栏,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跌倒是造成我国儿童伤害的主要原因,处于伤害原因构成比的前3位。意外坠落以3岁至9岁儿童所占比例最多。这几年来,高层楼房逐年增多,阳台、门窗、楼梯缺乏保护装置,有的甚至是飘窗,因而儿童坠落事故的发生有增多趋势。

  此外,婴幼儿头部重量相对较大,运动和平衡能力不稳,易从床上、车上、楼梯坠落。此外,孩子身形小,视角低,好奇心强,喜欢爬高,到窗户或者阳台上“登高望远”。5岁左右的孩子,爱动,喜欢追逐打闹、冒险爬高,缺乏安全自控能力,容易在玩耍中滑倒、坠落。因此,寒假到了,儿童单独在家、外出游玩的机会增加,家长们一定要防止孩子在家发生攀爬跌落,不然可就“一失足成千古恨”了。

2014-01-17 04:36:12浏览22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